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寒飛
【內容摘要】所謂學案,指的就是教師依據學生不同的的經驗知識和認知水平,為指導學生學習而編制的學習方案或知識結構,其實質就是構建教與學的橋梁。在學案的指導下,老師幫助學生把握教材內容及結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案導學”模式是在新課標理念的基礎之上提出的,旨在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以自主學習的方式不斷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教學 初中化學 學案導學
近年來,由于新課改的大力推行,改變教學方式、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正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的重心。運用“學案導學”的模式進行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的“教”為中心,提倡“教”、“學”結合,這不不僅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能使得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基于此,本文就學案導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施意義思索
首先,使用學案導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自學,在教學中,通過小組分工,學生個體自主探究并通過組員之間的交流碰撞,自身潛能被激發,利于后期有效率地自學;其次,它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在化學課堂中,學案導學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教師進行分類指導,從而保證了學生的全面提高;最后,學案導學能極大加強教師的業務水平,由于教學方式的轉變,其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其能對知識融會貫通,還要對課堂有一個全面的把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二、“學案導學”模式的具體實施
學案與教案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前者視角主要在教師的教,后者則將更多的目光投注于學生的學。在設計導學案時教師需基于學生的課前自主預習、課堂小組學習、課后反饋鞏固三階段的細節,對學習內容、學習技巧、學習狀況有充分的預估,以期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1.預習形成階段
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前兆,也是“學案導學”模式的基礎,應當給予充分的重視。在預習時,學生在學案的指導下,自主閱讀教材,對發現的問題加以整理并借助參考資料等學習素材,結合已學內容,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預習可以最大程度引導學生在課前就能夠提早發現問題,然后把問題帶到課堂,由老師和同學幫助解決。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把預習時間放在上課前一天進行,用時一般在半個小時左右,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單獨設置一節預習課。還有應當注意的是:預習要根據教學內容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地安排時間。對于較為簡單的內容,課下的時間足夠預習,因此就不再需要單獨安排時間;而對于實驗性、綜合性較強的內容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酸和堿的性質》、《酸和堿之間的反應》等,學生在自主預習階段因自身知識基礎和能力缺陷往往很難攻克重點問題,因此可建立在學生自主預習的基礎上應另外安排預習實驗課等。
總之,學生只有預習好了,才能更加從容地應對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嚴格監督整個預習過程,以更好地加強學生的預習效果。
2.課堂學習階段
課堂學習階段是“學案導學”中最核心也是極為重要的關鍵環節,其往往需要師生、生生之間的多次互動來達成教學預設目標。為了在更短的時間內高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必須科學安排教學流程,明確教學中每一個環節學生要做的任務,不管是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抑或是小組成員之間、小組之間的探究活動,教師應做好較為詳盡的預設,這可以通過導學案的設計充分明確地體現出來。
初中化學本質上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實驗探究成為在課堂教學中傳授化學知識、教給學生相關技能的重要途徑。當然,教師所預設的導學案必須關注到實驗探究環節。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們學習《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內容時,對碳酸鈣的鑒定方法知識點教材中并沒有安排相關實驗,只是建議通過課外實驗加以探究,這部分內容是重點,也是中考的熱點,因此,單純地依靠教材要求的那樣讓學生僅僅記住化學方程式往往很難應對中考測試。據此,筆者在導學案設計中做了安排,通過系列問題:(1)碳酸鈣能否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2)怎樣證明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應呢?(3)回憶前面學過的鎂與鹽酸的反應的實驗,能觀察到什么現象?通過這幾個問題,引發學生聯系前面所學知識的思考,再經過我的點撥與引導,學生對碳酸鈣的特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3.課后反饋階段
課后反饋階段是“學案導學”的收尾階段,旨在完善教學流程,給學生留以溫習和再學習的機會,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了保證教學質量,課后反饋階段的學案設計要注重層次性。首先,設計以基礎知識為主的習題,重視化學知識的綜合應用,主要目的是鞏固課堂所學;其次是多種題型的搭配,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接下來習題的設計要既包括客觀題也要有主觀題,既能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性思維,也要有感性認識;最后,教師要考慮習題難度,適當的時候可以給出提示或部分參考答案。
總之,教學活動是學生的舞臺,教師是舞臺中央的主持人,把控著整個流程。因此,教師要努力創造并完善這個舞臺,讓每一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立智. 淺析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J]. 理科考試研究,2014(9).
[2] 陽會友.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學案導學之我見[J]. 華夏教師,2013(8).
[3] 趙叢海. 初中化學導學案的編寫和運用[J]. 現代教育,2011(3).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茗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