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娟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人們日益關注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中職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出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在中職學校教育中,如何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廣大中職教育工作者不斷深思與探討。本文從生本理念角度出發,對中職語文教學質量提升進行了相關探討,希望為培養出優秀的中職學校實用人才提供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生本理念;中職語文;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無論在哪一個教學階段,學生都應當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發揮,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率的好壞,以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我們通常所說的生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而開展的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因為生源質量有限,如何有效地運用生本理念,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促進中職學生更加全面發展,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對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生本理念的運用進行了相關的探討。
一、創造合理的教學情境
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良好、舒適、自由的課堂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基于生本理念下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開展,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創設,為中職學生創造身臨其境的教學環境,從而長時間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帶動中職學生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同時,通過色彩、聲音等對學生感性思維進行觸動的策略,引導學生快速抓住課堂教學重點,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近年來,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教育、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件制作,將略顯枯燥與單調的語文教材,結合多媒體技術,制作成動態的,富有吸引力的視頻與音頻,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快速吸引學生眼睛,營造生動、愉悅的學習氛圍。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多彩、動態有趣特征,可以有效地刺激中職學生眼、耳、腦等感官,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結合教材內容,制作出富有意境的,與文章內容緊密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如選用優美的歌曲《鄉間晚風》《寂靜山林》作為背景,營造出一種寂寞的氛圍,襯托出淡淡的憂愁,此外,還可以用一幅江南采蓮圖作為情境創造,表現出荷花的千姿百態。通過批注方式提出與課文相關問題,達到快速吸引學生興趣,喚起學生情感共鳴,完成教學任務,更好實現教學目標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情境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情境創造應與教學內容具有高度一致性。第二,情境創造應基于中職學生知識儲備以及身心發展水平。第三,課前準備應充分,保持教學活動的連貫性與一致性。
二、合理進行課堂教學問題設計
現階段,我國中職學校學生受多種因素影響,普遍缺少學習興趣與學習主動性。而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也沒有關注到學生學習中預習、課堂提問以及課后練習等環節的優化,致使語文教學效果一直難以得到提升。筆者認為,基于生本理念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應當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進行優化,根據中職學生學習現狀,完善教學手段,關注學生課前預習課后朗讀習慣的培養,在課堂中,有策略的開展課堂提問,結合新舊教學方法,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學貴有疑,在課堂教學中,中職教師應大力關注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質疑,表現出自己的批判精神以及反思能力,而教師在問題的直接作答或引導思考中,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掌握,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進行《提醒幸福》一課教學時,在課堂一開始,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帶著問題通讀全文,獨立理解幸福是什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再向學生提出問題“經過課文學習后,了解到哪些是畢淑敏的幸福觀,同學們對幸福的理解與課前預習是否有什么不同?”經過層層分析與引導,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不僅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也實現了學生思維水平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教學問題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問題的設計與提出應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問題的設計能吸引學生討論與思考的興趣。第二,在學生思考與討論問題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適當進行指導。第三,對學生給予的各種解答以肯定性的評價為主。
三、開展人機一體系教學
當前,我國中職學生身處于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時期,其年齡階段,對新鮮事物具有非常濃厚的探索興趣。中職院校學生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接觸與應用,可以作為中職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良好機遇,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借助計算機技術創造情境教學,還可以通過網絡教學的開展,豐富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基于生本理念下的中職語文教學中,可以根據中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了解與熱愛,開展人機互動教學。在具體實踐中,可以通過教學軟件,利用機器平臺,對學生課堂學習進行有效監控與指導,學生根據教師配備的軟件系統,自主開展質疑、探討、習作等學習活動。通過人機互動教學模式的開展,教師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學生學習做到因教選材,師生主體互動的廣度與深度也得到有效提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大環境下,傳統教師為課堂主導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將逐漸成為中職學校教學發展趨勢。作為中職學校語文教師,也應盡快轉變觀念,基于社會發展形勢,學生實際知識需求,不斷尋找新的,基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創新教學方式,為提升中職語文教學質量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趙冬梅.試論生本理念下中職語文前置作業的設計原則[J].科教導刊( 中旬刊),2011(3).
[2]葉杰英.試論“生本”視域下的中職語文課堂差異教學[J].文教資料,2012(14).
[3]朱學鋒.從中職學校語文實踐教學中看生本教育的優越性[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