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濱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和勞動保障法規在我縣的貫徹實施,我縣勞動關系總體協調穩定。但仍有一些企業存在違法用工、侵害職工權益行為。文章通過對左權縣勞動關系現狀、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對策建議,以求進一步維護、構建我縣和諧穩定的勞動用工環境,促進企業發展,保障職工權益,助推我縣勞動關系和諧健康發展。
關鍵詞:左權縣;和諧勞動關系;構建
左權縣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東南部、太行山主脈西側,工業企業以資源型為主,煤炭、礦山企業為我縣的主要產業。隨著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在我縣貫徹執行,我縣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行為進一步規范,勞動者權益得到更好地維護,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仍有一些用人單位存在用工行為不規范,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障等權益不時受到侵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有利于保障企業和職工合法權益,實現引導企業和職工走雙贏的道路,為我縣勞資雙方共同應對復雜多變經濟形勢提供保障,推進我縣勞動關系和諧健康發展。
一、左權縣勞動關系基本情況
(一)勞動用工備案戶數及用工規模
近年來我縣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建設進程的加快,我縣各項工程建設領域項目增多,特別是我縣煤炭企業整合,國有大集團進駐后,煤炭企業地上地下基建項目的開展,大量外來建設單位進駐我縣,外來人員進入我縣就業,造成我縣勞動用工備案戶數持續增加,勞動用工人數大量增加。2013年我縣用工備案戶數和用工人數達到最大,由2011年321戶15141人增加到519戶26959人。但隨著大量城市建設工程、煤炭企業基建的完工,加之我縣勞動監察力度不斷加強,我縣用工備案戶數、勞動用工人數逐漸趨于穩定。截止2015年年底,左權縣已有1000戶用人單位進行勞動用工備案,簽訂勞動合同19542人,其中農民工12897人,約占簽訂勞動合同人數的66%。
(二)勞動合同簽訂率
近年我縣勞動合同簽訂率不斷上升,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做到勞動合同簽訂率100%,但在建筑業、餐飲業、制造業和居民服務業,勞動合同簽訂率仍有待提高。
(三)勞資糾紛總量及特點
1. 勞資糾紛總量仍呈上升趨勢
隨著勞動保障法規體系的不斷完善,勞動用工主體的多元化,維權受理渠道的暢通,勞動者維權意識的提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投訴人數呈上升趨勢。2011年接待投訴案件58起2127人,追討工資1091萬元;2014年投訴案件數達到最大168起,涉及人數2537人,追討工資2192萬元;2015年解決投訴案件98起,涉及人數達4118人,追討工資達到3683萬元。其中煤礦外圍施工隊伍、高速施工是投訴的重點,占投訴總量的60%。
2. 勞資糾紛表現出多樣化
首先,投訴舉報案件在內容上,不再局限于履行勞動合同、支付報酬等,新類型糾紛如要求補辦社會保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要求支付賠償金、提高工資待遇、同工同酬等新內容大量涌現。
其次,訴求金額跨度加大,從幾十元至數十萬元不等,少數個案訴求款項達上百萬元,用人單位違法用工與勞動者無序維權現象并存。
最后,勞動者維權的途徑呈現多樣化。以往勞動者通過電話、現場舉報方式進行投訴。現在他們還通過訴訟、上訪、信訪、往各級領導信箱寫郵件、撥打12345晉中市政府便民服務熱線等途徑進行維權。
二、我縣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我縣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就業形勢不樂觀等問題,對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產生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勞動者分層化嚴重。目前我縣市場上以高技能專業化人才為主的高端勞動力供不應求,基本居于優勢競爭地位,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相對和諧。但以低技能、過大年齡、體力勞動者為主體的低端勞動力嚴重供過于求,就業競爭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明顯不足。他們已構成勞動關系中的主要弱勢群體,該群體數量大、權益受侵害的概率高。根據我縣勞動監察統計數字反映,上述弱勢群體維權數量占我縣近年案件數的98%以上。
2. 臨時到我縣的外地企業用工不規范,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外地企業往往是以承包方式招攬工程,有的是層層轉包。在用工上,仍存在不與勞動者簽合同、工資約定不明確、工資支付不及時、不繳納社會保險等現象。
3. 部分農民工存在無序無理維權。部分農民工在維權中不能依法維權,采取以靜坐、圍堵政府及蠻橫等方式無序討要工資,以及惡意討薪現象存在,給各方造成一定影響。
4. 部分建設領域用工單位管理混亂,存在“以包代管”、“層層轉包”現象。許多重點工程開工后,工程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不能及時督促施工單位到人社部門辦理備案手續,部分工地所屬農民工的花名冊、考勤表、工資支付登記臺賬等基本情況不健全;部分工程存在層層轉包現象,不能按工程的進度直接交付農民工工資,給勞動用工雙方關系維系及監管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三、構建我縣和諧勞動關系的對策
面對我縣勞動關系存在的問題,在構建我縣和諧勞動關系進程中,我們通過采取加強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強化監管執法力度,完善長效機制等措施,積極化解勞資矛盾,提升企業依法用工意識,規范企業用工行為,維護我縣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一)加強宣傳培訓,提高依法用工意識
一是充分利用左權電視臺、我縣人社局網站等新聞媒介和有效時機進行廣泛宣傳,提高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律意識;二是積極參與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的大型法制宣傳活動,散發各類宣傳資料,現場為老百姓解答維權知識,增強勞動者維權能力;三是深入企業、工地等勞動密集場所,為勞動者和用工單位宣傳《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法規;四是舉辦企業負責人依法用工培訓班,告知用人單位負責人如何依法用工、違法用工的法律后果,提升用人單位依法用工的自覺性;五是舉辦農民工維權培訓班,讓農民工了解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增強農民工依法維權的意識,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能正確使用法律法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發揮“兩網化”監管作用,維護和諧用工環境
一是按照“兩網化”要求,將全縣區域分為五個網格,實現區域內的全覆蓋,做到無縫隙監管;二是在網格化分區域的基礎上,強化責任意識,明確工作職責、程序和時限,提高工作責任心,激發內部動力;三是實行動態監管,將工資支付、保險繳納、人員流動等指標作為動態監控的主要內容,特別是對發生問題較多的用人單位重點監控;四是對轄區內的用人單位進行用工排查,實現與省、市勞動保障監察系統聯網,對屢次違法用工單位由省廳進行上網通報。
(三)加大監管力度,規范用工行為
一是繼續向勞動用工監管薄弱的小微企業擴展,加強對商貿流通、餐飲、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服務行業監督管理;二是開展專項檢查和日常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書面指導,告知其違反哪條勞動法規、如何改正,積極督促其依法用工,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三是開展舉報投訴專查,及時解決拖欠工資、不簽勞動合同等突出問題;四是實行承諾制度,對各類用人單位負責人進行培訓的基礎上,由用人單位的負責人對遵守勞動用工法律法規做出書面承諾,規范其合法用工。
(四)建立長效機制,高效化解勞資糾紛
一是完善拖欠工資預警監控機制、政府應急周轉金制度、勞動保障重大案件部門聯合懲處制度、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犯罪移送機制等制度,從根本上預防拖欠農民工工資等行為發生;二是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信息通暢、反應迅速、處置果斷的應急處置機制,保證群體性事件發生后能有效控制和解決;三是針對近年我縣臨時性建設單位多的情況,實行農民工工資支付登記卡,加強對建設領域的勞動用工監管,督促用人單位追蹤工資支付記錄,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四是落實維權公示牌制度,要求各用人單位在醒目位置懸掛維權公示牌,以利于發生問題時農民工可以及時聯系相關部門幫助解決;五是擴大繳納工資保證金行業。在只人社部門征收建筑領域施工單位基礎上,擴大到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各主管部門對所屬行業的建設項目進行征收,保證勞動者的工資按時支付;六是制作《舉報投訴補正材料告知書》,一次性告知農民工投訴時所需材料,大幅度減少農民工維權成本;七是實行信訪案件區域分組專人接待,專人處理,快速高效解決上訪案件,維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鄉鎮勞動保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