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浩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效率;備課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3—0062—01
課堂是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學生創獲知識的主陣地。課堂效率如果不高,則勢必影響教學質量。為此,教師應適應課改形勢,在學習與交流當中增加知識積累,增強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對教材要深入分析,明確教學層次,采取相應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則有助于促使語文教學真正走上科學化、高效率的軌道。
一、努力做好備課工作
要提高教學效率和課堂教學的質量,就必須在課前的準備階段多下功夫,真正把課備好。備課工作不是為了應付檢查,不能流于形式,要結合學生特點和授課內容等多方面的因素,擬定合理、高效的教學方案,并列出具體的授課計劃,這一系列工作,都是為打造高效率、高質量的語文課堂做準備的。制訂詳細具體的計劃,應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了解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在備課的時候就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來考慮,主要包括學生的知識水平層次、學習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幾個方面;二是備課工作要以教材為本,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時,始終要以教材為依據,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反復研讀教材,對教材有一個全面、透徹的認識,結合學生實際,弄清楚哪些是本節的重點內容,哪些是本節的難點內容,教師在準確把握教材重、難點的基礎上,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巧妙地安排課堂內容,并適當補充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知識,以開闊學生視野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課堂中的活躍氣氛和教師的情緒是分不開的,所以教師在走入課堂時就要面帶微笑,先用表情感染學生,使他們放松心情,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采用的導入內容既能調節學生的情緒,又能和課文內容緊密相連,從而使學生能用正確的情緒去體驗課文中描寫的事物,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在滿心的愉快中度過每一堂課。
三、善于調控扣人心弦的教學節奏
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高中學生的生理發展狀態來把握教學節奏,既要保證學生通過學習有所提高,又不能節奏太快影響學生的接受和吸收。因為高中生的大腦思維正處于發展時期,他們的思維通過外界的刺激會產生強烈的反應,對語文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同樣如此。在新形勢下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大腦興奮中心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運用有趣的提問來加強他們的有意注意,使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學習能力逐步增強。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進行有節奏的教學時,不僅教學速度要保持一定的節奏,教師的語言也要具有藝術性,充滿節奏感,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體而言,教師的語言節奏還要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進行改變。內心情感變化平緩或感情色彩灰暗時,語速要減緩;內心情感強烈或感情鮮明時,語速就要加快。做到抑抑揚揚、有波有瀾,給人以無窮的美感。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激發興趣,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借助教學內容的節奏來調節整堂課的節奏。教學內容的節奏指上課內容的詳略、多寡、取舍、安排等。在設計教學內容的節奏時,教師必須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使課堂富有一種和諧的音樂美感,形成教學的高潮。
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語文教學靈活性
要深入研究教學藝術,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與藝術性,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對學習產生飽滿的熱情與積極的行為。
1. 探究性學習。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性學習。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變單向灌輸為多向互動,以一系列富有啟發性與探索性的問題來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使學生積極調用知識儲備、挖掘潛能,發揮學習的主觀性與能動性,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探究性學習活動中來。
2. 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是現代教學的重要內容與方向。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實現了傳輸媒介質的飛躍,將原本用單一的文字來表述的內容轉換成生動的畫面、形象的圖片、動聽的音樂與精彩的視頻,將學生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優美情境中,這樣更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興趣與思維轉移到教學內容本身上來,而且能夠準確而形象地傳遞文本信息,具有化無形為有形、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的特點,更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掌握。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