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治中+王藝霖
摘 要:創業教育作為一種現代教育理念,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經在全國高校形成共識。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發展較慢。本文基于對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調查分析,針對青海省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轉變人才培養理念、構建具有特色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改變創業教育師資現狀、注重創業實踐等方面對促進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7.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2-143-2
0 引言
經過從1997年至今近20年,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在全國高校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青海省經濟和社會發展較為滯后,大學生創業教育也起步較晚、發展較慢。本文通過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現狀進行調查,結合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教育實際,對促進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進行探討。
1 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基于青海大學的調查
1.1 創業意識現狀
創業意識是指大學生對創業這一實踐活動的正確認識、理性分析和自覺決策的心理過程。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對創業方面的知識了解很少,52.20%的學生只是片面的以為創業就是開創一份事業;而大學生對創業的興趣度也不是很高,對創業不感興趣的達到20.80%,很感興趣的只有14.10%,絕大多數大學生持一般的態度。在畢業后職業選擇上,76.90%的學生會選擇“到企事業單位上班或考公務員”,只有16%的大學生會考慮“自主創業”。而在創業動力上,“不想給別人打工,想自己當老板”和“想賺大錢”分別占20.10%和24.20%,大多數覺得創業最大動力是 “解決就業問題”,占36.80%,只有4.90%的人是出于興趣愛好。
1.2 創業能力現狀
創業能力是指創業者為了實施自己的創意、計劃而從事的具有一定風險的活動所應具備的素質、能力和本領。調查發現,大學生中只有27%的人因為有打工的經驗,家人或親戚也創辦過企業,受家人的影響,有了創業的想法,對創業很自信。有19.80%的學生對創業迷茫,不知道創業好不好,會不會有風險,再加上對國家出臺的創業政策也不是很了解;有43.60%的學生認為創業有一定的壓力。在現有的知識和技能是否能滿足創業需要方面只有1%的學生認為可以滿足,而45%的學生認為自己現有的知識和技能不能夠滿足創業的基本要求,對自己不太相信,以至于害怕失敗,害怕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不能夠堅持下去,懷疑自己的能力。
1.3 影響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原因分析
從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結果進行總體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普遍較差,影響了大學生創業活動的開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來自大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青海省高校目前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不能滿足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基本需求所致,調查中40.50%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系統的創業課程學習和相關的創業類培訓或講座。
2 青海省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調查分析發現,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較差是由于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大學生的需求,以往的創業教育大都較零散、不系統,并且受益面較小,不能很好地實現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目標。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如下。
2.1 對創業教育的真正內涵認識不到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證書應成為21世紀現代人的第三張教育通行證,這一“將接受過創業教育視為大學生應有的第三本證書”的理念沒有在青海省高校中完全樹立,也沒有充分、全面認識到創業教育的真正內涵,開展創業教育的動機和目的是基于國家和省級政府對高校創業教育的要求,較多屬于“感性的功利”,更多的是將創業教育看作是“教育創業”,將大學生創業教育作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臨時舉措。
2.2 缺乏系統性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對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要達到這一目的,離不開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學科教學、專業教學和基礎知識的學習才能形成。青海省高校創業教育僅僅局限在開設了個別創業教育課程,組織大學生參加各類創業大賽、SIYB創業培訓和就業指導層面上,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2.3 缺乏創業教育專業師資
青海高?!半p師型”教師嚴重匱乏,缺乏相應的創業教育師資儲備和接受過系統培訓進修的創業教育師資,多數從事創業教育的師資都是由從事經管學科教學的專業教師或從事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老師以及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師轉過來的。缺乏創業教育專業師資成為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教育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3 促進青海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探討
3.1 轉變人才培養理念
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青海省高校應轉變人才培養理念,轉變對創業教育理念的認識,在高校這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陣地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為青海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
3.2 構建具有特色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青海省各高校校情不同、專業各有特色、學生實際情況各異,因此在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上應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之中,創業課程和專業課程相互聯系,形成體系,同時,體現差異、立足校情、突出特色,滿足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3.3 改變創業教育師資現狀
創業教育師資是創業教育成功的保證。一方面要加強創業教育師資儲備,對熱衷于創業教育的老師通過進修培訓、學習交流等形式促進提高,同時支持教師獲取“創業咨詢師”等相關資格證書,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另一方面,要增加教師的實踐經歷,鼓勵創業教育教師到創業企業兼職、掛職鍛煉;同時,吸引成功創業企業家到學校與專業教師合作教學,做兼職教師及創業導師。
3.4 注重創業實踐
創業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要改變傳統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積極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立健全實驗室、實習基地、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并切實發揮作用。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積極組織并鼓勵學生參加“挑戰杯”、“ERP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課外科技競賽,開展創業交流和創業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總之,青海省高校面對創業經濟時代的到來,只有轉變人才培養理念、構建具有特色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改變創業教育師資現狀、注重創業實踐,才能為青海省經濟和社會進一步發展提供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支持。
參 考 文 獻
[1] 高建,程源,等.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2007)——創業轉型與就業效應[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 張玉利.創業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 雷家骕.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現狀及應做的調整[J].青年探索,2011(1):15-18.
[4] 朱冬梅.大學生創業意識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1(24):91-93.
[5] 羅三桂.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現狀及提升策略[J].中國高等教育,2013(12):7-10.
[6] 趙治中,王藝霖.促進我省大學生創業教育快速發展的對策探討[J].青海教育,201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