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引導學生從“健身”到“健康”的關注是我們在體態健康視域下進行普拉提教學改革的目標,并取得一定的效果。通過教學改革,學生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健身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很大提升,改善了身體健康狀況,養成適時鍛煉的習慣,為促進終身體育意識形成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體態健康;普拉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34 文獻標識碼:A
一、普拉提項目的特點
普拉提是由德國人約瑟夫·普拉提 (Joseph Hubertus Pilates)創立并推廣的。強調在人體中立位的身體姿勢基礎上,強調對核心肌群的控制、加強人腦對肢體及骨骼肌肉組織的支配,再配合正確的呼吸方法所進行的一項全身協調運動。主要是鍛煉人體的小肌肉,維持和改善外觀正常活動姿勢、達到身體平衡、拓展軀干和肢體的活動范圍和活動能力。
二、體態健康及相關概念解析
體態健康即指身體姿態健康。身體姿態是指保持身體的方式,是全身骨骼、肌肉和關節在任何一種動作上的結構性聯結。正確的身體姿態是身體肌肉、 骨骼、關節、神經各部分正常運轉的關鍵。身體姿態與健康息息相關。不良的身體姿態不僅影響外觀的美感,還會影響到身體功能。脊椎骨的位置不正,能損傷神經的功能,導致組織和器官功能異常,產生胸悶、失眠、消化不良等相關疾病。
三、體態健康視域下的普拉提教學改革與實施
1.體態健康視域下的普拉提教學改革指導思想
以“實用主義”為原則,根據學生不良的身體姿態選擇教學內容。幫助學生解決身體姿態不良的問題。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生相關知識的理論學習,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科學地分析自身體態特點。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積極的態度和在寬松的環境中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體態健康視域下的普拉提教學改革實施辦法
(1)引入體態健康理念——使學生關注自己的健康。在2015級普拉提選項課中選取兩個班進行實驗。在學期初對學生進行體態健康相關知識的問答。通過體態健康自我檢測問卷,使學生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從而關注自己健康。激發學生為了身體健康而進行學習鍛煉的內在動力。
(2)教會學生身體姿態評估——使學生學會觀察身體不同部分的機能狀態。身體機能評估是檢查身體相關區域的肌肉相對力量、動態收縮平衡、關節穩定性等機體活動能力。在普拉提教學中,充分挖掘每個體位的功能。每次課都會適時地將相關的評估方法介紹給學生,提醒學生時刻關注身體左右平衡。使學生了解自己的身體姿態和相關區域的身體機能狀況。學生掌握了科學檢測身體機能的方法,為及時監測自身體態平衡,為督促自己練習和指導他人練習提供科學依據。靜態評估有身體不同面的、扁平足、翼狀肩胛骨、骨盆前傾等不良體態評估。動態評估則是利用四角撐檢測肩關節的穩定性、走路姿勢評判全身不同關節的靈活度……
(3)以實用主義為原則——教會學生方便可行的不良體態解決辦法。本著從實用主義出發的教學原則,根據改善學生不良體態的需求選擇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提高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以扁平足為例,教師會提出很多種的解決方案。如踩花壇、壓足跟、原地提踵、坐姿勾繃腳、正確走姿、踩網球、腳趾夾紙巾手帕等。鼓勵學生因地因時制宜,進行適當運動。
四、結果與討論
第一,體態健康視域下的普拉提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自我鍛煉的內動力。學生在普拉提課上不是為學習而學習,而是為需求而學習。不是為運動而運動,而是為更健康的生活而運動。學生從自我的鍛煉中感覺到了愉悅、看到了練習的效果。
第二,體態健康視域下的普拉提教學,教會了學生注重理論知識、科學健身。學會體態評估,不再單純地依賴教師指導進行學習和鍛煉,能夠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鍛煉。
第三,學生練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提高。學生健身興趣濃厚,享受運動樂趣。養成了適時鍛煉的習慣,為促進終身體育意識形成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杏玲.使大學生從健康意識上升到健康行為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3).
[2]王麗娟.普通高校普拉提教學初探[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