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忠
【摘要】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多樣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授課.而分層教學的本意就在于注重學生的差異化發展,根據學生的差異化提出不同的授課方法.分層教學順應了時代發展,符合新課改背景下的授課要求,本文從分層教學出發,簡要分析分班分層教學、知識分層教學、分組分層教學這三個方面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的效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有效性;運用
一、前言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13~16歲的年紀是求知欲和思維最活躍的階段,學好初中知識,可以為高中打下好基礎.而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對未來生活中的各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值得提出的是,和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更加抽象、理論性強、難度大,學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才能學好.面對這樣一門如此復雜的學科,不同的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精力不同,獲取的知識量也不同,所以每名學生的數學水平也不同.筆者從事中學數學教學多年,根據前人提供的教學方法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所謂分層教學,最先開始于20世紀初美國,后來流行于歐美中學,到了20世紀80年代開始被引進中國,并逐漸普及開來.分層教學至今沒有統一的定義,但各國對它的解釋統歸為“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采用不同方法進行任教的一種教學方式”.新一輪課程改革下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發展,而分層教學推廣的本意就在于根據學生的差異化學習水平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讓學生在學習方面得到相應的提高.從這來看,分層教學順應了時代潮流,符合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
分層教學最初使用的模式是分班授課,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后人又提出了知識分層教學模式和分組分層教學模式,筆者就個人經驗,圍繞分班分層、知識分層、分組分層教學模式這三個方面,簡要分析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的效用.
二、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有效運用
(一)班級分層教學能針對性提高學生數學水平
上面已述分層教學最初在美國課堂上使用,當時采用的分層教學模式是將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進行分班授課.分班作為最原始的分層教學模式,即使在發展的過程中被發現了種種弊端(比如因分班導致學生自卑,分班導致學生父母反對等弊端),但今人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之后,順應時代不斷更新改善,班級分層教學模式依然適用.班級分層教學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分班,根據不同學習水平層,不同接受能力層的學生進行A、B、C、D班級分布,教師根據每一個班級的能力水平,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分班的一個有益之處在于,它根據每個班級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制訂合理的授課方案,以讓學生都能接受聽懂知識.比如在初二上學期開學之時,學校根據任課教師提交上來的每名學生的學習水平,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高低將學生分成A、B、C、D班級,教師在任課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班級,可稍微加快講課進度,添加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知識面;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班級,教師可以放慢講課速度,在備課教案上添加更多的例子,以讓學生記憶深刻.
如在初二上冊《數學》第十四章14.1節“變量與函數”中,這一章節作為重點內容,教師在準備教案時就需要格外注重.在給接受能力水平較高的班級上課時,學生接受知識能力快,消化知識的能力也快,教師可以減少例子的講解,注重理論知識的落實,在課本知識已經講授完結的情況下,給學生科普課外知識,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或者讓學生提前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提前自主學習.而在給接受水平較低的班級授課時,教師應將學案設計得簡單易懂,更加地詳細解釋,增加講解變量和函數的例子,以讓學生明白什么叫變量,什么叫常量,通過反復提醒訓練,加深學生的記憶力.
(二)知識分層教學能由淺至深地豐富學生數學知識
分班是分層教學最初提出的一個教學模式,分層教學在后期發展中,又衍生出了知識分層教學模式.所謂知識分層教學模式,它不需要按照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的高低和接受知識能力的高低去進行分班,而是將所授課本知識內容進行由淺入深的劃分,給學生授課時亦選擇由淺入深地授課,以逐漸填補、逐漸豐富學生的課本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知識分層教學模式比較于分班分層教學模式,一個是對課本知識進行劃分,另一個是對學生進行劃分,前者減少了學生因為分班而產生的厭惡自卑心理,更降低了學生家長的抱怨投訴心理.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初一上冊《數學》第一章“有理數”和第二章“整式的加減”之時,這兩章節是基礎章節,為后面的數學知識做鋪墊作用,內容比較簡單,教師可以加快進程,而在講述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之時,學生逐漸接受未知量,為后面的“兩元一次方程”做鋪墊,教師要詳細講述第三章節,便于為后面所學做鋪墊.等到教師在講述七年級下冊《數學》第八章的“二元一次方程”之時,教師可給學生回顧七年級上冊《數學》第三章節“一元一次方程”內容,先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再進行對較難知識的講解推進.
由淺至深的教學方法除了被使用在授課過程中,在考試時教師也會讓學生先選擇簡單的問題再選擇有難度的問題進行答題,這樣的做法除了能讓學生在考試中拿到基礎分數,更是因為容易得分會讓學生產生自信心理,在回答難題時更加積極面對,保持冷靜心態.知識分層教學法也不外乎如此,由簡單到較難再到很難的授課方式給了學生一個緩沖帶,簡單帶來的成就感也會讓學生更加有信心積極地面對后面的難點知識.
(三)分組分層教學能全面綜合地提高全班學生數學水平
如果說上面提及的分班分層教學模式和知識分層教學模式是單一方向且早已被使用熟練的,那么分組分層教學模式是針對21世紀培養合作型人才提出的一種雙向教學模式.所謂分組分層教學模式,指的是不將學生分班級,統一對待學生,卻又差別化對待學生,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而它的雙向性體現在,學生通過教師授課可以獲取知識;學生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也可以獲取知識.在分組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講授完一個知識點之后,將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分享自己收獲的知識,將不同的知識點提出來一起討論,組別之間也可以交流知識的難點、重點.通過分組分層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化地促進知識的傳播,極大化地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更統一地提高全班學生的數學水平.比如教師在講授完七年級下冊《數學》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之后,將學生分組討論,讓組員之間自行解決個人的疑惑,不懂的地方可以跨組詢問,最后,由每個組提出最終的大家都認為不懂的難點知識,教師再根據各組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
分組分層教學模式更加地注重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新課改下雖然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但中國課堂往往是一位教師對幾十名學生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名學生,也沒有那么多時間精力解決每一名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之間能夠合作交流,分享知識就尤為重要.分組分層教學模式不僅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更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除此之外,更能極大化地全面提高全班學生的數學水平,促進全班學生的數學水平平衡發展.
三、結語
分班分層教學模式、知識分層教學模式和分組分層教學模式是現今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最為通用的三種教學模式,在前人積累的經驗和后人的完善改進下,這三個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大作用.而和分班、知識分層教學模式相比,分組教學模式更加地符合當代課堂,其能極大化地促進全班學生提高數學水平,更能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除此,分組分層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思想的碰撞能產生新理論新觀點,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衛華.“分層遞進”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嘗試[J].內江科技,2010(9):208.
[2]徐紀才.“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07(8):72.
[3]池深波.實施分層教學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0(11):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