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東
摘 要: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課越加看重教學課堂中學生地位、學生思想發展的體現情況,在教學中要更加注重思想教育。很多學校已經在原有的課堂模式中結合課改以來推行的新教學模式開始貫徹思想教育工作。雖然學生受到外界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導致小學語文課上的思想教育教學工作一度陷入到泥沼之中,但在我校教師的努力下仍然取得了相關的成就,簡述相關經驗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思想教育;合作;能力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面臨的問題
1.在思想上沒能重視小學語文學習。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有很多學生認為思想教育是無意義的,只是教學的常規任務,各項考試、審核都是沒有必要的,和自己的學習、考試幾乎無關,卻沒有認識到自己生活的各方面正是因為有了思想教育的存在才更加精彩。同時有的教師也沒有做好思想教育準備,總認為自己的教學主要以知識為主,思想教育是可有可無的,開展工作的時候就很隨意,久而久之就會使得學生也出現思維定勢,認為沒有學習思想品質的必要,這就嚴重阻礙小學語文思想教學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行、品質等綜合能力也就得不到發展。
2.在宣傳上沒能多樣有效地進行思想教育。在各小學經常能看到很多的簡報和宣傳欄,這些位置雖然有很多教育教學改革的宣傳出現,卻沒有思想教育的專欄。這就說明整個小學語文思想教育在宣傳方面工作做得不夠好,沒有擴大宣傳力度,這樣就會導致語文思想教學感染力度不強。
3.在思想教育形式上流于表面。由于師生在思想上和行為上的不重視,導致整個小學語文思想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沒能在大眾的心上形成意識,一些教師表面化地進行思想教育。
4.考核、評價要做具體改變。小學語文思想教育教學在考核、評價方面還停留在傳統時期,沒有注重差異化評價和教學,很多考核制度沒有對思想道德做要求,教師的評價也沒有從實際出發,這不利于學生積極性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思想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小學語文課蘊含著很多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其中的合作、交際等能力和思想教育是密切相關的,這些也是學生未來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生的思想越先進,學生日常生活中也就表現得越好,雖然小學生已經有一些模糊的思想觀念,但是卻沒有形成相對應的思想辨別能力和意識,他們對很多真實案例的分析和認識停留在表面,思想道德水平普遍不高。在這種背景下,小學生思想教育的開展迫在眉睫,亟須以教學案例或者生活案例教育小學生。我們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思想,需要客觀分析學生的心理,收集并整合不同學生在學習方面、日常生活方面的思想誤區和不足。利用在課改時期教材的插畫、故事、小寓言等從側面加以引導,使之敢于發現自己思想上的問題,在與他人的溝通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同時對小學生加強思想教育有助于他們保持刻苦努力的思想意識,這樣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才能取得較好的成果,當學生擁有學習的動力,教師的教學也將變得更加輕松。
三、做好思想教學的做法
在新課改時期,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通過合作探討教師教的知識,也可以升華書本上的死板知識,結合學生生活經歷,從各個角度分析教學案例中的人和事,讓學生探索其中的思想道德知識。在合作學習中也就促進了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小學階段教師要分析小學生的身心情況,了解他們的思想潛意識,教師在執行教學活動時就要先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幫助他們分好小組,培養他們合作的意識,使得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合作學習這個過程中,都能對課堂互動目標和教學案例產生想法,彼此之間做好交流,實現思想教育的目標。比如,在進行《司馬光砸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小伙伴和司馬光的心理活動,分析為什么他要去砸缸,而其他小朋友卻害怕地跑了?當學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師通過適當引導和點撥,從而教育學生要勇敢救人,不能逃避責任,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盡責。再如教師在講與長輩相處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講解《孔融讓梨》的故事,通過引導學生對孔融的做法進行分析,讓學生學會關心愛護爺爺奶奶,樹立敬老愛老的思想,這種借助教學內容融合思想教育的過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促進了學生道德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身心狀態,輔以教師才智創設的環境進行思想教育,用課文或者真實案例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意識。在教師、學生、教材教輔等綜合協調統一的前提下,借助教學內容融合思想教育的過程,培養小學生刻苦努力的思想意識。
參考文獻:
[1]周永霞.“思想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10.
[2]馮麗.小學語文思想教學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