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 數學是嚴謹的,是細致的。但這種嚴謹和細致對于小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枯燥。蘇教版的小學數學的編纂兼顧了數學的嚴謹性和開放性,是一套相對適合小學的課本教程。但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小學的數學課堂雖已運用了蘇教版的教材 ,但教學方式仍舊延續傳統,使得蘇教版的開放性無法發揮。本文筆者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基于數學興趣方面的授課模式的創新 ,以期為小學數學興趣課堂的打造提供參考為小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提供幫助 。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興趣數學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2-119-01
0
人常說,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疑是一種苦役。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也是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宮殿的入門向導。所以要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呢?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已經做了大量的調查和分析,為小學老師授課模式的創新總結了一些方法。
一、貼近課本方向,讓學生在興趣中接受數學
蘇教版的小學數學的改革更注重趣味性和靈活性,在課本的使用中可以發現,每一個單元都蘊含著一些開放性的話題,比如第一冊課本的第二單元《比一比》就是圍繞學生的生活所展開的話題,讓學生在數學思維中探討長短、高矮等話題。這些題和故事貼近生活,顯然是為提起學生的興趣而設置的。但在調查和走訪中發現很多老師都忽視了課本的這一方法而是根據傳統模式的思路,采取“我教你學”的方法,機械式的教孩子比較。如此的教學方法完全廢置了蘇教版數學的優點,是需要注意和改變的。這就要求小學的數學老師在授課中貼近課本,靈活運用課本中的話題進行教學,根據課本的指引,用話題和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接受數學。
二、改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感受數學
數學課的枯燥,很大程度上是課堂氣氛嚴謹所造成的,數學的答案不像文學類一樣靈活,數學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所以數學的課堂也因此相對單調,要想將興趣嵌入數學課堂,就必須先改善課堂氛圍,讓小學的數學課堂不再死氣沉沉,筆者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調查和實驗探究,總結出了一些改善課堂氛圍的辦法。第一,我們可以在課堂的開始做一個興趣性的引導語,比如在《認識物體》那一單元,我們可以說:同學們的生活中有好很多的圖形,比如桌子是長方形,瓶蓋是圓形,三角板是三角形,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圖形呢?筆者就曾經運用過這段導入語,學生們的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他們不再認為數學很遙遠,而是感覺數學就在身邊,是他們能夠感受到的東西,在這種課上,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才能有明顯的提高。第二,我們還可以巧妙設計課堂語言,將數學的術語變得更容易理解,比如a+b=b+a這種數學語言,我們可以將其實例化,給出一些例子如:1+2=3,2+l=3;4+7=11,7=4=11然后告訴孩子們1122+1001=2123讓孩子們去猜測1001+1122等于多少,一年級的孩子們沒學過四位數的加法但如果他們能發現規律,就能很快理解數學的某種語言,而在數學的教學中,公式不是死記硬背的,這種公式性的語言更需要理解,我們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感受數學,自己去領悟數學,這對孩子們數學思維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第三,我們可以巧用多媒體來改善課堂的氛圍,再拿《認識圖形》一單元為例,我們可以制作一個課用幻燈片來演示課本上的內容,比如相同的圖形有哪些,哪些物品運用到了某種圖形的數學問題。研究發現小學生對動態的畫面更感興趣,所以利用這種方式,一定能引起學生們的注意讓學生們在視聽上都能感受到數學的美,從而喜歡上數學,對數學的學習更有積極性。
三、開展討論式課堂,讓學生在思索中享受數學
蘇教版的數學課本每一個單元都具有一定的生活性,而每個單元中的進度也是相互串接或是聯系的,課本如此的設計,對學生走入數學、享受數學是有很大幫助的,但現階段的數學課堂多以老師為中心,學生難以有自己思考的空間,所以更多的學生是無法真正享受數學,這就要求我們小學數學教學者改變課堂的中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給他們獨立思索的空間。比如在課堂上,老師不要將所有問題都講的十分細致而是要讓學生自己討論解決,在討論中,學生會積極調動起自己腦子里的數學知識,達到深入數學的效果。
四、開展趣味性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數學
趣味性課堂活動就是教師組織一些趣味活動。首先是重視直觀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學一年級“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自制一些小工具,這樣課堂上玩耍的過程中就學會了知識,同時也使學生學習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其次,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盡量將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在中間穿插一些數學知識,并通過模型、實物等教具,配合多媒體等教育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知識。在課堂外,應該:給學生創造自由的發展空間。因為小學數學學科本身以理解為主,只要在課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們可以適當地減少家庭作業。畢竟在如此小的年紀搞題海戰術實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為了保持學生在課堂中的熱情和興趣,盡量不要給學生的課外生活布下陰影.課外作業以質量取勝.適量的人性的家庭作業能夠使學生對數學這一重要學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視.所以我們在給小學生布置數學課外作業時,必須對題量和題型做細致的考察.歸根到底,作業的意義就是為了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不是作為懲罰學生的硬性指標。
數學是嚴謹而不是枯燥,是準確而不是單調,我們要讓學生們從小學數學課堂中充分認識數學、學習數學,就必須要從興趣出發。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興趣是進入科學殿堂的起步臺階;興趣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動力。總之,培養學生興趣,是優化課堂結構,改革舊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深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