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海峰
摘要:
當前,小學畢業班作文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畢業班教師煞費苦心,準畢業生們疲于應對,作文成績總難以提高。面對小考、中考、高考的改革中對作文教學的日漸重視,對小學畢業班有效作文教學途徑的探索迫在眉睫地擺在了我們面前。本文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談了畢業班有效作文教學的八個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策略探究
一、 知識性
一個小學準畢業生,是需要比較豐富的知識積累才能寫好作文的。雖然說知識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從幼兒園、一年級至五年的學習循序漸進地來增長見識的,當然還有六年級的每一篇課文的學習。雖然,也不是說小學畢業班的作文教學對學生知識性的提升完全無能為力,我就嘗試了以寫兩種讀寫方法:一是每天三讀。選一些美文,讓學生早起大聲朗讀一段美文;傍晚十分鐘輕讀一篇佳作;晚上入睡前就著床頭燈看一會兒精美的文字。這樣不但增長了文字積累,而且培養了語感。二是每周一記。每周來讓學生看十篇好文章,不局限于小學生作文選,兒童文學、世界名著、中國作品、卡通畫作均可涉獵。然后讓學生作五篇讀書筆記,可以是讀后感式的,也可以是摘抄好詞好句方式的,還可是編內容提要式的,下周一上交,教師應瀏覽一遍,盡量評高分,學生會越來越有興趣做這件事。我的學生多年來堅持做這一點,并為一這方式取名作“采蜜本”。這一方式得到家長支持,一個家長在兒子筆記本上書寫:“密蜂采蜜,我采佳句”,以勉勵孩子,試試幾周,相信孩子的知識悟性會得到提高,而作文需要知識來豐富。
二、素材性
作文是需要材料來建構的,材料從哪里來,上面說的閱讀是一個途徑吧,閱讀積累到的相似的素材能構成我們的寫作選用素材。但是真正的大素材庫都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要讓我們的學生認識到這一點,也要讓家長認識到這一點。這樣,假日呀,周末啊,去外地旅游,甚至每日上學前、放學后……在寫作文之時材料就會信手拈來,文思就會噴涌而出。
三、趣味性
這是作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兒。不僅對小學畢業班學生重要,對任何一個年級學生學習作文來說也都重要。小學生對待作文的畏懼心里,源于作文教學的單調古板,不會變通,趣味索然。對癥下藥,當然是讓作文課生動起來,讓學生興趣作文起來。為了增強小學畢業班作文課的趣味性,很重要的做法是:一是注意語言的幽默性。二是講寫作事故。三是做寫作游戲。在我的作文指導課前,總有一個寫作故事揭題激趣的環節,針對每一次作文訓練題目,我總會選擇一個或多個與之相關的精彩故事,通過生動講述,引人入勝,揭曉寫作任務。學生聽故事之時聚精會神,深深被吸引,趣味性上來了。課堂進行之中,在學生稍感困頓之時,安排一個精心設計的游戲環節,讓學生積極參與,讓整個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妙趣橫生,這是非常有趣的。
四、 示范性
小學生寫作文,從模仿開始,是一個正確的途徑。小學生學習的特點與規律決定了他們是善于模仿的,是長于模仿的。所以作文指導課上教師念范文,確實對學生具有示范性,這對包括六年級在內的小學生來說都是有效的。有的人認為這對畢業班學生來說效果不大,這不對,畢業班學生同樣需要追隨者(范文作者),并且渴望超越他(她),范文對他們來說更有挑戰性。在我的作文班上,一篇同樣的范文能夠帶動學生寫出各不相同的佳作。
五、方法性
我認為,還是有必要將方法授予學生,就不必“猶抱琵琶半遮面”,讓學生知道方法名稱又如何,讓學生明白方法的全部不更好嗎?不必擔心方法概念的深奧難懂。我的做法是將比較深奧的術語、方法,用自己的理解消化后的通俗易懂的語言說給學生聽,盡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認知規律。
六、互動性
讓安靜的寫作課堂熱鬧起來,讓學生互動起來,這是很有趣的作文法?;訒硇迈r感,會帶來樂趣,帶來競爭意識,產生好強心理,產生寫好作文的推動力。這互動性,既可以體現在現場作文后,讓學生相互傳閱,互相評改,自評自改,看誰的文章受歡迎,誰的人氣指數高(即被評論的次數最多)。也可以將這種互動蔓延到課堂之外。讓學生借閱同學們的作文繼續互評,繼續建“樓”(每一條評論可以說是建一層樓房),也可以讓鄰居、家長參與評論中來。
七、周期性
在我的作文訓練中,每周是都要進行一次作文指導,進行一次作文講評的。一周一個臺階,循序漸進,是有周次性的,也有周期性。一般說來,我將相近的作文訓練項目集中在幾周之中,完成訓練之后定期測評,再轉入下一個專題訓練,這樣便于學生比對,便于學生掌握專項作文知識與技能,從長遠來看,這個周期就更明顯了。此外,還有從課堂作文到課外作文再到課堂作文的周期訓練,可以有不限時作文到限時作文再到快速作文的周期訓練。我們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每周最重視的一項作業就是作文,當進入不限時作文周期時,我會特意選周一指導作文,這樣,他們會絞盡腦汁用一周時間精心經營出一篇美文。
八、創新性
在作文教學中的創新性,是對老師、同學提出的一個共同的重要的課題。對教師而言,尤其是畢業班語文教師,按部就班,過于呆板地執行課程標準顯然是不夠的,每一周的作文訓練也不能老調重談,冷飯生炒。就我而言,很重視一周一個創意,一周一個點子,一周一套方案。這個創新的點子可能是我從用一周時間,從辦公走路,到吃飯睡覺冥思苦想出來的,也可能靠某個靈感的閃電擊中大腦所致。無論如何,從這種創新點子的產生到完善成一個作文指導教案,都是我很享受的一個過程。毫不夸張的說,一周的構思,半個小時的編寫,兩節課的指導,是我一貫創新作文的原則。這樣,學生在作文中,立意會創新,選構會創新,構思會創新,表達會創新……創新無止境,可以說,創新讓學生的作文永遠向前。
(作者單位:甘肅省漳縣三岔小學,甘肅 定西 74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