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華武
摘要: 實施教育改革,進行素質教育,就要轉變學生的地位,讓學生由被動得知識接受者,變為主動的知識探索者,變苦學為樂學。
關鍵詞:思想政治;政治教學;主體意識;主體地位
學生的學習是認知的活動過程,而認知的活動過程,必須是主動的、獨立的、主體的活動,其中的主體當然就是進行學習的學生。作為教師,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他們都有能力學習,要將當前教育當中出現的優等生和后進生現象徹底摒棄,學生需要的是教師的耐心和指導,要相信所有學生都有他們自己的發展需求,要努力為每個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和表現的機會,使中學生主動發展。
一、發揮學生主體性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自主性學習,也就是學生積極地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動去學習,不讓老師牽著鼻子走,如能自己去閱讀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讀,能自己動手去做的實驗就要親手去做,能自己說的一定想法自己說。
(二)合作性學習,即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間的討論、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進步。
(三)探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和引導下,學生從自身發現理由出發,從好奇心及興趣出發,通過實驗、實踐,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理由、驗證原理或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自主性學習方式的類型主要有超前式學習、遷移式學習、實驗室式學習;合作性學習方式的類型主要有小組式學習、討論式學習;探究性學習方式的類型主要有理由式學習、發現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其實,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這些學習方式并不是截然分離的,而是相互交叉和貫通的。
二、學生主體性學習要注意課堂氛圍的調節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出現,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課堂教學不僅要處理好老師、學生、教材等關系,還要盡可能地發揮三者各自的特長,這就是教學的最優化。目前的政治課教學中,我們教師仍然是在唱主角,盡情地灌輸,即使讓學生講,也不能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東西,一派教師主體性的體現。這種教學方式的課堂里往往充滿著嚴肅,刻板沉寂的的氛圍。基于學科性質特點的認識和定位,師道尊嚴被簡化為教師面孔的冷峻,動作的單調和形象的呆板,學生的課堂行為也就相應地被規范為:正襟危坐,目不斜視,不得隨便亂動,不許私下討論,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主體性如何能發揮出來呢?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活動氣氛,應該讓學生身體在課堂中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創造一個寬松的課內環境和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發現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反應,從而及時地把握住教學的內容和進度,適當地增減教學內容,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和諧的課堂是流動變化著的。教師要重課堂設計,更要重視課堂上隨機應變的設計。在學生緊張又興奮的學習過程中,必須有教師的點撥、引導,學生才會“跳一跳,摘果子”。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是使課堂教學富有變化、富有激情的關鍵。而這種點撥不是即興發揮,也是精心設計的結果。所以說,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由教師的引導才會有效。和諧的課堂教學活動必然是讓學生閱讀教材時,充分地利用腦、眼、手等感覺器官,反復地去體驗。在理解教材、領悟人生意義的同時,不斷地提高思維能力。教師要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地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在和諧的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都能產生求知的愉悅,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學生主體性學習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知識是沒有盡頭的,而學生如果掌握了學習知識的方法,他們就會無往而不勝。所以,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跋壬呢熑尾辉诮?,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彼?,我們教師要適應新形勢,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改“填鴨式”教學為互動式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把“學會”變為“會學”。根據初中政治課程設置和中考趨勢,教師要教會學生以下幾點:首先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課本。課本永遠是基礎,教師應告誡學生不能因為背過了書上的觀點而覺得政治課特別簡單,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需要結合實際不斷加深。其次要教會學生提問。學生提問的素材既可以是課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教師要開拓學生思維,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一一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提問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激勵學生獨立閱讀
初中政治課本具有比較強的可讀性,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自主掌握教材基礎知識和觀點,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學生獨立閱讀前,把學習要求明確提出來,引導學生思考,做好筆記。在學生獨立閱讀時,教師要把握全局,關注學生整體,解決疑難問題,鼓勵表現好的學生,對表現不佳的學生要委婉告誡。學生獨立閱讀與新課程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可以同時進行的。獨立閱讀可以使學生內化知識,而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之間的互動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水平。獨立閱讀和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以實施發展性的教學評價來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建立
新課標主張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發展性教學評價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它是推動學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助推器。實施發展性教學評價,教師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有正確的評價目標。教師的評價目標要從靜態的、一維的、單一的、終結性的、刺激性的評價轉為動態的、多維的、綜合的、發展性的、激勵性的評價;要從注重智力轉為注重多元能力,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再現能力、應用能力、對知識的重組、想象能力、推理判斷能力、求異能力、質疑能力、批判能力、概括分析能力;要從關注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轉為關注了解學生理解了什么、學會了什么、創造了什么、發展了什么。
(二)教師要采用多種評價策略。教師要注重多種評價方式的結合,會使評價更加客觀公正,產生更多的積極效應。例如,結合過程和結果評價學生,既能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創造性的學習,有能推動學生注重獲取良好的學習效果;結合教師與學生評價及學生間相互評價,使評價活動成為學生探索、體驗的過程和教學相長的過程;結合書面考試、口頭表達、課堂提問、平時作業等評價形式,使學生能及時了解到自己的進步程度。
總之,初中政治教學實踐告訴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是政治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師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使“教材”變成“學材”,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進行知識的建構與生成,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才能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