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琴


摘 要:在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和評價中如何探索學生的主動學習,在課堂評價中如何凸顯學生的表現與過程?本人嘗試以學習評價單為載體,通過把握課程標準進行課前任務單的預測,樹立學生主人翁意識;課堂學習評價單的生成,凸顯過程與表現;課后有效教學評價,不斷改進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完善體育教學評價方式,提高課堂實效。
關鍵詞:過程與表現;學習評價單;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1-0019-03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小學階段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的意見》實施以來,我校各教研組先后進行研讀課程標準,細化教學常規,改革評價方式等措施,推進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改革。常規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以等第制、總結性評價為主,評價方式集中于語言評價,對于學生主人翁意識的體現,學習積極性的激發仍停留于語言的表揚和激勵,而過程性的評價與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迫切需要一個載體來呈現。因此結合市教委要求,在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和評價中,積極探索學生的主動學習,在課堂評價中凸顯學生的表現與過程。
于是,本人嘗試借以學習評價單為載體,通過把握課程標準進行課前任務單的預測,樹立學生主人翁意識;課堂學習評價單的生成,凸顯過程與表現;課后的有效教學評價,不斷改進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完善體育教學評價方式,提高課堂實效?!皩W習評價單”是教師精心設計,依據學情分析,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究使用的提綱(或稱菜單),為達成學習目標而設計的課堂學習活動的載體。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方向指引、方法指導、資源提供等作用,可以激發每一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使學生在達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嘗試小組合作,提升學生各方面的學習和交往能力,從而實現課堂的有效轉型。本文以四年級《支撐移動》為例設計、實施學習評價單。
一、我的實踐
1.課前預設,樹立學生主人翁意識
基于課程標準,課前學習單的預設可以既幫助教師掌握學生既得知識,又能對后續的課堂有相應的預設,同時能讓學生有意識地了解學習的具體內容,樹立主人翁意識。于是我做了相關的思考:《體育與健身》哪些教材與學習評價單有關聯點?需要呈現哪些內容?怎樣預設適于體育與健身的學習單?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解讀教材,尋找關聯
《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中,首先研讀教材,了解課程標準。基于教材四年級的“支撐移動”,解讀支撐移動是支撐與懸垂教材的基礎內容之一,通過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懸垂與支撐的方法,增強上肢力量,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練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團結互助的良好品質。這和學習評價單的自主探究有共通之處,于是可以選擇這一教材。同時根據教材將教學內容劃分為靜力支撐和支撐移動,相應的就有靜力支撐學習評價單和支撐移動學習評價單。
(2)了解學情,創設平臺
學情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本校四(3)班學生,學習態度良好,但有意注意時間相對短,學生之間有一定的團隊合作能力。因此創設學習評價單這個平臺,能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練過程中來,同時也能嘗試和同伴的合作互助,凸顯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更好地對教學進行總結和提升。
(3)初次設計,自主體驗
體育與健身學科的學習評價單設計是一次新的探索和嘗試,我設計了以下要素: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學習重點,任務圖案(體育教學中,直觀教學是我們的一個重要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直觀了解動作,形成一個直觀概念),任務要求(主要將支撐移動進行單元設計,分成兩大部分內容,一是靜力支撐,二是支撐移動),評價指南(分等級進行相關要求和內容的闡述,讓學生能通過評價要求達到相應等級,同時還有一個加分指標,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挑戰學生的身心)。在評價指南下面進行分組練習,評價方式上有自主評價,教師評價(表1)。
實踐結果:在正式上課前,先下發課前學習單,解讀學習單的使用方法和相關要求,請學生在上課前嘗試主動學練。通過學習單的反饋,發現學生(42名)中有83%(35人)為能手,12%的學生(5人)為達人,5%的學生(2人)為新手。數據表明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每個人都能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同時靜力支撐已有超過80%的學生掌握動作要領,為學習支撐移動打下良好基礎。
2.課中實踐,凸顯過程與表現性評價
表現性評價主要觀察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到某項任務的完成中,這樣的任務經常是一個人在實際現場可能做出的表現,這和支撐移動的任務完成相匹配。實施表現性評價,一是要求學生執行表現任務,二是要有用以判斷結果和表現的評價標準,這和我設計的支撐移動學習評價單相匹配。表現性評價的三個核心要素:表現目標、表現任務和評分規則正好就是學習評價單中的學習任務、學習重點和評價指南。那么何時實施?怎樣實施?我是這樣做的:
(1)初次嘗試,關注自主學練和自評
支撐移動的第一次教學課堂,我在原先學習評價單基礎上略做調整,增加了互評、師評、綜合評價,這樣多元評價的設計,旨在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先進行第一次的課堂教學嘗試,要求關注學生如何自主學練,同時自己根據動作要求給出相應的評價等級。具體練習中首先我將學生進行三人分組,指定相應的組長,根據學習評價單的內容、任務和重點進行三人之間的合作:一人練習,一人在練習者對面進行直臂頂肩的動作提示,一人提供保護與幫助。完成自己的動作后根據學習評價單上的要求和評價指南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相應的評價等級用笑臉做記錄。每人可以進行多次嘗試,對練習中最好的一次進行自我評價(附支撐移動學習評價單,表2),在評價方式上,增加了互評和綜合評價。
實踐結果:學生在學習新的動作支撐移動的同時,很好地完成了自評的內容,將表現性評價(教學與評價)很好地融入了體育課堂教學中,以下是反饋:自評中有90%學生(38人)為能手,7%的學生(3人)為新手(同一小組成員),2%的學生(1人)沒有評價。數據表明,90%的學生已經掌握支撐移動兩個墊子的技能,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2)再次嘗試,促進合作學練和互評
表現性評價要求學生建構反應,學生必須自己創造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或通過自己的行為表現來證明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提出了怎樣移動三個墊子的問題,請學生小組合作完成自己的相應任務,同時通過自己的練習引導學生進行互評,從自己的學練過程關注到同伴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新的任務要求和轉變。而這個練習也是基于初次練習中90%的學生對動作基本掌握基礎上,于是,在小達人挑戰環節,我請大家嘗試三個墊子的距離移動,學生分組進行挑戰。三人一組,合作練習,這次的評價關注的是互評,即對同伴的動作進行評價(課前每個人身上有兩個五角星,要求對同伴的動作進行評價貼星)。
實踐結果:第二次嘗試,學生進行有難度的挑戰,在這個合作練習過程中,學生從自評轉向互評。互評中,31%的學生(13人)為達人,64%的學生(27人)為能手,5%的學生(2人)為新手。數據表明,95%的學生完成了這一教學任務的學習,達成了我們的教學目標。
兩次的實踐,很好地借助學生在學習評價單上的有意注意,發揮小組合作促進了有效學練,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練,團隊互助合作,關注自評和互評,凸顯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表現。
3.課后總結,呈現課堂學習實效
(1)展示交流,凸顯主動學習成效
課后,我請學生進行學習評價單的交流展示,便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觀察是否完成學習任務,結合學習評價單轉化成數據(兩次實踐結果)展示,讓師生直觀了解教學成效,同時也關注到了個體差異:比如,沒有參與自評的學生正好就是班級的特殊學生小昱,在和他溝通后,他對自己的動作還不夠自信,所以自己不給予評價。在聽到他的解釋后我尊重學生的選擇,但是仍給予鼓勵,用大拇指告訴他只要有進步就是好樣的。這樣有針對性地引導是對學生進行的個別化指導,同時了解學生學習整體狀況,對整個教學的課堂實效有了很大的保障。
通過最后的綜合評價,促進教與學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增進情感交流,讓學生了解自我、關心他人、學會合作,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成為學習評價的真正主人,為持續學習和發展創造條件。
(2)完善學習單,提升學習過程和表現
課后,反思到課堂上學生對于合作探究方法需要多次強調的實際情況,我對于支撐移動的學習評價單進行了相應的完善,增加了學法指導和合作探究,便于學生更清晰地掌握合作探究的過程,也為下一次更好地教學奠定基礎(表2)。
二、實踐成效
1.任務驅動,主動意識增強
學習評價單附有學習任務和重點,比如:學生在靜力支撐、支撐移動練習的過程中,根據相應的內容要求,有了任務意識,所以在動作學習過程中有很強的主人翁意識,特別是靜力支撐自評環節,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學練情況進行記錄和反饋,增強了主動意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2.小組分工,合作學練積極
學習評價單互評環節,要求小組三人合作,進行分工協作,配合學習單任務要求關注同伴的學練。比如支撐移動學練過程中,每個小組三個人主動積極,根據支撐移動任務要求協調配合,最后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凸顯,同時在學練過程中學生主動進行相互配合、指導,變原先單獨的學為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
3.評價多元,凸顯過程與表現
本次活動中我嘗試創新了評價方式,采用了自評、互評、師評、綜合評價等,讓學生能直觀對照,主動學練。小組合作,充分利用了評價的優勢激勵學生主動的學練,多元化的評價手段保證了學習效果,提高了教學實效。
三、實踐結論
1.學習評價單的設計結合教材內容,目標明確,內容清晰,圖文并茂,分層學練,使學生能有效利用這一載體進行學練,樹立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習主動性。
2.學習評價單在實施過程中能根據教材內容循序漸進,教學內容分層與評價方式相呼應,在復習環節用自評,在學習環節用互評,最后結合教師評價進行綜合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凸顯學生學習的過程與表現。
3.學習評價單作為學練的載體,給學生提供了合作的平臺,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更加樂于參與學練活動,提高了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四、實踐反思
1.學習單的設計和制作還只是停留在探索中,怎樣才能更有效、更科學地完善體育與健身學科的學習評價單的內容、任務、要求,哪些教材能夠適合學習單的使用,需要進一步得到更高層次的專業指導和學習。
2.隨著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使用,學習評價單是否能得到多媒體技術的支撐,實現師生教學評價的實時互動,是否能同時通過學生的評價及時將數據反饋給教師?是否能對教學和評價產生新的變化,這是后續值得思考和學習的關注點。
參考文獻:
[1]王少非,主編.課堂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4.
[2]如何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ux9z.html.
[3]閱讀學習單,從合理設計到有效訓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a367f0100qsmc.html.
[4]小學生自主學習任務導學單的設計研究.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97737f0101fu1n.html.
[5]張鏡.主動學習的重要性與培養[J].科技資訊,2006(24).
[6]吳文杰.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J].東方青年,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