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靈芝
【摘 要】中職生容易爆發諸多問題給德育管理工作帶來難度,只有把家長這股力量拉進來,形成教育上的合力,進行多元化的家校溝通,增強家長主動溝通的意識,才能真正提升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生;家校溝通;德育實效
中職學校的學生一般都是中考失利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大多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差,家庭教育缺失嚴重,家長不太重視。如果溝通不暢,不是產生親子矛盾就是產生師生矛盾,給班級的管理和穩定帶來很多隱患,也會給中職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帶來很大考驗。
但目前中職學校的家校溝通存在著許多問題。從學校角度來說:(1)溝通群體單一。目前與家長溝通的任務基本上都落在班主任身上,任課老師幾乎不會涉及到家校溝通中來,溝通面窄。(2)溝通方式單一。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中職學校主要使用家校通與家長溝通,就是對全體家長的群發短信,使用頻率相對較高。但傳統的家長會在中職學校的使用頻率還是較低,遠沒有普高那樣重視;家長會也開得很少,沒有小學初中那樣有規律地每學期或每學年開一次。(3)溝通頻率較低,平時溝通還得視班主任的責任心而言,大多是一周發一條短信。
從家長角度來說:(1)主動溝通觀念淡薄。不像普高家長那樣關注成績,所以沒事時不會主動聯系學校和老師,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2)對學校的主動溝通不予配合。需要家長反饋的內容或來校參加的活動很少認真對待。
家校溝通不暢容易給中職生發生重大問題提供漏洞機會。那么,如何通過加強家校溝通來降低中職生重大問題的發生并提高德育管理的實效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大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溝通群體多元化
從學校層面來講,推行“人人參與家校溝通”機制,讓任課老師也參與進來。班主任對學生在各門學科上的具體問題不如任課老師那樣了如指掌,與家長的溝通也會稍顯空洞。如果任課老師也參與到家校溝通上來,則會效果明顯。所以,在家校通平臺的開通上,可以將權限開放給班級的任課老師;在家長會召開的時候,要求任課老師都能出席;在安排家訪時,也可以安排任課老師去他這門課特別偏科的孩子家里。這樣,由任課老師通報的學生的問題或進步都會更加具體,有針對性,也有說服性,方便家長在知情后及時作出相應的家庭教育。
二、溝通方式多元化
學校要善于創造多元化的溝通方式讓家長參與到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中來,形成教育上的合力,才能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1.利用現代媒體手段建立家長QQ群、微信群,引導家長重視并正確使用科學的家庭教育
QQ或微信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那么可以建立班級的QQ群和微信群,充分利用這些平臺,不僅交流班級學生的問題,也推送一些文章或好的帖子,針對青春期的具體問題和家長一起探討,引導家長對青春期叛逆的問題進行對策探究。通過這些網絡好文潛移默化地影響家長,讓他們用科學的方法跟孩子交流并自己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緩解親子矛盾,最后從源頭上杜絕孩子重大問題的發生。
2.每周家校通及時發送,防微杜漸
目前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主要是通過發送短信的方式。那么,在使用家校通時不僅要告知家長學生在校的日常表現,既告知在校的進步,也要告知日常表現不好的地方,讓家長做到心中有底。而不是到重大問題出現時突然叫家長來校,他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可能會覺得我孩子好好的,怎么突然這樣了,那就會對解決問題有抵觸情緒。
3.每學期家長會,正面摸排重大問題
由于新課改的推行,招生地域的突破,除了本地生源外,中職學校的很多學生都跨縣市,住校生較多,離校較遠,家長來校不容易,所以召開家長會也很受限制。故這種正面交流的方式較之小學初中已經弱化很多了。
但是,每學期或者至少每學年開一次家長會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長會的召開時間一般在期中考試后,內容可以是專業要求與前景介紹、考試成績分析,也可以是班級的半學期收獲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家長課堂。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側面摸底家長的情況、家庭背景或者學生在家的表現,預防重大問題的發生。
4.按需家訪,鋪墊情感基礎
對于家訪的實施,按照需求可分為期末常規家訪和突發情況家訪。期末常規家訪時可以和家長交流學生的在校表現,盡可能報喜。突發情況家訪,是指學生碰到很大問題或困難,如生病、家庭意外、有流生傾向等時,需要老師幫助解決,這時的他們最需要情感支持,老師的到訪就會特別有效。
實地家訪時,告知孩子在校好的表現,也客觀陳述不足的地方。站在家長的角度和他探討“怎樣幫助孩子”這個話題,禮節上到位,讓家長明確老師的立場。一般家訪后的家長對老師的工作都會非常支持和配合。那么在學生遇到重大問題時,前期情感鋪墊的效果就會顯現,家校合力會較圓滿地解決問題。
5.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決策和活動,賦予家長自主權
對于與學生相關的一些重大問題的教育決策和活動,學校可以邀請家長參加。一方面可以成立家長委員會。作為家委會的一員,家長有權提出意見和建議,可通過書面形式對校長、各分管主任以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進行質詢和商討,如大到食堂飯菜價格的商定、學生校服款式的選擇、學生宿舍空調的安裝,小到班級手機的管理、班費的使用等都可以提出意見并表決。另一方面,在學生重大活動時邀請家長參加,如成人儀式、中職學生的拜師禮、與企業單位的簽約儀式、獎學金的發放等,讓家長在這些喜悅的時刻感受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同時找到對職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認同了學校,才能較好地配合學校教育孩子,并在孩子發生問題時對學校給予支持和配合。
總之,由于年齡特點、對學校的認知錯誤或家庭特殊原因,中職生容易爆發諸多問題給德育管理工作帶來難度。我們只有把家長這股力量拉進來,形成教育上的合力,進行多元化的家校溝通,增強家長主動溝通的意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引導家長對學校工作的配合,才能真正提升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