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由培育主體、培育對象和培育內容組成,因此要根據不同主體、對象和內容確定不同的培育模式,以期達到理想的培育效果。不同的培育模式要根據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域有重點、有針對性的科學選擇。
關鍵詞:新型農民;培育模式;探討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1.008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具有重大意義。探討符合農村實際、對不同人群具有針對性的培育模式是在培育過程中的重要課題。
1集中培訓培育模式
在農閑時節,由政府主導,由具備資質的培育機構承擔組織實施,組織特定的培育對象進行集中學習、參觀學習、考察學習。
1.1培育的主體
培育的主體是各級人民政府及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各類培育機構,聘請專家、學者針對特定的內容進行專題講座。
1.2培育的對象
培育的對象是生產經營、管理型人員,包括種、養殖大戶;農場主、合作社帶頭人。
1.3培育內容
黨和國家關于農村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現代農業和可持續發展;法律常識和市場經濟;農業生產的專業知識,包括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機使用與維修等。
1.4培育目標
通過培訓,使培育對象能夠深刻理解解決“三農”問題的意義,深刻理解國家的土地政策,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政策和農村金融、信貸等方面的方針政策;通過培訓,使培育對象對國內外農村經濟社會現狀有較清醒的認識,發現我國農業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找出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探索合理的對策與辦法;通過培訓,使培育對象認清未來農村經濟及社會發展趨勢,做到既能抓住機遇,又能自覺、主動地迎接挑戰;通過培訓,使培育對象樹立現代農業理念、創新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以及遵紀守法意識等。
1.5培訓時間、地點
時間安排要不誤農時;盡量與生產環節相對應;時間安排要緊湊。培訓地點要以就近、方便,要以培訓內容與方法適應為原則。
2農業科技示范園的引領與輻射
農業科技示范園是農業科技成果展示的窗口,是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的輻射源,是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的基地,是農業產業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2.1有社會需求
農業科技示范園是先進農業科技和管理方式的載體,此模式不但使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獲得展示的機會,更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民獲得新技術、新方法的最簡單、最便捷的途徑。
2.2技術上可行
近年來我國在農業科技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了一只思想境界高、業務能力強的科學研究和農技推廣隊伍,這在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過程中有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在不斷取得技術創新的基礎上,以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為依托,使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同時幫助和帶動周邊廣大農民獲得新的農業科技術知識,快速脫貧致富。
2.3組織上可行
國家對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區非常重視,在各省規劃和建立了不同類型的示范區,并相應地建立了組織機構。
3混合培育模式
混合培育模式是指由多個培育機構共同參與,采取多種形式,由不同的培育主體對不同的培育對象進行培育。
3.1混合培育模式的特點
3.1.1培育主體具有多樣性 培育主體包括政府主管部門(如市、縣農業局、畜牧局),農資生產企業和經銷商,農產品批發、外貿企業及互聯網公司,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等。
3.1.2培育方式的多樣性 有集中組織學習,有進村入戶指導,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在農業領域植入互聯網基因,利用農業大數據,使各種農資信息、農產品供求信息、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被廣大農民獲知并利用。
3.2培育對象
3.2.1農機服務人員 農機服務包括農機售前服務、保中服務及售后服務。幫助農民選購適合當地作業的農機產品。向農民宣傳黨和國家的支農惠農政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機法律法規、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等。向農民傳授農機操作技術,面對面的向農民講解農機操作和安全使用方法、農機維護保養及故障排除等知識。幫助指導農民對農機進行維護保養、故障排除等。
3.2.2植保員和畜禽防疫員 植保員要對農作物病蟲害進行調查與預測預報,掌握植物病蟲害的發生與流行規律,掌握農藥的科學、安全使用。對農作物病蟲害進行統防統治,以及防止農藥中毒等,畜禽防疫員要按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實施計劃免疫,做好防疫信息的采集和上傳工作,做好動物疫情上報和動物產地檢疫工作,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等工作。
3.2.3農民信息員 要求農民信息員會操作、會收集、會分析、會傳播涉農信息,要掌握電腦操作的基本知識,學會常用的辦公軟件及上網瀏覽查閱信息,會用信息技術手段處理日常事務,學會網上接收和發送信息,利用現代辦公工具為村各項工作的查詢、統計和電子檔案的保存等工作提供高效、準確、快捷的服務。
3.2.4農業技術指導員和農產品質量監管員 農業技術指導員的工作職責就是把農業科技、農產品供求和生產資料等有關信息發送給農戶,進行農業生產的田間指導,傳授動植物營養和病蟲害診斷防治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要做好推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掌握對農藥、肥料的經營和使用情況,防止農藥殘留超標。
作者簡介:陶化冰,大專學歷,實習指導教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