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德

【摘要】 師生協作互動是指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通過互動來活躍課堂氣氛,通常是由教師發起,然后邀請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上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讓學生學到有用的知識。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教師課堂的開展。高中數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讓學生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在課堂上如何運用師生協作互動策略,以此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 師生協作互動 高中數學 課堂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1-065-01
0
前言
數學是高中階段重要的科目之一,學好數學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被淘汰,新的教學模式盛行。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方法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構建高效課堂。但是目前師生協作互動還存在一些問題,文章以此為研究點,探討了如何運用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方法。
一、在課堂上師生協作互動存在的問題
高中數學的學習相對于初中數學來說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學好。隨著數學知識難度加大,課堂的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教師多下功夫努力,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起著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體;再者,教師在課堂上沒有從學生的能力水平設置合理的問題,設置的問題要么太簡單、要么太復雜,以至于該種方法對學生沒有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上運用師生協作互動策略
1.充分結合教材,創建協作互助課堂
2.師生協作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教師在課堂上知識為了把一節課的知識點講完,在課堂上都是學生聽老師講課,課堂上枯燥無味,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與學生互動交流,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例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時這一道題目:水庫管理員用定期放水清庫的辦法清理水庫中的雜魚,若水庫的水位為18m,每天自然放水讓水位降低2.5m,當水位為5米時停止放水。問題:從開始放水到可以清理工作時,每天水庫的水位變化可以組成一個什么數列?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提問學生:“請同學依次說出水庫水位是多少,然后我們一起來探討水位可以組成什么數列。”這時學生們肯定都積極的計算水庫并且回答老師的問題。最后可以知道水庫的水位變化為:18,15.5,13,10.5,8,5.5.通過計算可以知道為等差數列。
3.深入問題探究,實現師生協作互動共贏
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探究復雜的數學問題,勇于突破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與學生一起學習并且解決問題,實現師生協作互動共贏。高中數學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內課外時間多輔導學生。例如,在學生遇到比較難的數學題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學習并且引導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最終一起把難題解決。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生在與教師一起解題的過程中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遇到問題時能積極主動的向老師請教,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解決難題的思路。長期以往,學生不在害怕數學難題,在遇到困難時能迎難而上,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互利共贏的。
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方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研究出符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為新課程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王威.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3):171-172.
[2]楊華庭.淺談高中數學課堂中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15(24):29-30.
[3]李岳鵬.高中數學教學中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5(56):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