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每位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尊重個體差異,才能滿足每一位幼兒發展的需要。教師應為幼兒創設開放的自主游戲環境,在支持幼兒自由自主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觀察幼兒的不同表現,思考幼兒需要的學習,生成順應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活動,滿足幼兒學習、交往、評價的需要,在支持幼兒需要的游戲與學習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差異;發展;自主;游戲
人的生活環境、遺傳因素、生理原因、身體狀況、成長發育等方面的不同,從而導致個體之間的差異。《3-6歲兒童教育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每位幼兒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個體差異不可避免,特別是在嬰幼兒時期關注、尊重個體差異,并采用適宜的教育方法,才能促進幼兒均衡發展。如何尊重幼兒差異,怎樣滿足每一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需要呢?
一、開放游戲環境,讓幼兒根據需要進行自主選擇
戶外鍛煉活動根據走、跑、跳、攀爬、騎行區等游戲內容劃分開放式的游戲活動場地。大型器械按區域擺放,中、小型體育器械均放入開放式玩具架。幼兒按標記自主使用、取放,幼兒不受活動場地、種類等限制,可以根據需要自主選擇器械、選擇同伴,到各區域自主游戲、參加鍛煉;自由選擇的區域游戲活動,各班級確定游戲互動區,并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社會性游戲區域向本年齡段或跨年齡段幼兒開放,在區域游戲活動時間,幼兒不受班級限制,可以根據需要自主參與各個班級的區域游戲。自由自主的戶外游戲活動,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到建構區、沙水區、木工區、草地等參加游戲,不受場地、班級限制;功能室活動幼兒同樣不受限制,可以根據需要自選到剪紙、編結、科學探索等各功能室參與游戲。
開放式的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最大空間,根據自己需要自主選擇游戲是培養幼兒自主意識、尊重幼兒自身差異的前提。
二、自主游戲中培養學習品質
1.自主、自信、勇敢。玩什么,到哪里玩、和誰一起玩都由孩子自己決定。幼兒在自主選擇、自己計劃、設計游戲的過程中越來越自信,會樂于嘗試和挑戰,在小伙伴的帶動下更加勇敢地參與各項活動。
2.專注、認真、努力。自主選擇能夠激發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實踐證明,幼兒在參與自己喜歡和想要參加的游戲活動中表現得更專注、更投入。幼兒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向同伴學習,自己找到差距,努力參與某項自己感興趣或是感覺自己需要提高的活動,比在參與教師安排、控制下的游戲更開心、更專注、更認真、更努力。
3.交流、交往、合作。幼兒加入、發起游戲時需要主動交往,要介紹自己,友好地請求,想辦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戲,與同伴友好相處等,擴大了幼兒的交往群體,增加了交流、交往、合作的機會,結交新朋友的能力也逐漸提高。
游戲中遇到困難需要與他人交流、與同伴分工合作和商討等。在游戲中幼兒要根據自己擔任角色,結合自己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進行交往,孩子們在游戲中體驗不同社會性角色人員如何工作、如何與人交往、合作,從中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知道尊重他人、珍惜勞動成果,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
幼兒在自主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自信、勇敢、專注、認真、努力,這些優良學習品質的培養是孩子們將來長久學習的基礎。
三、觀察游戲,生成教育,滿足幼兒學習的需要
自主游戲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設計游戲、控制游戲、引導游戲轉變為為幼兒創設游戲環境、提供豐富多元的游戲材料、支持幼兒游戲,也就是由教師發起的游戲轉向由幼兒發起的游戲。這一角色的轉變要求教師要更尊重幼兒、細心觀察幼兒、善于思考、在游戲中生成貼近幼兒的學習與教育活動,由設計學習活動轉變為源于幼兒需要而生成的學習。
幼兒的自主游戲需要教師的支持,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以游戲者的角色靠近幼兒、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在游戲中以伙伴的身份參與其中,對幼兒提出的話題和活動給予一定的陳述,支持幼兒討論、描述自己提出的話題,不斷挖掘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并不斷動手操作探索發現。教師在觀察中發現建構幼兒游戲中可以生成的學習活動,才能滿足幼兒學習的需要。
例如:幼兒在戶外建構游戲中,搭建的立交橋總是倒塌。幼兒一邊搭建一邊念叨:“怎么倒了呢?”在旁邊觀察的教師以伙伴身份幫幼兒遞積木參與到幼兒活動中,同時反復陳述幼兒提出的話題,“就是,為什么會倒呢?怎么老是倒呢?”參與游戲的教師支持這位“小老師”帶同伴進行示范和嘗試,運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幫助大家解決了這個數學領域中的對稱與平衡問題,教師——游戲中的一員則可以和幼兒一起嘗試搭建,并適時提出:“這樣行不行?真的可以嗎?為什么這樣就不倒了呢?”……幫助幼兒邊思索邊動手嘗試與操作,在實踐中理解數學知識。教師支持幼兒對自己發現的問題大膽嘗試,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參與,挖掘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支持幼兒自己探索、發現并解決問題,順應孩子們在游戲中需要的學習。
四、關注游戲過程,滿足評價需要
自主游戲活動結束時,教師應給幼兒一定的時間,各游戲場地負責教師引導幼兒及時整理活動材料,根據材料標記做好收拾整理。幼兒互相交流今天活動的配合、發現的問題等,根據今天的游戲活動提出明天的活動建議或計劃以及是否約定繼續合作等。班級教師組織本班幼兒交流:我玩了什么游戲,認識了哪些新朋友?玩得怎么樣?明天有什么打算?……通過游戲材料的整理、活動過程的交流評價,培養幼兒評價他人與自我評價的能力,滿足幼兒學習評價他人、評價自己、被他人評價的需要,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有利于幼兒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欣賞、共同進步。
自主游戲是幼兒自己發起、自己做主的游戲,自主是尊重差異的前提,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們需要的學習,幼兒的學習應為滿足幼兒的發展而不斷生成。觀察幼兒游戲,善于發現幼兒游戲活動中生成的教育活動,抓住幼兒需要學習的最佳時機滿足幼兒發展,順應個體發展自然的、流淌式的學習,在游戲與學習中培養幼兒專注、細心、認真、交往、合作、努力探索等優良的學習品質,才能真正滿足每一位幼兒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濮麗娟.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研究[J].學周刊,2016.
[2]沈益嬪.淺談幼兒體育游戲創編[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