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治安管理是社會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實現新時期的治安管理社會化,使現代治安管理的范圍擴大,管理的意義和作用也得到提高,結合我國治安管理的實際,對新形勢下推行治安管理社會化的問題進行研究,促進我國社會管理逐步實現全面化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基礎建設結構的逐步完善。
關鍵詞:新形勢;治安管理;社會化研究
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為社會發展與建設提供了多元化管理空間,治安管理是社會基礎建設中的構成部分,社會建設與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優化社會整體建設,發揮社會治安管理系統在實際中的作用,實現治安管理社會化,挖掘治安管理的管理作用,為社會建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實施新形勢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必要性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進程加快,傳統的治安管理系統已經無法滿足多元化的城市發展需求,實施新形勢下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可以實現現代社會管理結構的綜合性發展,實現城市建設系統建設與發展結構逐步優化,完善我國治安管理系統在傳統群治群化的發展劣勢,促進現代治安管理整體系統的應用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推進現代我國社會治安管理創新性發展。由此可見,對實施新形勢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問題的探究嗎,是完善社會建設的必然途徑。
二、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的問題探究
1.管理理念的脫節
我國治安管理系統隨著社會發展結構的逐步完善,進一步拓展,治安管理結構也逐步趨于綜合化發展,由于我國治安管理的傳統管理模式主要應用群治群化的管理模式進行,導致我國治安管理的實施對群眾的依賴性較強,治安管理結構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理念依舊停留在傳統的管理理念上,缺乏對治安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1],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治安管理的理念落后,現代治安管理技術的應用性低,治安管理轉型發展中受到較大的思想變革發展阻力,對我國社會基礎系統的建設造成了不利影響。
2.傳統管理模式處于弱勢趨勢
傳統治安管理系統的實施主要應用群治群化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在我國城市化發展初級階段,可以激發群眾對社會建設的參與意識,達到治安管理的管理范圍明確化,小區域內可控性管理,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我國傳統的治安管理系不規范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逐步拓展的管理領域,導致治安管理系統的管理問題逐步顯現出來,治安管理系統對社會發展的調節作用逐步顯示出弱勢,我國發展基礎建設,治安管理問題較突出[2]。
3.傳統管理模式的信息滯后
現代社會發展,推進社會生活交流的逐步提高,從我國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治安管理的范圍已經從單一外部環境管理向多元化的管理結構發展,但傳統的治安管理系統中,對信息化社會應用環境的管理系統發揮的作用性較低,導致現代城市治安管理系統的管理系統不完善,甚至出現網絡資源應用管理信息漏洞的情況發生,對我國社會治安管理模式的長遠發展造成了較大的阻礙,此外,治安管理模式中不同管理模式的應用中,治安管理的信息應用地域化明顯,各地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性低,對治安管理模式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三、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的實施策略
1.轉變治安管理理念
實現我國社會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從傳統治安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的措施進行探究,轉變治安管理理念。治安管理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部分,實現對治安管理工作人員子在管理理念上的轉變,包括:治安管理的管理信息控制,管理結構劃分等管理內容,應用開放式,多元化,辯證的觀點進行治安管理,實現治安管理的執行理念現代城市發展的趨勢相適應,從而引導我國城市治安管理結構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例如:我國某城市的治安管理實現社會化發展轉型[3],管理人員將治安管理的相關制度與社會發展進行應用范圍探究,實現了治安管理人員在管理理念上的轉變。
2.治安管理模式的轉型
現代社會發展的速率加快,帶動社會整體經濟結構的完善發展提供新的方向引導,為了彌補傳統治安管理中存在的弱勢,實施現代治安管理模式的轉型發展,一方面,治安管理模式的轉型的管理領域逐步完善,現代治安管理不僅涉及到社會治安管理的社會發展中人力、物力的合理應用,繼承傳統治安管理中群眾的管理作用,但又對這種群眾村參與群體進行合理化管理,使現代管理結構的社會化水平提高,管理范圍逐步擴大;另一方面,對治安管理制度中,社會治安管理的相關性管理制度逐步更新,例如:治安管理條例中增加對社會網絡資源的相關規定[4],在治安管理制度上,為現代治安管理模式的進一步落實與發展提供完善的管理理論依據。推進我國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中管理模式逐步完善。
3.治安管理資源的綜合應用
實現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在實際中的應用,實現現代治安管理信息資源的綜合性應用,優化現代治安管理的信息應用系統,采用計算機平臺作為地域性資源的溝通平臺,例如:A地和B地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5],建立區域治安管理信息資源的交流與互動,實現了A地和B地的治安管理資源的共享,為我國社會整體社會治安管理系統的優化與完善提供發展新趨勢,促進我國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系統的綜合性管理與發展,發揮了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的促進作用。
四、結論
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是推進我國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的有效途徑,實現治安管理社會化發展,激發了社會治安管理的發展的潛在發展動力,拓展社會治安管理范圍擴大,管理理念的創新,管理模式的轉型發展,推進我國社會建設的完善。
參考文獻:
[1]銀紅玉.論社會管理創新視閾中社區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D].中南大學,2013.
[2]裴佳黛.論社會管理創新語境下的社會治安管理新思路[J].學習論壇,2012,08:78-80.
[3]張大維.中國共產黨城市社區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
[4]張春曉.社會治安管理社會化的理性思考[J].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2:33-37.
[5]尹軍.試論新形勢下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五化”對策[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03,04:28-31.
作者簡介:
于紹文,北京警察學院2013級治安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