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內容摘要】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歷來都是沿襲傳統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講解教材知識并演示重點例題,學生在此過程中處于被動學習和接受的狀態,其獨立思考能力難以得到有效培養。支架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筆者就此探討了信息技術課堂支架式自主學習策略,希望有所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支架式教學 自主性 策略
長期以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形式單一,往往落入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窠臼,學生操作能力不足,教學成效難以提升。筆者認為,教師簡化了信息技術教育活動,并將其視為單純的技術傳授,進而導致學生信息素質培養行為過于狹隘是造成此類問題的癥結所在。因此,信息技術教學必須超越這樣的低層次教學,本文主要探討采用支架式教學模式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幾點策略。
一、什么是支架式教學
支架式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囊括了情境導入、引導探索、獨立探索、合作學習以及效果評價等一系列環節,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來落實這些程序,教學流程設計也就自然形成。此外,支架式教學又可視為一種教學理念,其要求教師在教師過程中發出挑戰性學習任務,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適時、適當和適量地提供幫助和支持。
二、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1.情境導入。教師負責創設課堂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使之關注所學知識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好奇心,并據此提出富有針對性的問題,由不同的學生參與解答,這樣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培養其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
2.引導探索。所謂引導探索實質上是搭建“腳手架”,教師利用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分析。首先應引導學生走入正確的學習方向,然后結合教材知識來創建知識概念框架,并要求學生逐步予以補充完善,要求學生逐步予以補充完善,最后引導學生逐步融入問題情境中。應注意在此環節要引導學生分析,隨著其問題應對能力的增強,應漸次降低指導次數。
3.獨立探索。該環節可視為“支架”拆除環節,要求學生嘗試獨立探究并解決問題。初期學生遇到無法逾越的難題時,教師可予以相應提示和指導。隨著學生不斷進步,教師應逐漸減少指導次數。該環節的特點與引導探索有一定相似,其對于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較為有利,便于學生個人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4.合作學習。完成獨立探索環節后,教師指導各小組成員參與討論,并結合分組合作學習模式設定規則,要求明確分工、設定不同崗位和角色,由各個成員輪流擔當,以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合作學習效果。
5.效果評價。評價學習效果的目的在于激勵學生更好地成長,教師應注意強調小組成員互評以及學生自評,確保評價內容對學生學習效果做出有效而全面的反饋,同時也要考慮學習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潛力因素。
三、支架式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呢?筆者以《幀和逐幀動畫》為例,分析了支架式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展示課件案例,引入知識,創設情境。本節課開始筆者向學生們展示了一個手繪動畫視頻的課件案例:一位帥氣的大俠持槍打出一顆子彈并穿過人群,最終擊穿氣球的過程。視頻長約59秒,筆者利用該視頻實現了情境引入,引導學生對逐幀動畫的現實模板以及原理展開思考,進一步展開課堂教學與教材重點。
2.講解原理,實現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筆者結合導入的案例,提出了如下問題:QQ表情的動畫與案例中所演示的一樣嗎?這是怎樣實現的?利用對比分析來引導學生思考,并使之轉移注意力,開始思考動畫的實現這一難點。
3.任務布置,獨立探索。介紹一部分網絡素材,指導學生學會搜索并獲取網絡素材,在完成演示作品的基礎上嘗試獨立搜集完成特定作品所需的必要元素。在這一環節,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開展自主探索,實現了對概念理論知識的內化,認知強度明顯提升。
4.小組合作制作作品。學生結合已掌握的關于逐幀動畫的知識,充分發揮創新意識,并根據新知識開展作品創作。在此過程中可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開展討論和制作,教師則提供個性化的支持和指導。
5.效果評價。教師應結合學生在整節課上學習狀態表現來歸納總結制作作品時存在的問題,并就《幀和逐幀動畫》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再次做出強調,就小組協作和獨立制作過程中學生們的表現予以點評,給出繼續創新發展的意見。
四、結語
支架式教學理念為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停了新的可執行方法,有利于落實現代教育觀念,真正突出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信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價值將不斷被發掘出來,更好地推進教學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 吳玉蓮. 微課程在初中信息技術學科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以“上海浦東XXX初級中學”為例[D]. 上海師范大學,2013.
[2] 付蘭敏. 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14.
[3] 張福高.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信息素養培養活動策略的實踐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2010.
[4] 楊樂藝.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研究性學習的策略研究[D]. 西南大學,2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