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校教學改革,鋼琴教學也相應發生了改變。四手聯彈是鋼琴二重奏的重要形式之一,而作為鋼琴基礎課教學內容卻是近年來才逐漸開始的。將四手聯彈引入課堂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效提高高校鋼琴基礎課教學的效率,推動高校鋼琴教學的改革發展。
【關鍵詞】四手聯彈;高校鋼琴教學;鋼琴基礎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18-02
四手聯彈的表演形式自16世紀開始,當我們翻看當前高校鋼琴教學的教材時會發現,適合四手聯彈的歌曲只有一小部分。究其原因,我國傳統“一對一”的鋼琴教學形式限制了四手聯彈的發展,這對于鋼琴教學無疑是一種損失。本文針對四手聯彈的歷史發展及特征進行簡單介紹,進而探究其對于高校鋼琴基礎課教學的意義所在。
一、高校鋼琴教學的發展狀況
當前高校鋼琴基礎教學正處于逐步完善的階段。作為高校藝術專業的基礎課程,鋼琴基礎課的設立已經成為必須。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人數增加,對于鋼琴教學而言,盡管各高校仍然竭力保持著“一對一”教學的傳統,但面對大量的生源壓力,也不得不一步步做出調整,逐漸向集體授課模式轉變。這些轉變,看似順應時代發展,但其中隱藏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
因此,在鋼琴基礎課教學中,如何避免大班授課的弊端,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將四手聯彈的演奏形式引入課堂,能夠為課堂帶來新的生機。四手聯彈在注重個性化的同時也追求合作精神,能為教學帶來更多轉變。
二、四手聯彈的發展及特點
四手聯彈開始于16世紀,略早于雙鋼琴,卻與雙鋼琴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如果說雙鋼琴的發展歸功于莫扎特,那么莫扎特為四手聯彈特意譜寫的六首曲子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推動四手聯彈發展的動力。隨著雙鋼琴被觀眾接受及認可,眾多二重奏樂曲相繼出現,貝多芬、博拉姆、舒曼等都投入其中,創作出一批精彩的鋼琴二重奏曲。19世紀是鋼琴二重奏發展的鼎盛時期,已經與協奏、獨奏形成鼎足之勢,成為鋼琴演奏的重要形式。本文所要探索的,是如何將四手聯彈運用于現代鋼琴教學中,使這一古老的演奏形式散發出別樣光彩。
論及四手聯彈的特點,最為突出的就是合作性。這不僅體現于兩者的合作,還更多體現于深層次的配合。鋼琴演奏并不是單純彈出樂曲,而是要投入感情,實現演奏者與欣賞者心靈的共鳴。要想四手聯彈達到完美的演奏效果,就需要演奏者之間形成默契,并深切投入感情。
四手聯彈的另一特點是對聽覺的高要求。在演奏過程中,只有敏銳捕捉到每一個音節的變化,才能進行彈奏,尤其是當一首曲子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時候,每一處細微的變化,都有可能會影響整體效果。當一個人的演奏出現了細小變化時,正常情況下另外一個人就要馬上進行彌補,因此對聽覺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四手聯彈運用于高校鋼琴基礎課的意義
(一)緩解教學壓力。隨著高校學生人數的增多,“一對一”鋼琴教學模式很難實現,并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逐漸拉伸。在教學改革過程中,盡管技術上的教學與指導可以通過大班授課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實現,但教師的指導環節卻無法進行。將四手聯彈引入鋼琴教學中,能夠使教師同時對兩名學生進行指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對一”模式帶來的教學壓力,教師的指導變得更為輕松,學生在合作過程中也能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提高學生的鋼琴學習興趣。在高校鋼琴基礎課教學中,針對的是器樂演奏、聲樂演唱的學生,這些學生學習鋼琴的目的,更多是為了增強自身技能、提高演唱技巧,在此之前并不一定具備鋼琴基礎。這也就意味著,一個班的學生可能會有幾種情況,如喜歡鋼琴的、不喜歡鋼琴的、有一定鋼琴基礎的、沒有鋼琴基礎的,等等。這些學生在一個班級學習鋼琴彈奏,能力總是會有強弱之分。通過四手聯彈,學生能夠借助相互之間的配合給予鼓勵、激勵,乃至于提高興趣。學生之間沒有年齡差別和交流障礙,共同的配合,也能使他們為了完成某首曲子的彈奏而努力加強個人練習,這些都是自主學習很難達到的效果。
(三)豐富了教學內容。將四手聯彈引入高校鋼琴基礎課教學,能夠擴充學生的學習內容。在當前教學過程中,教材中適合四手聯彈的樂曲少之又少,僅有幾個篇章。如果在教學中引入四手聯彈,就需要教師為學生補充四手聯彈的曲目,在不自覺中豐富了教學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尤其是一些大家的作品,無論是莫扎特、貝多芬等的經典曲目,還是一些現代作曲家編著的現代四手聯彈曲目,成功地學習其中的奧妙,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音樂品味,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1]
(四)綜合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在學習鋼琴演奏過程中,學生的音樂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通過四手聯彈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音樂能力,這種綜合能力不僅限于演出技巧的提高。首先,在日后的演出過程中,學生接觸更多的可能就是與他人的合作,鋼琴伴奏、合奏的機會遠較獨奏、協奏多,通過四手聯彈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這種合作不僅是配合,還有迎合,對日后從事相關行業有很大幫助。除此之外,四手聯彈能夠鍛煉學生對彈奏的感知力,促成旋律彈奏訓練。[2]
(五)能夠實現對學生聽力的訓練。良好的聽力在重奏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彈奏過程中,如果進入到減弱音階段,兩個人中的其中一個稍有松懈或者減弱時漏掉,就會使整個曲子的減弱部分做得“過度”了,那么曲子的彈奏也就失敗了。四手聯彈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聽力能力,能夠準確捕捉到整首曲子彈奏過程中哪怕一個呼吸的變化。因此,實現四手聯彈不僅僅對技術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對于學生的聽力也是一個提升的過程。經過這方面的嘗試與練習,學生對于音樂的敏感度也會相應增加。[3]
(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四手聯彈所能提高的不僅僅是學生音樂方面的能力,還有學生的個人能力。例如,在演奏過程中的合作,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并且能夠為了團隊而逐漸收斂自身的一些特點,努力去配合。這在傳統教學中是很難體現的。除此之外,還在于學生對于音樂的把握,能夠更好地“偽裝”自己了。音樂之所以成為一門藝術,就是因為它能引起聽眾的共鳴,這種共鳴無關年代甚至感情,只因為當時的曲子符合當時的心情。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演奏者先將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在獨奏過程中,演奏者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會直接帶入樂曲中,而在四手聯彈中這樣的情況很難發生。四手聯彈的引入,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塑造自我。[4]
四、結語
四手聯彈是鋼琴二重奏的重要形式之一。如果將鋼琴演奏形式進行細分,可以分為伴奏、協奏、重奏、獨奏,其中伴奏與重奏作為合奏的形式,不僅考查演奏者對音樂、鋼琴藝術的把握,還考查其合作能力——這對于當前鋼琴的運用是極為重要的。本文探索了四手聯彈運用于高校鋼琴教學基礎課中的意義,有許多問題及展開策略,仍然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張波.“四手聯彈”在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質量中的作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11(8):64-65.
[2]胡蘋.淺析師專鋼琴教學中四手聯彈教學的優越性[J].重慶師專學報,2001,17(1):79-80.
[3]馮磊.“四手聯彈”對音樂素質培養的意義——談鋼琴學習中“四手聯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齊魯藝苑,2001,17(1):112-113.
[4]楊俊峰.鋼琴二重奏教學端倪[J].黃鐘,2001,12(4):59-61.
作者簡介:
楊曉琴(1977-),女,四川合川人,副教授,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