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要】近年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伴隨而來的人口發展不均衡、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又嚴重威脅著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根據產業發展的特點,如何提高單位面積土地投入強度和產出效率,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成為國土部門重要的調研內容。
【關鍵詞】土地資源 現狀 問題與措施
地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我縣是典型的卡斯特地區,農業生產用地以山地小塊平地種植為主,人多地少,始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縣情。近年來,由于人口發展不均衡、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又嚴重威脅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一、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道真自治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土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經過實地測量統計,我縣耕地面積為50547.10公頃。2009年全縣耕地面積為51484.90公頃,規劃到2020年末全縣耕地面積為50577.00公頃。規劃實施到2012年,由道真自治縣2012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得知,全縣耕地面積為51683.90公頃,超出2020年目標數1106.90公頃。并且規劃執行期間相對于2009年全縣耕地保有量增加199公頃。土地利用現狀及總體規劃數據庫以及全縣土地調查、礦產資源規劃等基本構建了信息化數據平臺,為政府決策提供準確、科學的依據。但全縣土地投入產出情況不均衡,與周邊縣市橫向比較,土地資源利用效益明顯偏低。
二、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有待進一步提高
2009年全縣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土地比例為93.03:2.24:4.73,到2012年,全縣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土地比例為993.02:2.34:4.64。與近期目標年土地結構比例相比,差別比較明顯。與2009年相比,未利用地面積有所減少,農用地面積和建設用地面積有所增加。全縣城鄉建設用地從2009年的3895.50公頃增加至2012年實際值4117.90公頃,新增用地主要是為城鎮建設用地,集中在縣城和鄉鎮集鎮范圍。但我縣土地資源整體利用水平仍然偏低。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由于歷史原因和我縣地形地貌的特點,農村居民分布零散、一戶多宅或一家多戶的情況較為普遍,農村人均建設用地規模偏大,土地利用較為粗放。二是近些年來,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加大,一方面是大量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很難直接產生效益,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企業尚處于投資階段,尚未產生效益,所以土地投入產出比值偏低。三是全縣土地平均產出效益區域分布不均橫,且較低,與周邊市縣相比,差距較大,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做好基本農田保護,節約利用土地資源
我縣2005年全縣基本農田統計面積為46781.26公頃,到2009年的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得知,全縣基本農田面積為46484.10公頃。規劃實施至2012年,由于全縣未占用基本農田,因此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仍為46484.10公頃。目前我縣正開展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將全縣優質耕地都劃為永久性基本農田,進一步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和管理。各級政府仍將嚴格基本農田的保護管理,嚴禁隨意占用基本農田。因此,道真自治縣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任務完成情況較好。2012年全縣人均城鎮工業用地面積為75平方米,低于規劃到2020年道真自治縣人均城鎮工礦用地為82平方米。但規劃至2012年全縣億元GDP耗地量為224.47公頃/億元,低于規劃下達目標任務343.3公頃/億元。由此可見,我縣自規劃實施以來,綜合利用土地資源,做好基本農田保護,節約利用土地資源已成為各級政府以及國土部門的共識。
四、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一)國土資源違法顯現時有發生。一是農民違法占用耕地。由于農村村民建房只收取少量的工本費、服務費等。占用耕地與占用未利用閑置地建房,國土資源部門在收費上基本相同。許多群眾錯誤的認為,占用耕地建房收費減少了,國土資源部門在保護耕地上也放松了。再加上個別村民違法建房沒有得到及時嚴肅處理,形成惡性攀比。二是個別鄉(鎮)黨委政府熱衷于招商引資,搞政績工程,以引進項目為由,直接從農民手里非法征地。以租代征的形式,非法租地。另外,有部分的村干部法律意識淡薄,以調整產業結構為借口,自己參與或暗中支持村民占用耕地甚至基本農田發展養殖業,誤導村民競相效仿,侵占了大量的耕地。三是非法轉讓集體土地。違法用地單位往往與集體土地所有者私下簽訂轉讓協議,不到國土部門辦理用地手續,導致非法轉讓集體土地違法行為發生。
(二)建立健全國土資源違法查處機制。一是建立和完善國土資源違法公開曝光制度,將典型違法案件予以曝光。二是建立查處國土資源違法行為部門聯動機制,建立相關工作制度,落實工作責任,形成合力,共同遏制國土資源違法違規行為。三是進一步加強部門聯動和協作監管的國土資源執法共同監管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工作制度、信息情況通報制度、案件調查相互協助配合制度。
(三)加快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的建設步伐。一是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的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技術含量高、難度大,國土資源工作人員對相應的技術知識掌握不夠。二是數據庫建設相對滯后。我縣在數據庫的建設和數字化信息的積累上較為落后,這與電子政務建設的快速發展不相協調。三是全面推進我縣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建設,大力提高國土資源管理的服務水平、工作效率和監管能力。我縣14個鄉鎮國土資源所也要同時全部實現信息化,與縣局聯網辦公。實行國土資源信息化綜合管理,逐步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土地資源管理的高效體制。
總之,國土資源的利用應該按照總體規劃的要求,對工農業項目用地的容積率以及經濟效益等指標都應有明確規定。防止粗放浪費土地資源,積極引進資金和技術開發密集型產業。提高單位面積的土地資源的經濟效益,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