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虹
【摘要】作業是一節課的延續,是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有效的作業布置,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能夠及時將學生的情況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本文通過探討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策略,旨在降低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充分發揮作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 作業 設計
作業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和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這一環節。但是當前許多教師對作業的布置過于隨意,采用拿來主義,且作業的容量大,不顧學生的差異采用“一刀切”,這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與新課程改革不相符合。就精心設計作業,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游戲類作業
新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作業設計時,我們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具有童趣性和親近性的數學作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一個學習的熱情者和主動者。
如:在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后,可以設計了一道“幫助小兔找門牌號”的游戲性作業。即:小兔接到小熊打來的電話,邀請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說,它家的門牌號是108號。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區一看,傻了,原來這里的門牌號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們能幫幫小兔找到小熊家嗎?為了改變原有計算題枯燥、乏味的現象,可設計一些如“找門牌號”、“小熊闖關”、“小壁虎找尾巴”等帶有童趣味的游戲性作業,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故事情節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二、實踐性作業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教材中,許多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通過觀察、考察、嘗試等活動,可加強社會認知,提升社會參與意識,促進個體社會化進程。這類作業可結合某一教學單元某個研究專題進行,根據具體內容,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
如學習《年、月、日》課后,可以請同學根據課上學到的知識,做一個你需要的年歷。在學習了比例尺知識后,結合學校校園建設的實際,讓學生利用幾天時間,分小組測量、計算,用合適的比例尺畫出學校的平面圖。學生在這樣的經歷活動中,要觀察、測量、繪圖、檢查,此時,他們所學的知識得到了運用,豐富的情感得到了體驗,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社會性的發展。又如,讓學生統計一下城市居民使用塑料垃圾袋的情況。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會將很多數學知識運用其中,在完成調查報告的時候還綜合運用了各學科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此種作業要注意讓學生力所能及,不能盲目處理,否則將適得其反。
三、探究性作業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為此,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已具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
如學習“軸對稱圖形”后,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請你在家觀察一些蜻蜓、蝴蝶等平面圖形的形狀,有什么發現?對具有這種特征的圖形你有什么感覺?又如數學活動課“節約用水”教學后,可讓學生調查家里或學校每月的用水情況,根據調查的結果,寫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議書。再如學習“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后,可要求學生根據自家中消毒液的說明書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藥水給廚房用品消毒;在學習“比例尺“后,可以要求學生對自己家里的客廳制作一個平面圖,并思考:你認為這客廳的設計和擺設合理嗎?你有什么改進的措施?為什么?請你寫一篇探究報告。
四、開放性作業
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接觸社會,使他們看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教師在備課時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知識的生活原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例如:學習統計圖知識后,可以讓學生自主組成學習調查小組,開展“縣外國語學校路口通過車輛的情況分析”調查活動。調查小組中有的專門負責數汽車、卡車、自行車數量,有的專門把車輛分類記錄,有的根據數據畫成表格,填上具體的數據,然后根據收集的數據制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最后小組成員一起分析制成環保情況調查的統計圖,排列出污染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議,從中發現汽車的行駛對象山縣道路、空氣污染情況以及改進的發展情況,并且寫出分析報告給縣公交公司或縣環保局。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通過這樣的自主性作業,學生不僅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鞏固,而且對知識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自主建構,使自己的數學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總之,數學新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在作業的改革上,也應立足于這一出發點,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設計與實施適合孩子天性的作業,將使作業變得更生活、更有應用性、更令人興奮!讓處于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孩子都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愉悅。面對這樣“多彩的”作業,孩子會自愿的接受,他們會樂意設計出一張張生動有趣的數學圖畫、一份份充滿童趣和個性的數學作業,數學學習也就會洋溢生命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