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錦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使得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和頻繁。因此,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是通曉英語的專業人,這就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要求和標準越來越高,特別是當前的大學英語中的翻譯教學。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受傳統教學體制與模式影響,受教材缺失、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實施途徑單一等因素的制約,影響到了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進程。本文就其存在的現狀問題進行了分析,著重提出了概述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15-02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我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十多年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就顯著,大學英語在教學理念、內容、方法、手段和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的改變。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大學英語教學還存在對英語翻譯教學重視不夠、對學生英語翻譯能力訓練不足、畢業生英語翻譯水平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等問題。因此,找出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改革翻譯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和能力,成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1.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翻譯教學與社會需求相脫節。大學英語是我國各大高校設置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多年來它為提高我國大學生英語水平做出了顯著貢獻。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對大學畢業生外語能力的需求已經呈現出多元化、專業化趨勢,社會各界對大學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英語翻譯能力的需求正呈現上升趨勢。然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往往還停留在一般的翻譯理論的講授和文學翻譯的層面上,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存在脫節,在翻譯教學內容與材料的選擇上,沒能根據社會和學生的不同需求制訂課程大綱,體現出翻譯教學應有的時效性,沒有能夠體現出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學生畢業就業的需求。
1.2 學生缺乏必要的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2004年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當時針對中國學生聽說能力比較弱這一現象,強調要加強聽說教學。2007年修訂該文件時,保留了這個表述,沒有改動,原因在于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學英語教學對聽說能力訓練不足,需要在大學期間加大培養的力度。因此,在大學英語基礎教學階段,教學活動主要是圍繞著聽說與閱讀能力的培養來進行的,這當然沒有使學生的翻譯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學生對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也往往一無所知。
1.3 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教學效果。(1)課堂上往往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灌輸式的講授為中心,學生被動地聽課,這種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于拘泥于教師的講授、過于側重于學生翻譯的譯文,因此缺乏足夠的師生、生生互動與合作,課堂過于沉悶,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由于外語教師缺乏,翻譯課往往是大班授課,有的甚至是一百多人的班級,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同學,因此翻譯課的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障,而學生也很難在這種氛圍中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3)傳統教學模式課堂容量有限,很難兼顧到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反復操練,往往會使教師忙于內容的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訓練,而翻譯課是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缺乏實踐環節必然很難鞏固教學效果。
2.提高翻譯教學效果的策略
2.1 學校方面。首先,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加快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為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翻譯選修課程。大學英語增開的選修課中,也應該多開設各類與翻譯有關的課程,包含筆譯和口譯。此外還可以通過翻譯選修課或翻譯專題講座等,強化翻譯教學。其次,強化師資翻譯培訓,提高翻譯教學質量。學校應鼓勵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并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多參加翻譯講座或培訓。從而使他們更好地勝任翻譯教學,滿足教學需求。再次,學校及相關教育部門應發揮自身職責,讓學生深入了解并充分認識 CET - 4 中翻譯測試的重要性,意識到翻譯測試旨在使學生逐步從關注語法能力過渡到關注語言交際能力,是對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進行可靠和全面的評估。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積極地促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2.2 教師方面。第一,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英語翻譯教學觀點,提高對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視。通過最近的一次 CET - 4 題型的變化,翻譯比例的增加,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翻譯在未來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老師自身應努力學習英語翻譯理論知識以及技巧,提高自身英語翻譯能力與水平。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培訓機會或尋找其他途徑,加強自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意識,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以順應教學形勢。此外,根據目前四級考試的翻譯內容,教師還要鞏固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西方文化、風俗習慣的了解和認識,拓寬自身的知識面,以使能夠更加稱職地投身到翻譯教學中。
2.3 學生方面。首先,通過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面來積累詞匯。翻譯做得好,需兩種語言都好。學生平時需同時增加漢英兩種語言的閱讀量,同時應更側重關于中國歷史、文化、經濟及社會發展等方面語料的學習。在擴大閱讀面的同時,學生要做漢英互譯練習。通過這種對照練習,學生可以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表達,提高翻譯的準確性。此外,通過平時閱讀的積累,學生還可以有意識地積累這些方面的專業詞匯。其次,與之前的漢譯英片段句翻譯相比,目前的段落翻譯更注重考查學生翻譯的綜合能力。
3.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擴大,全面提高大學生的聽、說、寫、譯等技能已越來越重要。如果說學生翻譯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漸進和不斷積累的過程,那么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改革就是縮短這個過程的加速器。如何在有限的學時中把繁雜的翻譯理論與技巧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從而最大化的提高英語學習者的翻譯能力與水平,將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 石永珍.課外語言學習策略調查報告[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1):84-87.
[3] 謝幫秀.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現狀概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12):32-34.
[4] 王文宇,文秋芳.母語思維與二語寫作——大學生英語寫作過程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4):64-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