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語嫣
【摘要】自1994年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成立以來,高校基金會迅速成長。隨著高校基金會總量的增長,基金會的資產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現階段,通過何種投資運作方式實現基金會資產保值增值是我國教育基金會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基金會 資產 投資 保值增值
一、高校基金會投資的客觀需求
(一)基金會公益性支出的需要
《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非公募基金會每年用于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的基金余額的8%。現實情況中,高校基金會的捐贈收入會有不穩定的現象,因此,穩定的投資收入可以作為基金會的資金保障,保證基金會的資產不會縮水,也有利于高校基金會的長遠發展。
(二)基金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在基金會的發展過程中,各大高校越來越重視基金會所扮演的角色。2009年,教育部、財政部制定了《中央級普通高校捐贈收入財政配比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從國家的層面給予基金會支持。就多數基金會而言,捐贈收入的不穩定性影響了基金會資金收益,因此,與其被動等待捐贈,不如將現有基金進行投資運作,使基金會的資產保值增值,這才是未來的發展的趨勢。
二、高校基金會投資現狀分析
《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基金會應當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會保值、增值”。條例的規定為基金會開展投資活動進行了保障。目前,國內基金會的投資領域仍較為狹窄,由于缺乏專業人員管理,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基金會資金的保值增值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市場規范性差
基金會進行投資,雖然有相關政策予以保障,但僅僅是原則性的規定,對于基金會財產的投資機構、投資產品選擇、各產品的投資比例等實際操作問題均沒有具體指導。在我國,金融行業運行不夠透明,監管還需提高。近些年內幕交易、 金融詐騙等案件時有發生。面對我國資本市場復雜多變且不成熟的投資環境,大多數高校基金會認為無法掌控,因此不敢進行大規模投資。
(二)資產規模較小
我國高校基金會增長速度雖快,但是資金規模遠遠跟不上增長的速度。高校基金會想要獲得穩定收益,需要充足的可投入資本作為保障。根據基金會中心網提供的數據,在針對437家高校基金會的財務分析中,資產超過一億元的基金會僅有48家,占高校基金會總數的11%,其余大部分基金會的可投資資金規模都較小。
(三)缺乏多元的投資渠道
由于基金會需要保證資金的保值增值,因此在進行投資的高校基金會中,大部分仍是以銀行定期或者購買理財的方式進行投資,方式較為單一保守。另一方面,國內大多數大學的教育基金會往往重視勸募工作而輕視對捐贈資金投資運作管理。有些基金會,由于領導的想法過于保守,得到的支持較少,因此不能充分發揮投資熱情。
(三)缺乏專業的投資管理人員
基金會雖然是獨立于學校的社會團體法人組織,但是大多數高校仍把基金會作為一個行政管理部門,受到學校整體管理體系的影響,這樣的管理方式無法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也略顯僵化。此外,基金會所配備人員的專業性較低。從高校基金會管理層來看,大多數來自高校內部,并不是進行投資的專業人士;同時,由于高校編制的約束,很難通過有效的人才流動和選拔機制建立投資理財團隊。很多高校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甚至不是全職人員,因此,要尋找專業的投資管理人員也是較為困難的。
(四)投資運作機制不健全
多數高校并未將資金運作交給專業的管理機構,而是由理事會直接決定或者是成立投資委員會來決定是否進行投資運作。缺乏專業化的投資運作、未建立投資資產管理制度和完備的風險控制機制,導致很多高校一味的追求資金安全,完全規避風險。沒有專業管理機構的同時也導致了基金會投資方式單一,沒有充分發揮基金保值增值的功能。
三、針對基金會投資的幾點建議
(一)拓寬投資渠道
基金會應該積極拓寬投資渠道,實施多元投資,在分散風險的同時,提升投資收益。因此,基金會選擇的金融產品應該是多樣的,有組合性的。基金會可以與校友企業洽談,以校友企業的信譽做擔保,進行信托貸款,以提高收益率。當然,在拓寬投資渠道,開啟投資運作的時候,也需要保證資金的安全可靠性,穩妥支持高校教育事業的建設與發展。
(二)建立專業的投資團隊
目前大多數基金會的投資隊伍都是由非專業人士擔當,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由非專業人士進行資金投資運作的決策是非常困難的。非專業人士因為知識積累或者經驗的問題,對待投資是相對保守的。因此,要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高校基金會聘請專業的投資隊伍,引進具有經濟、風險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專業人員,將該部分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與基金會投資運作收益掛鉤,以此促成他們對投資運作的重視,總而提高整體管理能力。
(三)拓寬籌資渠道
基金會的資產規模越大,進行投資的收益也就越高。以國外大學為例,哈佛大學的資產達到300億美元,而哈佛基金管理公司以其驕人的管理運作成績而聞名于業界。從成立之初的14億美元捐贈基金到運作314億美元的大公司,年平均回報率為13.14%。針對我國情況,目前,我國基金會的資金規模都較小,投資收益不顯著,因此,更需要拓寬籌資渠道,為基金會爭取更多的資金,通過投資運作,得到更高的收益。
(四)接受新形式捐贈
高校基金會除了接受貨幣資金、實物捐贈之外,也可以接受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捐贈、接受了有價證券捐贈的基金會必然會面對有價證券的管理和運作問題,這也可以被認為是投資行為的一種。
(五)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是基金會保持穩定投資收益的重要做法之一。應該定期召開投資運作決策組會議,針對投資項目進行分析,挑選合適的項目進行投資。不能完全依靠理事會進行決策,一定要將權力下放到專業的投資運作團隊,才能保證穩定收益。
參考文獻:
[1]聶蘭蘭.中國高校教育基金會投資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英才教育(高教研究),2015(5).
[2]譚曉慧,葉舟.基于可持續發展的高校基金會投資問題研究.教育財會研究.2014(25).
[3]屈萌.高校基金會資金運作問題與對策探析.教育教學論壇.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