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黨敬華
[摘要]:無論是普通高等英語教育,還是高職英語教育,離開了語言學習環境,離開了社會需求的前提,要搞好英語教學是很難行得通的。由于職業技術教育自身的特點所定,高職英語教育是一個受社會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和制約的特殊學科。從目前的學生掌握情況來看:真正能夠把英語學扎實,并能自如地用于工作中的卻為數不多。因此,如果忽視了學習動機、社會需求、語言環境這三個因素,再強調培養創新型人才也只是一句空話,至少是事倍功半。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走工學結合的道路,基于工作過程怎樣才能把理論教學更加有效地融入到實踐教學工作中是每一位教師需要探討的焦點。本文旨在從英語課程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適應社會需要的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化英語教學模式。
[關鍵詞]: 高職英語 課程設計 場景主題教學
大家熟悉的分科教育,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等等,整套系統都是19世紀確立下來的,已經使用了快200年,為當時做出了貢獻,但目前需要已不再相同,我們需要適合21世紀的教育體制。
我們好像從來沒去懷疑過,分科教育這件事有什么問題。但是其實回頭想想,這個分科教育方式,似乎并不是我們認識世界和認識現象的最自然方式。取代獨立的學科,學生將在跨學科的架構上研讀“事件”和“現象”。
舉一個例子,由“在咖啡廳工作”的課程“WorkinginaCafe”,學生將會吸收關于英語、經濟、和溝通技巧的整套知識。
把學生的認知作為教育核心,而非傳授的教學內容。從事教育行業的人都明白,這是一個多大的根本性改變。從此,學校教育不再是數學、物理和化學,而是如何幫助學生,認知并形成自己的主見。例如:1.詢問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是對以雅典城邦、斯巴達為代表的文化歷史感興趣的,另一組則是對以希臘神話、奧林匹斯等神話故事著迷的;2.在兩個組內,讓孩子自由討論產生組長,產生想要研究的話題;3.匯報想要研究的話題,考慮具體的方法、路徑和形成方案,制訂學習時間表;4.教師提供指導和資源支持;按規定時間,學生交付學習的發現成果報告,并與大家進行分享,學生互相評分,教師僅充當裁判,評分包括自評20%,他人評分80%。
傳統的導師與學生的溝通形式也將改變,學生將不再坐在學校的書桌之后,并焦慮地等待被點名到回答問題。取而代之的,他們將在小團體中共同努力并討論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更多以咨詢顧問的身份參與教學,而不是以前的掌控者。
一、課程設計理念
在進行英語課程的設計時,落實“強化實踐、重在應用”,著重“職業能力”培養的指導思想,打破傳統課程模式,實現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構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場景教學為主體的工學結合高職課程模式。積極與本專業相關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在英語課程內容選擇時,遵循“以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立足崗位需求,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理念,確定適合該課程具體的學習情境。主要體現:
職業能力和素養分析:通過和在相關崗位工作的畢業生、相關領導座談,討論企業優秀員工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確定課程學習完后,學生應該達到的能力、知識及素質目標。職業崗位群的職責——任務——工作流程的分析為依據,以校企專家合作開發為關鍵,通過工作過程系統化實現工學結合,實現課程開發教學設計的創新。
二、課程實施
英語課程內容應打破傳統的單詞、句型、語法、文章等千篇一律的格式,設計為每一個跟專業崗位相符的單元模塊。在場景的制定過程中,可以從易到難,從簡單到綜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融教學做為一體,教中學,學中做,并且涵蓋學生應該掌握的主要知識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理解相關知識。以培養學生英語語言實用能力為主線,基礎知識和崗位實用知識訓練緊密結合,在英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展開實訓。
場景主題教學法,由教師提出項目目標和任務,組織學生一起討論,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學生確定各自在小組的分工,然后按照確立的工作步驟完成任務。
1.情境式、啟發式教學
在引入課題時,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例子,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避免理論知識過于枯燥,在與實際行業工作相符的特定情境下引導學生、讓學生貼近崗位工作任務,培養職業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打下良好基礎。利用項目教學、角色扮演等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性,注重對學生英語技能的培養,與學生就業崗位掛鉤,使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更具職業導向性和時效性。
2.課程實施保障
為了能保證課程的順利實施,要有配套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機會融入到真正的生產過程實訓。全仿真的實訓室是實現課程目標和師生進行職業活動的一個重要場所,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獲得工作經驗,對學習過程及學習效果有重要影響。充分利用校外合作企業,進行真實的項目實訓,大大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三、教學評價體系
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傳統的筆試考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顯然就不科學了,除了注重綜合評價,還要注重過程評價??梢圆捎脙山Y合的項目積分多元考核的方法,第一個結合是對每個學習任務采用的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給定。第二個結合是學生在校內的學習考核和在企業的綜合實踐考核相結合。通過多角度的考核更能對教學實施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突出實用性,重視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夠培養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論初探[J].教育研究,2004(5.
[2]余祖光.職業教育改革與探索論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趙昕.工作過程知識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J].職業技術教育,
2007(7).
[5]徐小貞.高職英語教育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