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波
摘要:隨著國家新課改的大力實施,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尤其正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語文教學質量。眾所周知,作文是語文這門學科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它不僅關系學生的總成績更是對一個學生語文學習成果的反饋。然而在新課改實施之前,傳統語文教學古板傳統的方式壓抑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語文教學因此沒有得到突破性的進展。如何讓孩子在愉快正確的教學中提高作文水平是我們接下來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68-01
語文作文是小學教育最主要的課程之一,其對于小學生未來的語言水平、文字能力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由于詞匯量有限、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差等原因,小學生對語文作文課的熱情普遍不高。這種情況對于教學任務的完成極為不利,因此,要想保證教學質量,就必須首先改變作文教學的模式和方法。
1.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1.1 教師觀念傳統。雖然新課標已經貫徹于我國教育事業當中,但是,由于在長時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許多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在課堂上出現,嚴重的阻礙了新課標的發展。現在的教學模式中大部分還是以老師為主講,特別是在語文作文教學當中,對于作文教學沒有起到足夠的重視,認為小學生現在不需要寫出多么優秀的作文,認為作文教學應該是初中或者高中老師的任務,這既不利于學生對語文作文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新課標的發展,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語文寫作造成了困難。
1.2 教學方法單一。雖然新課標不斷的深入到初中教學當中,但是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化。在課堂中,老師只是對于作文技巧進行簡單的講解,并且沒有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只能是為了寫作而寫作。并且教師沒有按照新課程標準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施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學生語文寫作的興趣低迷,從而影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
1.3 學生缺乏興趣。對于許多小學生而言,心性還比較活潑,心理上還尚未成熟,正處于一個貪玩的年紀,所以在語文作文的學習當中很難集中注意力,這無疑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影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同樣,如果對于語文寫作缺乏興趣,這樣會使學生對寫作感到非常的枯燥無味,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無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對寫作的積極性不高。另外,如果在寫作的過程中教師沒有進行有效的指導,任由學生自主發展,這樣就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打擊,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新課標下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2.1 創新教學方法。真正優秀的教師是擅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師。興趣是做一件事情的開始和動力,有興趣,人們才會愿意去做別人渴望他們去做的事。同樣,小學生只有對寫作保持高度的興趣和好奇心,他們才不會對寫作產生反感,才不會厭惡小學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創新教學方式就是一個重要途徑。教師教學方式不應過于單一、呆板,可以選擇一些比較鮮活,充滿樂趣的方式。比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簡短有趣的視頻或者播放一些優美動聽的音樂來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增強師生間的配合度。此外,教師還可以制作精美、形象的幻燈片,使用幻燈片的教學效果必然優于傳統教師"寫"學生"聽"的方式。比如教師講環境描寫在寫作中的應用時,就可以在幻燈片中插入清揚的輕音樂,還可以插入優美的景色,在播放幻燈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思考環境描寫的表現方式及其作用。
2.2 加強閱讀,積累智慧。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要實現寫作水平的提升,大量的閱讀與積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還應鼓勵和引導學生更多地進行課內外閱讀,通過增加閱讀量,促進知識的積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在優秀作品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為作文的寫作打好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加強閱讀不僅需要在閱讀"量"上有所增加,對"質"的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應教會學生精讀的技巧,讓學生真正通過閱讀獲取知識,并通過思考明白閱讀作品中所隱含的道理,從中獲得啟發,并能夠通過聯想與發散思維,實現在作文寫作中的創新,從而發揮出閱讀的真正價值。
2.3 豐富題材,拓展思維。以往作文題材的單一化易導致學生思維受到限制,因此,新課標下的小學作文教學創新,還應從豐富題材的角度著手,擴大題材選擇的范圍,通過豐富的題材,幫助學生拓展寫作的思維,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發散與創新的能力。教師在日常的備課及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搜集寫作題材,并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提供給學生,并圍繞題材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注重對作文題材的積累,組織學生將一些較好的題材進行分享,使每一位學生所掌握的寫作題材愈加豐富,并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開放式討論,培養學生思維拓展能力,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增強學生對不同題材的表現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2.4 結合生活實踐進行寫作。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要想使寫作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就需要充分的結合生活實踐,將實踐活動有效的表達出來,這樣才可以做到真情實感的流露。對于小學生而言,生活內容都比較豐富,在實際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好這一優勢,鼓勵學生充分的結合生活實踐進行創造,并且積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以此增加自己的寫作素材,為自己的作文內容增添光彩,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推動新課標的不斷發展。
例如,在進行校園描述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校園的景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都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美,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發揮,可以是對校園的一角進行描述,也可以讓學生對整個校園進行描述,并且讓學生走出課堂,去觀察學校的魅力所在,對學校的景象具有充分的把握,從而使學生對學校的描述更加清晰與真實;再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郊游,發現大自然的美,進行野外寫生,讓學生真心感受到大自然的壯觀,為學生增添寫作素材,同時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在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前提下,來豐富自己的語文寫作素材,提高語文寫作質量。
2.5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因為作文在小學語文考試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寫作的學習顯得十分重要。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興趣是促使他們積極完成學習的動力,所以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先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對作文學習有一定興趣的基礎上,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培養學生對作文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評價作文時,教師的首要任務應該是發現文章中的閃光點,真誠而不吝嗇地激勵學生,讓贊賞給學生送去快樂,滋生樂趣,帶來干勁,增強信心。寫評語時,可以按不同的標準來評定不同層次的學生,使人人都有機會獲得"最佳",使人人都能快樂而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準確把握新課標的要求,積極進行作文教學的創新,從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生治.淺談小學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3,(6).
[2] 張鳳玲.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與訓練[J].學苑教育,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