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瑾++孫景平
【摘要】微課程是一種新穎的教學資源,本身具有很高的創新性,將微課程與體育活動相結合,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運動中的動作和技巧,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和自主性。本文介紹了微課程的獨特優點,也對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形式、類型、注意事項、反思和建議等均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微課程 高校體育教學 應用
前言:微課程是一種運用建構主義方法、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它具有完整的教學設計環節,包含課程設計、課程開發、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等環節。在2008年秋,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首次提出了此概念。在新課程的標準和教學實踐要求下,微課程開始應用于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中,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網絡信息技術快速融入到教學中,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了迅速的提高,因此微課程的應用就變得尤為重要。
1.微課程的獨特之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接收的信息越來越多。在教學中,傳統的錄制資源內容豐富而全面,但比較冗長、繁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極易感到枯燥乏味,而且重點不突出,學生無法把握,甚至有些疑點和難點都沒能進行明確而詳細的講解。這違背了現代社會的教學要求和教學質量,因此在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依托下,新的教學媒介和方法得到了開發和應用。微課程就是其中之一,它滿足了現代社會對教學課程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內容少。微課程的容量小,重點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因此內容比較單一。第二,教學時間短。微課程主要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而視頻的長度一般不超過 10 分鐘,因此具有時間短的特征。第三,教學目的明確。微課程是根據教學目的而開展的有針對性的教學,在課堂中所要學習的內容,即教學的信息、目的、價值等都有所體現,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對知識有較好的掌握。第四,不可分割。微課程的內容經過精煉、提取,成為了教學中的基本單元,如果將微課程的內容進行分割,學生的知識掌握會受到嚴重影響。第五,獨立性和傳播性。微課程是一種獨立的、不依賴于其他方式的教學方法,而且教學內容基于網絡流媒體播放,因此微課程也具有傳播性。
2.探究微課程在體育教學當中的應用
2.1微課程在體育教學應用中的形式
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形式主要有三種,分別為自主在線學習型、室內教學插入型和課后鍛煉鞏固型。體育課的好壞關乎人們的健康,將微課程引入到體育教學能帶來許多好處,不僅可以通過形象、具體、生動的資源加深學生對體育的理解、拓展學生的健康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在線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體育文化修養。在進行每項運動規則和裁判方法的講解時最常用到的是室內教學插入型微課程,通過一邊播放視頻或漫畫一邊進行講解的形式,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共同感受每項運動的奧妙之處。課后教師利用課件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可以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和疑點制作成視頻,然后分享到共享平臺上,進一步讓學生將已經學到的知識和動作達到完全掌握。
2.2微課程在體育教學應用中的類型
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類型主要有四種,分別為講授型、演示型、練習型和表演型。講授型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微課程教學類型,和傳統教育方式一樣,教師運用口頭方式向學生教授體育的動作要領、基本動作原理、練習最佳形式和鍛煉手段等等,學生通過聽來接收老師的教學。演示型教學是感知類教學方法的一種,在應用中可以有效輔助講授型教學。在體育教學中遇到的一些難以用語言表述清楚的動作和練習方式,需要教師對動作和練習方式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觀察領悟動作要領。聽得多、看得多,更需要練得多,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動作要領。表演型教學主要分為教師的動作示范表演和學生的自我表演兩種。表演型教學本身具有觀賞性,通過教師組織一些教學內容的表演,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復習,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參與表演的積極性,有效的達到了教學目的并提高了教學效果。
2.3微課程與體育課堂教學相結合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體育教學理念,但教學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通過體育教學能夠更好的有利于學生在身心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發展。因此將微課程和體育課堂教學相結合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首先,明確微課程是對體育常規課程重點和難點的解釋和補充的思想,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微課程的引入不能影響常規的教學內容和進程,不能拋下常規課程只用微課程教學。其次,不同學校的課程特色不同,這就需要學校根據本校教學特色對微課程進行選擇和安排。最后,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微課程,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3.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由于微課程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質量高低參差不齊,因此微課程的選擇要注意一些事項:第一,注意教學對象,微課程的適用對象有針對性,只有在適用對象身上,微課程才能發揮其優越性;第二,注意教學主題,微課程教學主題要緊扣教學內容;第三,注意教學的環節全面,不能存在虎頭蛇尾的現象;第四,注意微課程的技術效果,微課程的播放畫面以及音效都要達到教學要求。微課程質量的高低決定著教學的效果,只有在微課程的選擇上嚴格把關,才能讓體育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對微課堂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反思和建議
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突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不僅從教師教學上還是學生學習上都有著很多的現實意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一方面,體育方面的微課程資源不夠豐富,質量也有待提高,而且共享平臺里的優質資源數量不足,限制了教師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程度不夠高,體育教學模式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和革新。如果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微課程的普及率會顯著提高,并且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和改善。
5.結語
微課程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是信息技術和教育手段的創新,不僅能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效果,還對提高學生體育素質修養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要努力擴大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范圍,努力完善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不足,讓微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發揮出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顧鳳佳,李舒愫,顧小清.微型學習現狀調查與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3):96-98.
[2]胡鐵生.區域教育信息資源建設模式和發展趨勢[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8):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