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花
摘 要: 本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了課前刪繁就簡;第二部分闡述了課堂精簡多練;第三部分闡述了課后合理安排;第四部分闡述了如何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保障減負效果,希望為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者提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增效減負 策略
雖然國家教育部一直倡導減負教學,但是實際情況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過多關注考試、只看分數的情況在我國小學教育中十分普遍。為了更好地實施增效、減負的教育模式,教師必須嚴格貫徹其精神理念,保證在完成語文教學內容的同時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通過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效率,真正達到“減負”的目的。
一、課前——精心備課,刪繁就簡
做好課前準備,是進行落實減負教學的第一步,高質量的課前準備,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準備的關鍵是刪繁就簡,抓好重點。
精心地進行備課,保證在課堂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是教師能力的一種體現。教師講課需要有新意、有創意,保證高效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要點和內涵。另外,在課前準備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結合,這樣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思考,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比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時,教師要準備完整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并布置小學生課前預習這篇課文,解決教師的布置的問題:第一,烏鴉飛了很久,長時間沒有喝水,因此非常口渴;第二,瓶子里只有半瓶水,但是烏鴉卻急需喝水;第三,學生按照烏鴉的辦法進行思考,怎樣才能更快速地喝到瓶子中的水?通過提供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有重點地閱讀,保證化繁就簡,從而把握文章重點。
二、課堂——精講多練,當堂掌握
以增效、減負為主要教學目的,語文教師授課時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規范作用,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1.少講精講。
小學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為了充分利用課上的時間,教師應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保障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的教學步驟應該精簡、精練,教學方法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新知識授課盡量控制在課堂的前25分鐘,這個時間段學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接受知識和消化知識的效率更高。
比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篇文章時,學生要按照老師要求閱讀原文,完成預習任務,并完成教師布置的問題:為什么曹沖可以想到這種聰明的解決辦法?通過這樣的設置,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要點和脈絡,在教學中教師做到精講,讓學生多練,提高教學效率。
2.隨堂練習。
以《曹沖稱象》這篇文章為例,為了鞏固學生學習,教師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學、消化、練習的時間,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另外,合理布置課后練習,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練習內容,從而保證學生當天學到的知識當天消化。
三、課后——合理安排,增效減負
教師需要完善增效、減負的教學內容,保證按照要求來安排課后作業,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學習。
1.課后作業的多樣性。
語文學習的內容非常廣泛,因此,關于語文的課后作業不一定全是書寫文字練習,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口語和動手操練習,使學生更好地理性地獨立地進行思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通過多元化的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2.控制好作業總量。
小學生的課后作業量日益增大,因此,為了避免小學生有過重的課后負擔,教師應該適當利用課上時間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有耐心地進行講解,保證語文教學內容的完整性,讓小學生盡快掌握知識要點。小學生思維活躍,尤其是在游戲過程中,他們往往會表現出驚人的表現力與創造力,因此教師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創建輕松的學習環境,并聯系家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以更積極、輕松的心態學習,這樣學習效率會更高。
四、抓隊伍建設,確保減負效果
在落實小學語文減負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非常巨大,因此必須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減負教學的落實和開展。
1.以學習為契機,打造學習型校園。
通過多種途徑與形式,豐富教師培訓內容,幫助教師掌握課程標準及素質教育理論,積極開展“我與課改共同成長”、“學習、對照、反思”、“閱讀論壇”、“讀書交流會”等主題活動,打造學習型教師隊伍,樹立教師育人為本的思想意識,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及“終身教育”的思想,開展學習成果展示活動,相互交流經驗,暢談體會,提高教師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通過這些方式提高小學語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綜合教學能力,為減負教學提供更優質的教師人力資源。
2.大力推行“三制”,提升專業水平。
提倡推行“請課”制、“診課”制和“導師”制,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請課”是面上的要求,變被動聽課為主動要求聽課;“診課”是對課堂教學有問題的教師的“點”上的幫助,變行政發現問題為自我要求改進問題。“導師”制是充分發揮本校的優質教師資源,采用“一師多徒,一徒多師”的多層次新型師徒關系,以名師促高徒,通過組織名教師的示范課、帶徒弟、組織教學沙龍等形式,帶動幫助青年教師,使其教學能力迅速得到提高。
3.加強目標引領,促進教師自主發展。
對青年教師提出“三個一”的要求:遵守一個協議;調整一種心態;充實一個檔案袋。幫助青年教師苦練基本功,夯實基礎,加厚功底,使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各項知識、技能達到精通的程度,以迅速站穩講臺、站好講臺。對其他教師實行“電子檔案”管理,每位教師設立個人發展目標,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發展。
為了更好地發揮“增效、減負”對小學語文教育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明確自身的責任,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以及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真正落實減負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錢金明.有效語文課堂的三大基石[J].語文教學通訊,2011(18).
[2]楊雅清,苑捷.論高效教學的落實[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1(05).
[3]李高升.課堂精講多練課外減輕負擔[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