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嵐
摘要:目的 對應用血塞通與納洛酮兩種藥物聯合用藥方案對患有老年性腦梗塞疾病患者的病情實施藥物控制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患有老年性腦梗塞疾病患者9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6例。采用血塞通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單一藥物治療;采用血塞通與納洛酮兩種藥物聯合對治療組患者實施聯合用藥治療。對比兩組在老年性腦梗塞藥物治療期間出現的并發癥、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腦神經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和老年性腦梗塞藥物治療總時間。結果 治療組患者在老年性腦梗塞藥物治療期間出現的并發癥明顯少于對照組;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腦神經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和老年性腦梗塞藥物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結論 應用血塞通與納洛酮兩種藥物聯合用藥方案對患有老年性腦梗塞疾病患者的病情實施藥物控制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血塞通;納洛酮;老年性腦梗塞;治療
腦梗塞疾病屬于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急性腦血管類疾病,老年人發病的可能性較大,該病臨床致殘率、發病率、致死率均相對較高,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臨床對老年性腦梗塞疾病實施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在短時間內使腦的代謝功能得到改善,使血流狀態迅速恢復,對可逆性損傷神經元的修復過程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1]。本次對應用血塞通與納洛酮兩種藥物聯合用藥方案對患有老年性腦梗塞疾病患者的病情實施藥物控制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選擇我院收治的患有老年性腦梗塞疾病患者9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64~89歲,平均年齡(71.4±8.2)歲;腦梗塞發病時間1~15 h,平均發病時間(6.1±0.6) h;男26例,女20例;患者體重41~74 kg,平均體重(53.9±6.5) kg;治療組患者年齡61~86歲,平均年齡(71.8±8.0)歲;腦梗塞發病時間1~13 h,平均發病時間(6.6±0.9) h;男24例,女22例;患者體重44~79 kg,平均體重為(53.4±6.1) kg。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相關指標比較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靜脈滴注血塞通,400 mg/次,1 次/d,計劃治療1個月;治療組:靜脈滴注血塞通,400 mg/次,1 次/d,靜脈滴注納洛酮,2.4 mg/次,1 次/d,計劃治療1個月[2]。
1.3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在老年性腦梗塞藥物治療期間出現的并發癥、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腦神經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和老年性腦梗塞藥物治療總時間等三項內容作為觀察指標。
1.4療效評價 ①治愈:腦梗塞癥狀和體征已經完全或基本恢復正常,病殘程度鑒定結果顯示為0級;②顯效:腦梗塞癥狀和體征有明顯減輕,病殘程度鑒定結果顯示為1~3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21分以上;③有效:腦梗塞癥狀和體征有所減輕,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程度在8~20分;④無效:沒有達到治愈、顯效、有效的標準[3]。
1.5數據處理方法 統計學分析均經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當P<0.05的時候認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則實施χ2檢驗。
2 結果
2.1并發癥 在老年性腦梗塞藥物治療期間,對照組有9例患者出現并發癥,治療組僅有1例,發生率分別為19.6%和2.2%,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 對照組患者采用血塞通治療后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為71.7%;治療組患者采用血塞通與納洛酮聯合治療后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為91.3%。組間差異顯著(P<0.05)。
2.3腦神經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和老年性腦梗塞藥物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患者采用血塞通治療后(18.95±3.42) d腦神經功能恢復正常,該組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藥物治療總時間達到(23.61±3.94) d;治療組患者采用血塞通與納洛酮聯合治療后(13.26±2.97) d腦神經功能恢復正常,該組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藥物治療總時間達到(19.92±4.05) d。組間差異顯著(P<0.05)。3 討論
腦梗塞疾病的發病主要是在腦部動脈血管粥樣硬化血管壁病理學變化的基礎上,血流速度變得較為緩慢,血液的黏滯度水平明顯增加,對血栓的形成可以產生明顯的促進作用,使管腔處于狹窄或完全閉塞的狀態[4]。為此對老年性腦梗塞疾病患者實施治療的基本原則應該是活血化瘀,使血液的高凝狀態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使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水平降低,對腦細胞進行專門的保護,使腦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復[5]。納絡酮屬于競爭性阿片受體拮抗劑類藥物的一種,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患者的血腦屏障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相應的區域的生理代謝活動能力顯著增強,從而對患者的腦部功能進行改善與調節。三七總皂甙是中成藥血塞通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明顯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可以對血栓的形成進行干預,使腦血管充分擴張,對缺血性腦損傷進行治療[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血塞通與納洛酮聯合治療的治療組患者的老年性腦梗塞疾病的藥物控制總有效率達到91.3%,明顯高于單純接受血塞通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71.7%,且對照組在用藥期間有9例并發癥出現,治療組僅有1例,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上述研究結果充分說明,血塞通與納洛酮聯合治療老年性腦梗塞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劉生.補陽還五湯聯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療腦梗塞后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7):45-46.
[2]吳建罡,楊寬,劉洋.ICU病房應用醒腦靜聯合納洛酮治療意識障礙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6):25.
[3]李尚,古逆光.納洛酮與丹參注射液聯合治療腦血栓形成昏迷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1(34):206-207.
[4]鄒斌,張兆輝.丹參注射液、川芎嗪輔助高壓氧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及血液動力學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10):1360-1361.
[5]黃鵬鳴,紀春江,劉建新.依達拉奉與血塞通聯合治療腦梗塞療效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9):1088-1089.
[6]周琪,劉鑒,李毓新,等.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塞的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2015,36(8):965-966.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