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怡琳
摘 要: 同伴關系的交往影響著幼兒身體和心理各方面,甚至影響孩子將來生活發展。本文運用觀察法、訪談法等方法對兒童同伴關系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幼兒同伴關系存在的問題,闡述教師如何運用科學方法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培養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技能和交往策略。
關鍵詞: 幼兒 同伴關系 培養策略
同伴關系指年齡相同或者相近的兒童之間的一種共同活動且相互協作的關系,或者指同齡人之間或心理發展水平相當的個體在交往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具有平等和互惠的特點。同伴關系的交往影響幼兒身體和心理各方面,甚至影響孩子將來生活發展。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可以發現幼兒園孩子的同伴關系交往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這些同伴交往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呢?下文我結合教育實踐經驗,從家庭環境和幼兒園生活兩個方面加以分析研究:
首先家庭方面,與家長教養方式有關,一般家庭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忽視型、專職型、溺愛型及權威型,不同教養方式,導致孩子的性格大相徑庭,專制型孩子由于家長態度強硬,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導致膽小,怕生,缺少主見,缺乏自信,所以不愿意與人交往。溺愛型的孩子由于家庭過分寵愛,百依百順,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一旦有同伴不滿足他們的需要,就開始無理取鬧,而忽視型家庭對孩子不夠關心,任其發展,導致孩子交往消極,持無所謂態度。權威型教養方式最有利于孩子同伴關系交往,家長與孩子在平等的基礎上交流、溝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民主,導致孩子具有獨立性,在處理同伴關系時表現出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除了家庭方面,幼兒園生活對幼兒同伴交往有很大的影響,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有著很大影響,孩子不能對自己做出評級,所以對自己的評價都是通過老師獲取的,教師對孩子的評價直接導致孩子交往問題,所以教師對幼兒評價時一定要注意言行舉止。其次,孩子與老師的關系也是一個因素,和孩子平等相處,和諧的師幼關系可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怎樣正確培養幼兒良好同伴關系呢?長期教育實踐告訴我們,以下幾種相關策略在實踐中行之有效。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環境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成員之間的言行、舉止行為對幼兒有很大影響,幼兒生性愛模仿,家庭成員的一舉一動都被他們看在眼里,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家長盡量給孩子做好正確的示范,同時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之間要善于交流,即便有矛盾,也不能使用暴力,以免給幼兒造成不良的影響。特別是離異家庭,一定要給孩子更多的關心,給予正確的愛。同時父母應該采取正確的教養方式,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專制型、溺愛型及嚴厲型和權威型等教養方式,專制型家庭的孩子獨立型和自主性差,不利于兒童交往發展,溺愛型家庭孩子通常自私、任性,在交往中體現出來以自我為中心,而在嚴厲型家庭中,父母把希望過多地托付在孩子身上,導致孩子孤僻、冷漠、不愿意交往。所以,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父母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對孩子提出相應的要求,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切忌采用暴力,而是靜下心來,與孩子交流、溝通,用愛心、耐心幫助孩子一起成長,父母要采用民主教育方式,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二、教師可采取游戲形式引導幼兒交往
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游戲是孩子的主要活動。幼兒時期是孩子迅速發展的時期,游戲在幼兒成長中起著特殊教育作用。游戲是一種有興趣的活動,幼兒易于接受,游戲活動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幼兒教育中應該充分發揮游戲的重要作用。在幼兒園里,老師是孩子游戲的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所以教師要注意孩子在游戲中的引導,引導孩子在游戲時合作,鼓勵孩子積極參與游戲,教師在旁觀察,一旦發現問題,不要立馬行動,應該思考以何種身份介入,選擇平行介入、角色進入還是其他方法介入,根據幼兒實際情況進行,如角色游戲時,孩子扮演的是餐廳的老板,這個時候無人問津,教師就可以參與者的身份進入,與幼兒交流。在一日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幼兒交往機會,教師要抓住機會,引導幼兒良好地交往。
三、家長和老師合作幫助幼兒提高交往積極性和交往技能
影響幼兒同伴交往的還有幼兒在交往中的積極主動性交往行為和交往技能。在交往中,有孩子比較被動,等待其他孩子主動找他交往,有些孩子即便有人找他交往,也選擇置之不理,或許不會如何交往,家長和老師要善于觀察,在生活中一旦發現這樣的行為,可以蹲下身體,進行引導,平時可以通過教學活動和場景聯系,提供幼兒交往的技能。
四、利用一切資源,為幼兒提供同伴交往機會
教師和家長可多為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機會。幼兒園可以多組織一些社區活動,如走進郵局,參觀敬老院,也可以多組織親子活動,引導家長一起來園活動,鼓勵幼兒和家長之間的交流,如可以開展六一親子活動,將家長請到幼兒園與孩子進行親子活動,給父母溝通機會,同時是幼兒與幼兒之間溝通的好機會,更可以開展親子運動會,在有趣的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還能創造與父母交流合作的機會,學會溝通與合作,面對突發問題商量解決,這都是很好的機會。大中小班可以進行一些交流活動,如參觀哥哥姐姐教室。幼兒園可以多開展這些活動,提供更多機會幫助幼兒交流,學會如何與同伴相處。
我只提出同伴關系中的三大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其中還有更多問題需要探索發現,希望更多研究者發現它、解決它,有利于幼兒成長。
參考文獻:
[1]孔素榮,何嬌.同伴關系的影響因素概述及教育實踐啟示.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7.135.
[2]喻小琴.幼兒同伴關系問題及交往能力培養的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06(07).
[3]姚本先,鄧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內容與途徑[J].教育科學研究,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