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群 汪紫紅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生活情境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興趣 問題情境 生活情境 多媒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各學科的學習中,只有學生對該學科產生興趣,才會有探究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會有學習的動力,而不會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但是,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由于受到高考的壓力,教師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僅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沉悶,而且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的課堂教學面臨著改革。學習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后,我認識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也積極探索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問題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促使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探究新知識。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自然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如果教師能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數學問題,一定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在運用問題情境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要做好精心的準備。教師只有為學生設計出有效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通過設計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問題,導人新課,可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進入高中之后,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差異性變大。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適合他們思考的數學問題。這樣能促進每一位學生積極思考數學問題,促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
數學是一門和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講解,不能做到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這使數學教學失去了意義。學生覺得數學知識枯燥乏味,意識不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實用性,缺乏學習興趣,積極性也不高。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必須做到數學教學和生活緊密結合。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對教材和教學大綱進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教學內容和生活的聯系。同時,教師還要充分了解學生,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生活情境。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促進學生探究,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例如,在教學《概率》時,由于概率的知識比較抽象,如果教師只是機械地講解知識,不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更不利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了讓學生對概率有清晰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在我們的生活中,購物抽獎、購買彩票等現象隨處可見,大部分高中生都有過親身的經歷。雖然他們都曾參加過各種抽獎活動,但中獎的幾率卻非常小。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這些生活經歷,甚至請一些學生上講臺來講述自己的抽獎經歷,并談談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出概率的知識。學生學習了概率的知識之后,對生活中的抽獎、購買彩票等事件有了全新的認識,明白了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可以服務于生活。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在網絡時代和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領域當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和傳統的教學技術相比,其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學生除了可以從黑板和教師的語言中學習數學知識之外,還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促使學生獲取感性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的知識時,由于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較差,他們不能想象出立體圖形,為了培養學生的空間立體感,促使學生對立體圖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對立體圖形的形成過程進行動態模擬,如通過平面圖形的旋轉形成圓柱、圓錐、圓臺等。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下,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習興趣倍增,從而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穩步提升。
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只有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才能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自古以來,中外學者都認識到了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更要認識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
(責任編輯 鐘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