杜素英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般的教學的過程, 比較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而乏味, 從而使他們厭惡學習數學, 甚至放棄學習數學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只有將它放到生活中, 通過生活實踐, 這樣才能發揮它的真實作用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運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能夠引導學生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還原于他們的實際生活中,讓他們在生活情境中找數學, 他們能夠體驗到開心 快樂, 從而使他們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喜歡學習數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景;教學方法;
一、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
1.1能夠比較直觀地告訴學生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相連性, 啟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中提到:數學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 從而進行計算 證明和推理 數學的抽象思維很強, 但是目前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水平很低, 他們大多不明白教師純理性的說教 因此, 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列舉生活中一些運用數學的事例, 將會使小學生們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啟發他們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1.2 能夠將抽象的數字形象化,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作為當代教師,對心理學都有一定的了解, 目前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還處于一個較低階段, 理解力也不是很強, 而數學本身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 如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起來, 讓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這是擺在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學生作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 他在現實生活中肯定會遇到許多需要利用數學知識來加以解決的問題, 此時, 教師若在數學教學中引用一些相關的現實生活情境, 學生自然會對抽象的數學產生一種較為形象的熟悉感
1.3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幾年, 教育工作者在教法 學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不少有效的成果 相比之下, 過去傳統的教學非常注重教師的說教灌輸, 在課堂上學生處于一種壓抑和被動狀態, 這樣長期下去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更不要說培養他們的實踐探究能力了 在課堂中, 教師運用生活情境會給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感受來學習數學, 并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分配一定的任務讓學生自己完成, 這樣能很好地提高他的主人翁和團隊意識, 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們的實踐探究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應注意的問題
2.1 運用生活情境要注意學生的生活性,無容置疑, 數學來源于生活, 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 同時數學又高于生活 數學是一門嚴謹性很強的學科, 以高度的抽象性與現實生活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 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 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但是, 教師在運用生活情境時, 還要注意所創設的生活情境是否符合學生的生活性 真實性 。教師在創設生活情境時應符合現實生活, 不應該為教學的需要去 假造一個情境。
2.2運用生活情境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 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要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的特征和認知基礎 。如在小學一年級 認識物體 的教學中, 通過看一看, 摸一摸, 數一數的方式, 讓學生們初步了解長方體 正方體的簡單的特點, 這符合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 但是如果對于五 六年級的學生, 還是用這種簡單的方法, 將會抑制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在小學高年級教授空間與圖形時, 要逐漸培養學生面前無實物,心中想實物的思維習慣。
2.3運用生活情境要把握教學的重點,部分教師對生活環境創設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表面上, 認為課堂中如果沒有創設生活環境就不符合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就是 老土 的傳統式教學 基于此, 教師所上每節課都有生活情境的再現, 切實做到了課堂中處處有情境, 時時有情境, 但是同時把傳統的新課之前的復習 用舊知識導入新知識等教學方式拋到了九霄云外, 淡化了數學教學的重點, 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三、情境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
3.1 讓情境源于生活, 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新課程十分強調低年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相關研究表明, 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 當學習材料與其生活經驗相關聯時, 學習數學活動就會成為一個豐富多彩的過程, 此時, 學生們對學習數學最感興趣 最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識 因此, 數學教師多設計一些生活情境, 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3.2 讓情境高于生活, 提高學生數學化水平,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數學具有較大的邏輯性和系統性 確切地說, 數學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和升華, 對于學生特別是剛接觸數學的低年級學生來說, 學習數學就變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因此,在生活情境的創設中,在學生們原有知識的基礎上, 創設一些高于現實生活的情境, 能夠挖掘學生們的潛能, 幫助學生越過鴻溝, 提高他們的數學化水平。
3.3讓情境回歸生活,提升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數學用于生活, 服務于生活 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這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與歸宿 學以致用, 學生們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就會體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同時也是對他們學習數學的最好肯定, 更是讓他們努力學習數學的不竭動力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 有效地啟迪了學生的思維, 同時也提升了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總之,要讓小學生真正地體會到數學就在他們的身邊, 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教師就必須做到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們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課堂中適當地創設相關生活情境 要讓學生從生活中走進數學, 再把所學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就會調動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學生們的思考力就會越來越強, 從而就會越來越喜歡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婁阿鳳.如何在低段數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 2011, (5) .
[2]柯惠泓.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