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薇
摘 要:在當代,為了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需要重視學生的文化課程,對于小學生的美術課程也要重視起來。美術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通過課堂評價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情況,可以掌握學習效果,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還對美術課程的質量有調節、激勵和提高的作用。所以,從美術教學的特點出發,強調評價的根本目的,真正發揮作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從而把學生的素質全面提升上去。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思考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通過課堂評價可以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這種評價,可以更加詳細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有個全面了解,更加清楚教學效果。老師可以根據評價調整教學方法,對教案進行適當的改進。這樣不但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做到師生的相互了解,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可以為教學工作帶來捷徑,使教學效果更加突出。
一、對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現狀進行分析
在教學設計中,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教學評價,它與教學目的緊密結合在一起。教學評價以教學目的為指導,采用一定的方法,對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評價,判斷其教學的效果,并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使教學更加有效?,F在,在美術課堂評價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成績評定沒有可行的操作手段
在評價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所運用的主要手段有測驗法、調查法、觀察法。然而,由于美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如,語文、數學等科目,它自身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如果還是用這些手段進行評價,就顯得有些差強人意,也評價不出學生的真正水平,就不能真正發揮評價的作用。美術一般都是通過畫畫和制作等來展示作品的,盡管繪畫的一些技巧能夠在作品中展現出來,但是對美的審視和挖掘卻不能真正表現出來。籠統的方法不能真正對學生進行全面、適當的評價,失去了評價的意義。
(二)成績評價和教學目標聯系性不緊密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在對教學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依據教學目標。然而,在美術教學中,其教學目標只是簡單地對老師備課進行指導,使老師在備課過程中和目標結合起來,但是,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努力的方向依然模糊不清,也不清楚自己的教學能否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教學實際和教學目標之間相差很遠,影響了學生的整體美術學習。
(三)分數不能體現學生的能力
分數所代表的是作品的好壞,但是學生的繪畫能力卻不能很好地展示出來。比如,在學生繪畫過程中,學生對美的認識和細致的觀察能力。然而,老師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并沒有全面重視起來,這就大大降低了評價的功效,因為,教學評價只是把評價定格在一幅畫的分數上,很多背后的因素都展現不出來,老師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不了解,對學生的繪畫發展有很大的阻礙。
(四)成績評價的標準模糊不清
在評價具體的作業時,由于傳統評價因素及成人標準的影響,學生往往以像不像、對不對、準不準等客觀因素為標準,卻很少能夠深入地去體驗他人在作品中表達的內心感受,甚至是他們自身所獨具的童趣。
二、對策和措施
在制訂改進措施的時候,老師要全面考慮問題,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掌握。
(一)詳細編制考查細目表
在小學美術評價過程中,老師要進行考查細目表的編制。在評價中,要針對學生平時的作業情況,并根據細目表的標準進行評價。對作業進行評價,是對學生繪畫和制作進行全方面評價。
(二)建立隨堂觀察記錄表
通過建立隨堂觀察記錄表,就可以把學生平常在課堂中的表現記錄下來,就能了解學生平常的情況。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對學生的繪畫工具準備情況、課堂紀律遵守情況、積極發言情況等進行記錄,對學生全面掌握有助于了解學生的態度。小學美術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學會創造,在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在對評價指標進行設計時,把觀察記錄表融入整個評價體系中,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要凸顯學生的創作力。
一言以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其評價機制需要更加完善,這就需要老師和學校共同努力,借助新課改的要求,實現評價的全面升級,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在建立完善的評價過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探索和創新的過程。在評價過程中,要實施多種評價手段,使評價更加全面,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美術教學的突飛猛進。
參考文獻:
[1]顧紅凱.讓有效評價點亮美術課堂: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的思考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1(12):104.
[2]趙赟.小學美術作業設計多樣化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