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艷
【摘 要】微課是指利用最短時間,講解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數學概念、考點或作業題、考試真題、模擬題的一種微型多媒體視頻教學。它將文字敘述的定理、定義衍化為精彩的視頻呈現給學生,實現了直觀媒體信息的交互傳輸,動靜結合,聲形并茂,有利于學生以豐富的感性認識為基礎進行深度思考。它是一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多媒體的微型課程資源。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優良學習習慣,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從而激活學生內心學習的需求。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教學
1.微課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1.1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微課以某一概念、定理、案例為中心展開教學,模擬現實生活情境,將學生帶到感興趣的問題探索中。微課的表現形式直觀,聲音、圖形、文字相結合,生動形象,學生樂于接受,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便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動畫形式的知識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被動畫形式的教學內容所吸引,就給接下來的教學打開了通道,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講“豐富的圖形世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幾段簡短的視頻.其中有的是自然風景,有的是現代建筑,有的是一些民間的小物件,在視頻中會出現很多種不同的幾何體,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找一找其中包含的幾何體。學生可以輕松地發現一些建筑物的形狀是棱柱的,有的屋頂形狀是棱錐的,一些裝飾物的形狀是球體的等。通過在視頻中尋找幾何體,學生能夠獲得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數學教學不再是枯燥單一的形式,而是可以用這樣新穎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比如七年級下冊的“統計調查”與十幾歲學生的生活經歷幾乎沒有交集,學生學習起來只能是機械地記憶。應用微課技術,我們收集社會上大量有關統計調查的信息和資料制作成微課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仿佛置身其中,進而在學生的腦海中建立起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的直觀概念清晰,對于設計簡單的調查問卷、收集整理數據以及繪制扇形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等方面的學習自然得心應手。
1.2利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當傳統教學資源PPT等不能有效解決所學內容時可使用微課視頻,因微課主題突出,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重在解決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等)的講解,能使學習者集中注意力,突破疑點。微課教學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方便操作.教師可以隨時暫停或是重復播放學習的內容。在數學教學中,一些重點內容,同時也是教學難點,通過簡單的一次性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點。面對大量的數學難題,學生也會顯得比較吃力,如果是利用傳統的教師講解的方式,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講解不能一遍遍地重復,學生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長期下來導致問題的堆積,從而出現學習上的困難。微課教學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困擾。通過操作多媒體教室,可以隨時觀察和詢問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出現理解上的問題,可以進行重復性的播放。另外,在進行較難知識點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有意地進行暫停,并針對性的進行解答,給學生留出時間進行思考和分析。數學微課可以讓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既可查漏補缺,又能強化和鞏固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2.以微課技術引領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是突出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行為詮釋。受教學課時和教學條件的限制,初中數學課堂還無法構建一個完全開放的自主學習環境,學生的學習方式訓練自然難以盡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微課給學生構建了廣闊的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創設的方便迅捷性和開放的學習空間,主動去收集并分析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和資料。或以微課網絡資源下的人機互動、人際互動,開展教學問題的小組合作討論、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動,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不同觀點交鋒,在信息的同時交互、異時交互中形成正確的判定,進而培養學生以信息獲取、處理和交流表達為標志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圖形的旋轉”一節時,我們引導學生利用“中國遠程教育網”、“數學教育聯盟”、“中學數學教與學”、“初中數學資料庫”等網絡微課資源,自主進行本節學習目標、內容解讀、重難點分析、鞏固練習等學習資料的查閱篩選,在對相關知識自主深化理解的基礎上展開小組合作探究,完成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和相關能力的初步形成。微課技術為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創造了條件,有了網絡微課資源的支撐,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科學運用微課,提高課堂效率
3.1轉變觀念運用微課
做數學微課,需要教師跟上現代信息技術的步伐,不斷學習,探索新技術知識,以便能更好地教育教學。同時為讓學生全面發展和提高成績、開闊視野,教師課前就要查閱相關資料,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做法,通過聽課、看課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實現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技能的提升。
3.2微課時間安排恰當
微課的特點是對知識碎片化,把一個知識點進行循序漸進、完整的講解,集中于某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講授越精越好。不能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這樣會導致教學時間安排上欠合理,給人完成任務不突出重點的感覺,達不到理想效果。
3.3合理選擇內容運用微課
3.3.1概念教學課
數學概念是客觀對象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的反映,是學習數學理論和構建數學框架的奠基石。每次考試過后,總有學生由于數學概念把握不準確,思路混亂,而導致解題的失誤。所以準確而又徹底地理解和掌握數學課堂學習中的概念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備條件。在“微課”教學中,把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錄制好視頻,體驗數學概念產生的直觀形象,與鄰近數學概念進行類比等,錄制的微課,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回顧,激活學生對概念產生,發展及應用的興趣,對學生掌握數學概念很有幫助。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中點四邊形的講解中,利用PPT結合屏幕錄像,自己制作了一個4分多鐘的微視頻,對于中點四邊形的概念及中點四邊形的形狀只跟原四邊形的對角線有關的性質,居然與矩
形,菱形的對角線特性沒有發生混淆,效果一樣出人意料。是“微課”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3.3.2典型例題、習題和易錯題的教學
創設和選取典型例題是數學課堂教學環節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創設典型的例題是數學學科的教學特點,它不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逐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如何能讓這種能力更高更快的提升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學生的激情,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例如:關于一組平行線,一條角平分線,一個等腰三角形這三個條件,只要滿足其中兩個條件,必然得出第三個結論,這一典型例題,在例題講解時,因為圖形簡單,學生理解不會存在困難,但是在具體的題目情境中,特別是圖形線段較多時,學生常常無從下手,根據這一現象,在平行四邊形的教學時,我有意制作了一個叫一組平行線,一條角平分線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微視頻,讓學生回家自己觀看學習,同時提出要求,用其中任意兩個作為條件,另一個作為結論,你能證明命題的正確性嗎?請你自己制作這一微課?布置的這一視頻作業學生充滿熱情與干勁,激起學生制作的熱情。在接下來的課程教學中,當學生再遇到類似問題而冥思苦想時,我輕點視頻,伴隨輕輕的音樂,學生瞬間恍然大悟,幾次過后,學生對這一類圖形心中有了一目了然的感覺,就連基礎很差的孩子竟然也喜歡上了這樣的數學課。是“微課”激活了喜歡數學的腦細胞。
4.結語
微課教學的開展能夠提高各種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提高其學習主動性,為學生構建一個科學的自主學習平臺,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目的。微課教學使初中生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自主學習,值得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高冉.探討微課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數學教學與研究,2015(16)
[2]呂映潔.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新課程(中學),2015(07)
[3]劉慶濤.論微課對數學課堂有效性的促進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