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高峰
【摘要】課堂提問作為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是有效教學的核心,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利于鞏固學生知識、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素質。在實際的教學中,提問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許多教師將提問看作是一種簡單的教學方式,沒有遵循一系列的原則進行精心的設計問題,導致課堂提問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本文從課堂提問的真實情況出發,從中發現目前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并借此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而提出有效提問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教學;課堂教學
提問,是進行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在實際的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提問,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積極的思考問題,也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可是在我們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特別是在鄉鎮中學,學生的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所以,經常會出現老師提問后,全班基本上沒有多少人理解,就算是知道答案也只有極少數的學生會主動回答;成績好一點的班級,老師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雖然有時課堂氣氛看似活躍,學生積極踴躍參與,而課堂效果卻并不理想,這不僅僅是學生基礎不好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在問題的處理和設計上,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為了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實現有效課堂提問,進而達到有效教學,我們應該不斷對數學課堂提問進行探索,尋求實現有效課堂提問的昀優策略。
一、課堂提問需遵循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
課堂提問要根據該堂課的具體內容,知識點,進行思考,什么地方需要提問,該如何提問,問題以什么樣的方式提出,如何進一步提問,還要預先設計在課堂上學生可能會如何思考,做出怎樣的應答,以及學生會有怎樣的收獲,能夠培養學生什么樣的能力與品質。課堂提問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所以在提問時我們不能盲目地,隨心所欲地進行提問,必須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2.全面性原則
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面向全體,提問的方式應靈活多變,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這樣問題才會引起更多學生的思考和注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的目光不能總是停留在那些積極主動的學生身上,應放眼全體的學生,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關注。特別是,應該多關注后進生,為其提供機會,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讓他們同樣也能感受到被關注及成功的喜悅,激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課堂上學到相應的知識。
二、初中數學課堂提問存在問題
1.提問數量太多,難度偏大
課堂提問作為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但其有效性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老師提問太頻繁,學生沒有時間深入的思考,就是走馬觀花的過來一遍,沒有充分發揮出提問的有效性。特別是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還沒有來得及反應,老師已經進入下一個問題了,一直是跟在老師的后面,無法跟上老師節奏,久而久之,讓其產生挫敗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而問題的難度偏大,對于優等生來說沒有問題,但對于中等生或是差生,問題卻是非常嚴重。
2.提問過程中,候答時間不足
在提問后,教師并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很多老師問題一經提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講解,只要一有學生回答他就開始講或是沒有學生回答就自問自答,其實大部分的學生都還沒弄懂問題。實際上,候答時間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設計的問題太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學的任務,因為問題太多,他無法每個問題都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只能是接二連三地發問。
3.課后教師沒有及時反思
課后反思,不僅可以發現課堂提問的不足,也可以積累經驗,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部分的老師都沒有課后反思的習慣,有的只是偶爾才做做,沒有反思,就不能發現上課堂有哪些優點,有哪些不足,不能在第一時間吸取經驗與教訓,教學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改進。
三、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對策
1.把握提問的時機
在提問時,教師要注意教學的實際情境,掌握教學的具體環節,精心的選擇提問的關鍵點,把握問題提出的昀佳時機。如在課題的導入環節設置疑問,通過把抽象地數學知識與實際的現實生活相聯系,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對新知識的渴望,更能誘導學生進行思考。在教學的重點處設置問題,有利于學生認識到這節課的重點是什么,并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集中思想思考與探索。
2.要選擇合適的提問對象
教師在提問后,不能總是叫那些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來回答問題,而應更多地關注那些沒有舉手的學生,不愿開口的學生。他們或許是因為靦腆、害羞,不敢主動回答問題,而內心又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這類學生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老師的關注,就會使其逐漸散失學習的興趣。還有一些可能是,對所學知識還沒有掌握好,不知道如何回答,關注這一部分學生,有利于教師有效地了解學生對新舊知識的掌握情況。
3.對課堂提問進行及時反思
課后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哪些問題有助于實現了教學目標,發揮出了設計之初的意圖;哪些問題引起了學生積極思考或主動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什么樣的能力;是否對學生回答問題后做出了適當的反饋與評價等等。教師上完課后應及時從這些方面對課堂提問進行反思,并進行改進,再進行教學實踐,昀后再進行反思與總結。
參考文獻
[1]朱士泉.關于課堂教學創新的思考[J]. 教育科學研究,2002(4).
[2]王曉琴.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J]. 基礎教育,2014(06):384.
[3]李永紅.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研究[J]甘肅:基礎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