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摘 要: 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數學思維的相互碰撞養成的,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之間的數學交流實質上是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分享思維的過程,更是數學知識體系構建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過程中,加強數學交流,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成為共識。本文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數學交流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在課堂中加強數學交流,提升教師質量。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數學交流 教學質量
數學交流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因素,主要是學生在課堂中運動數學語言借助各種方式完成數學信息的表達與接受過程,可以說數學交流以多種多樣形式出現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數學交流不僅是學生在課堂中相互交流的過程,更發展成為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之一,有效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而其本身是課堂教學效果的表現形式之一。
一、小學數學課堂交流現狀
(一)老師對數學課堂交流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數學交流到底是什么,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并沒有真正理解這一概念,更沒有在教學實踐中體驗到數學交流給師生帶來的價值,甚至有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開展小組合作等活動是浪費教學時間,對教學效果增強并沒有作用,還有部分教師錯誤地把數學交流等同于大量課堂提問,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做出解答,就實現數學交流,事實上在整個問答過程中學生都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并沒有獨立思考的過程,只有教師的思想在流動,完全沒有思想交流。
(二)學生數學交流意識淡薄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開展很多年,但是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難以抹殺,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采用僵化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地聽老師講解,很少主動思考,在數學交流意識與方法上都沒有接受教師的有效引導,存在明顯缺陷,如基礎為零的數學語言交流能力等,加上擔心交流中出錯會受到老師同學的嘲笑,學生在平常學習中不愿意也不敢進行數學交流。
(三)數學課堂教學反饋單向化
在目前我國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單一,評價語言匱乏,只能用類似“好”、“不錯”等簡短語言進行評價,在反饋中缺乏有效建議,會給學生一種錯覺,教師的評價是對自身能力的一種否定,尤其對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這種單一的評價模式不僅無法達到鼓勵孩子的目的,反而可能加劇學生的心理負面情緒,破壞學生對課堂的歸屬感。
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交流效率的策略
(一)營建有利于數學交流的課堂教學氛圍
1.培養學生信心,讓孩子樂于交流。
要讓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進行數學交流,在師生之間建立民主和諧的關系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自信心進行激發,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交流的過程中都能有表達自己、獲得成功的可能,在交流過程中不僅能發現自身不足,還能看到自己的優勢與長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交流,學生才會更有自信地投入學習中,真正愿意交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以正面鼓勵為主,培養學生學習信心,更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2.允許出錯,讓學生敢于交流。
學習本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在課堂中如果學生犯錯了,教師不要急忙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評斷,而要允許學生犯錯,給學生更多機會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從情感上給予學生更多鼓勵,讓學生敢于交流,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二)為學生創設數學交流機會與途徑
1.教師主動創設交流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及學生學情主動創設交流情,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開口交流,在訓練過程中提升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如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之前,教師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每個人都去超市觀察文具的價格,一個文具盒12.90元,一塊橡皮擦2.50元……到正式教學那天,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些數字和平常學到的數字有什么不一樣,表示什么意思,借助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充分認識人民幣單位中元、角、分的關系,并且對小數有一定的理解。
2.教師引導學生主動質疑。
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交流,在關鍵時刻適時介入,多問幾個為什么,拓寬學生思考方向,同時為學生開口交流創造更多機會,提升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3.利用實踐動手創造交流機會。
數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小學教學中很多問題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對于一些抽象的問題,教師可以借助實踐動手機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引導學生進行數學交流。如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剪出一個銳角三角形、一個直角三角形、一個鈍角三角形,用圓尺量出各個角的度數,發現三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那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接著引導學生將剪下的三角形的角進行拼接,看是不是拼成一個平角。在動手操作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談論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的結論。
(三)教與交流方法保證交流效果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數學交流還需要做好學生數學交流方法與技能教學環節,讓學生掌握一定交流方法,在平常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與數學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時更全面,并且清楚、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在學生數學交流過程中適時介入,引導學生更深入地交流,發現孩子思維中的閃光點。
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學生開展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數學交流,在交流中獨立思考、互相學習,使人人都能有所得,提升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實現學生綜合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火船.試論小學數學交流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3,48:103-104.
[2]李繼維.試論如何提升小學數學生交流能力[J].亞太教育,2015,2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