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靜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數學是人類能夠解決世上難題的一門重要的學科,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對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理性思維有種重要的作用,無處沒有數學,無處不用數學,但是數學又是一個比較枯燥的學科,所以需要客服這種困難,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并且愛上這一門學科。當一個小學數學教師明白到這一點的時候,就能夠更好地調整好心態,對初步接觸數學的學生們,有了更好的引導和產生興趣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數學教師;趣味性
1 運用巧妙的切入視角
著名教育家愛因斯坦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當一個教師準備帶領大家認識一個全新的學科的時候,就需要找一個好的切入點,合理地表現數學的趣味性和獨特性。因為數學是抽象的,不具體的,所以需要老師把數學變得不抽象,具體才可以。例如,在“平行線”的教學當中,可以請一個同學上講臺,玩一個游戲,就是在這個平面之內,你只能往前走直線或者往后走直線,你走多少步都沒有關系,然后學生就會非常開心地聽從你的指揮,然后在大家注意力都很集中的情況之下,再請一個同學上來,讓他站在這位同學的旁邊,也是只能向前走直線和向后走直線,那么這個時候你就說了:這兩個同學,要是他們兩個人向著同一個方向走,能夠相遇嗎?學生回答:不能。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請同學下去了,引出今天的課程內容“平行線”。既給學生一種深刻的印象,又可以給學生一種趣味體驗,讓教學不再枯燥。
2 善于向學生提問
唐代韓愈《師說》“古人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傳播道理,傳授學業,解疑答難的人。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是希望教師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還必須要求教師善于向學生提問,引起他們的疑問,從而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例如:在上節課講“平行線”的時候,兩個同學隔著同樣的距離,只能走一條直線,他們在這個平面是不能相交的。這個時候就可以巧妙地提出疑問。“那請問同學們,平行線既然是在同一平面內不能相交的直線,那么我們在之前學過的圖形中有沒有也有平行線的?”學生就會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想出來正方形,長方形里面都有平行線。老師為了強調平行線,還可以提問“生活中有哪些類似于平行線的?”集思廣益,發散思維,把新舊知識進行合理的整合,讓學生在學習鞏固自己現有的知識,又可以灌輸新的理論。
3 讓孩子體驗成功的樂趣
學習一種知識的時候,需要教師運用方法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成就感,一旦學生有了成就感,在這段時間內,學生就對這門學科產生自信和興趣,教師才能更加順利地推進接下來的課程。例如:在學生已經把“九九乘法表”背得都很熟悉的時候,老師可以考考大家,大家都能夠流利地答上,然后教師再和學生總結一下其中的規律,然后利用這個表,可以出一道實際生活應用題,讓學生回答,回答上的,可以讓學生給老師出題,老師來回答,學生就會覺得數學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學生也可以向老師挑戰,也可以像老師一樣對答如流,從而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也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克服困難的勇氣。
4 巧妙運用學習道具
動手是小學生都喜歡生理特點,一個人的行動對于人來說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這樣的方法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學習得更加透徹,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方法。例如在“正方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兩張面積一樣的正方形的紙,來自己動手粘一個正方體,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正方體的每一個面都面積相等”。通過“貼—撕—裝—拆”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在動態的教學活動中很自然地認識和掌握正方體的特征。通過操作,拓展了學生的認知領域,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學習興趣。
5 運用實例,把生活帶進數學
總所周知,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是我們開展生活的一個重要的工具,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的窗口,所以,我們要在數學中給學生一種生活在數學世界里的感覺。例如在教學除法中時,教師可以拿出一些糖果,比如20顆,這20個糖果需要分給5個小朋友,每人多少顆呢?這時候學生就會想,怎么分?分多少顯得公平。然后又問:其中有一個小朋友長了蟲牙不能吃糖了,那么剩下的小朋友需要分多少顆呢?這時候學生就會快速地想出解決的辦法,從而讓學生對除法的概念加深。通過實例,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把數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就會更強,從而產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趣味。
6 尊重學生,愛護學生
小學階段是學生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階段,他們既是體驗美好童年的階段,也是塑造人格的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對這個世界成人的理解,所以,這就要求教師的品格必須正直、真誠。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個位置,所以學生對教師是敬畏又好奇,這時候如果教師能夠很好地尊重學生,并且真誠地熱愛學生,有的學生思想天馬行空,教師沒有隨意打破他們的想象力,有的學生由于一些原因比較調皮,但是教師能夠做到“對事不對人”,并且對學生的某些行為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教育。尊重他們的看法和意見,聽取他們的一些看法,學生就會非常喜愛這樣的教師。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因為喜愛這個教師,才能更好地接受這個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只要老師一進課堂,課堂氣氛就會快樂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便由此產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就會形成一個積極良好的互動。受到老師尊重和熱愛的學生,往往具有一種良好的心境,較強的學習信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老師所期望的學習效果。
7 結語
真正的教師都會明白一個道理:你教的內容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數學作為構建知識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更要擔負起這種責任,給學生的學習創造一種良好的開端。
參考文獻
[1]錢學森.關于思維科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孔慧英,梅智超.現代數學思想概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3]郭思樂,喻偉.數學思維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席振偉.數學的思維方式[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單位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建設鎮學校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