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夏
摘 要 將項目化教學與翻轉課堂相結合,構建基于“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本文以Java核心技術課程為例,從整體框架設計、教學活動設計等方面具體探究在高職課堂中如何實施基于項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 翻轉課堂 項目化教學 教學模式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1.042
Abstract The project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flipped classroom, built on "project-oriented, task-drive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o achiev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Java core technology courses as an example, from design of the framework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to explore how to implement the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project In vocational classroom.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project teaching; the teaching mode design
1 翻轉課堂概述
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稱“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它顛覆了傳統教學過程的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兩個階段——知識傳授在課后完成,知識內化在課堂完成。翻轉課堂讓學習者成為主體、主導,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而教師成為指導者,輔助者。
2 項目化教學與翻轉課堂
目前,項目化教學是高職學校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實施是選取學生未來工作崗位上的真實項目為載體,要求學生完成從項目中分解的任務來逐步培養學生能力,鼓勵學習者自主學習。但是,項目化教學目前普遍存在實際項目情境難以在課堂上重現,學生層次不一,無法同時滿足學生需求等問題。另一方面,縱觀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其前提條件之一是必須為學生創設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數字教學資源,這樣一來,項目化教學的困難可以通過翻轉課堂來解決,高職的項目化教學與翻轉課堂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同時,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高職教師都已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能夠開發、制作和應用各類數字化教學資源開展網絡教學;高職學生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熟練使用各種學習平臺,具備網絡化學習的能力。因此,在高職的項目化課程中運用翻轉課堂是完全可行性的。
3 基于項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3.1 整體框架設計
項目化課程采取的主要教學方式是“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所以,結合翻轉課堂的核心理念,基于項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須以項目為主線安排教學,整個教學過程以項目任務為驅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課前的“自主學習,自測檢驗,留言提問” 實現知識獲?。坏诙钦n中的“問題解析,探討交流,任務答疑”實現知識內化;第三是課后的“拓展深化,總結提高,項目提升”實現知識的固化升華。
3.2 教學活動設計
根據翻轉課堂的理念,教學活動設計需要從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進行。
(1)課前教學活動設計。基于項目的翻轉課堂要求教師的課前準備非常充分。首先,教師需要完成對課程內容項目化設計,并將項目進行分解和重構,設計出一系列與課程內容,課時進度相吻合的子任務;其次,教師需要收集、制作完成相關的學習資料,具體包括:課件PPT、微視頻、任務測試題、拓展閱讀資料等;第三,教師要利用實施翻轉課堂的網絡交流平臺及時發布項目學習任務單,具體包括學習目標,任務要求,學習導圖,答疑檢查時間等;最后,教師要在課前的某個時間點,檢查學生的自學、自測情況,評估學生對項目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研究學生的疑問和難點,為課上的教學活動做準備。
作為學習者,在課前需要根據教師發布的學習導圖,了解自己要完成的項目和任務,明確學習目標,通過翻轉課堂實施的學習平臺提供的學習資料自主完成視頻的觀看,項目任務和測試,并提出疑難問題。
(2)課中教學活動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在于課中。這種課中不是傳統的教學灌輸,而是教師根據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情況,自主測試結果,反饋的疑難問題而精心組織的一場研討會、答疑會和交流會。課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習者完成的任務進行評價和反饋,更要作為學生項目完成的指導者,通過答疑解惑、探討交流等方式幫助學習者完成項目任務。最后,教師還要對項目相關知識進行總結,要求學生進行項目展示,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等形式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學習者在課中的角色是主體,是項目真正的實施者和完成者,必須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向老師和其他學習者請教、交流,協同完成項目和任務。通過項目演示、答辯等方式檢驗自己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3)課后教學活動設計。課后的教學活動是對項目學習的知識鞏固,是培養和鍛煉學生將一個項目的技能知識遷移運用到另一個項目上,以及將零散的子任務技能整合為完整項目技能的階段。教師在課后可以給學生提供拓展學習的資料,布置與課中類似,但又有所提升,綜合性強的課后拓展任務,并在其后的某個時間檢查學習者拓展任務的完成情況,給予指導和評價。
學習者則要在課后利用學習平臺上提供的拓展學習資料對拓展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完成老師布置的拓展任務,達到對知識的提示和對技能的掌握。
4 應用與實踐
Java核心技術課程是一門計算機類的專業基礎課,涉眾面廣,且實踐性較強的,適合開展基于項目的翻轉課堂教學。以Java核心技術課程為例,具體討論基于項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該課程中實施過程。
4.1 整體框架設計
基于項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通過項目來實施翻轉課堂的,是讓學習者在項目的開發、測試、實施等一系列過程中完成知識的構建和技能的掌握。因此,實施這種教學模式的首要任務是對教學內容進行項目化設計,根據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項目,再把項目細分成多個子項目或子任務。將項目或任務設計成學習任務單,在學習任務單上描述該項目的情境、內容、目標等,有利于學習者了解該項目的主要知識點和學習任務。
對《Java核心技術》進行項目化設計,如表1所示,是子項目1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情境設計和任務。
4.2 教學活動設計
(1)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翻轉課堂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取決于學習者課前是否有效地完成了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是否合適、有效、豐富。教師一方面可以自己原創微視頻、課件PPT等,也可以引入慕課、教學資源庫中的優質教學資源。Java核心技術課程的教學資源可以參考借鑒例如慕課網(http://www.imooc.com/)、中國大學精品開放課程(http://www.icourses.cn/home/)等。 在Java核心技術的課程資源庫中,依據課程的整體框架設計,建設了單元設計資源庫、視頻資源庫、教案資源(下轉第94頁)(上接第91頁)庫、課件資源庫、課堂筆記資源庫、自測習題庫、技能試題庫、實訓資源庫、拓展資源庫。
(2)課前學習。在課前學習中,教師要利用翻轉課堂的實施平臺發布新一講課程的學習任務和要求,并提供學習資源和學習導讀內容。Java核心技術的學習導圖設計如圖1所示。圖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超鏈接,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問題的自主探究中去。
(3)課中學習。在java核心技術中實施基于項目的翻轉課堂,整個課堂活動主要分兩種形式進行實施。第一,是針對課程的基礎知識部分,具體實施的方法是學生提問、教師答疑、教師個性化分類指導。第二,是針對課程的應用性技能部分,實施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協作探究完成項目的開發、測試,在課堂上進行項目展示,要求小組成員把項目解決方案和實現步驟詳細地展示出來,接受其他師生的提問。圖2是單元2多態的課中實施的PPT。
(4)課后學習。java核心技術課程在學習平臺上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拓展學習資料,要求學習者完成拓展資料的學習,教師給予指導和檢查。
5 小結
將項目化教學法與翻轉課堂相結合,充分發揮這兩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構建基于“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Java核心技術課程中進行的實踐應用表明,這種教學模式能利用翻轉課堂的網絡實施平臺,設置項目情境,錄制項目開發微視頻,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反復學習的需求,有效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者更好地掌握和深化知識,培養和訓練技能,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基金項目:2014年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課題編號:XJK014BZY014);2016年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大數據下的高職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實證研究”(課題編號:XJK016BZY017)
參考文獻
[1] 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等.基于MOOC 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102-108.
[2] 金陵.用“學習任務單”翻轉課堂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3):20.
[3] 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10):59-64.
[4] 張穎,李利杰,艾雨兵.高職基于項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8):106-108.
[5]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