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高中數學教學對于教師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背景下,導學案的教學方式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大多數教師的喜愛與使用。導學案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其以引導學生通過與同學進行交流、合作等方法來對問題進行解決為目的,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針對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運用導學案教學時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論述。
關鍵詞:導學案;高中數學;問題;解決策略
導學案的教學方式自從提出之后,就廣受教師的青睞,并廣泛運用于實際教學中。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分依賴課堂,沒有對導學案進行預習等。本文將先闡述導學案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再闡述運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導學案運用于高中數學教學
導學案是教師在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進行了解后,以此為根據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案。與教案不同,教案的目的是使學生在上課時能夠有話可講,上好課,而導學案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導學案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項運用:
1.體現課程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難點、易錯點等,使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前,能夠明白應該把學習目標放在哪里,體現了很強的針對性,使學生學習更有方向。
2.課前引導,指導學生能夠從較淺的知識學習漸漸過渡到課上重點、難點的學習,提高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練習部分有助于學生回顧知識內容和鞏固相關知識,并且反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缺漏和引導學生及時補充自己對知識理解的不足。
4.在小結和心得部分,學生可以結合小結回顧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并且將心得與自己所得到的感觸進行對比,從而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知識的學習更加系統。
二、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任何教學方案在運用過程中都不可能很完美,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些許問題。而導學案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也存在著些許問題。如下所示:
1.有的教師在導學案的編寫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識水平認識不夠,從而對學習目標的定位和教學內容的難度把控出現了偏差,使得導學案的運用大大降低,甚至出現反作用。
2.在導學案編寫時,些許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挑選不夠細致,甚至會將教材上的內容搬到導學案上來,使導學案缺乏了原本的針對性,使其作用大大降低。
3.在導學案的運用過程中,常常出現學生不上交導學案和教師對導學案的批閱不及時的現象,并且教師對于導學案的習題沒有經過挑選,多而雜,使學生的壓力大大增加,降低了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自覺,課前不主動預習,對于導學案的學習,抄寫他人答案,過度依賴于課堂的講解,應付了事。學生的這種態度使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效率很低。
三、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導學案,顧名思義,就是引導和教學,導學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因此導學案必須有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學,即導學案能夠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因此,針對上述四個問題,下文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1.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首先對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理解能力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這樣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才有足夠的依據來完成編寫。當然,現今導學案大多是由數學備課組編寫的,這種情況所得到的導學案不可能適合所有班級的學生,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情況,對導學案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更改,使導學案更加適合班級學生。
2.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應當對導學案的內容進行精心挑選,使導學案能真正引導學生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方便。例如,在課后習題的編中,不應當將課本上的例題搬過來,而應當挑選一些具有思考性、回顧性的題目。
3.教師在導學案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制定一系列的規則,當學生上交不及時時,可以采用扣分等機制來促使學生及時完成導學案并上交。當然,教師應該注意自己對導學案的批改,可以讓學生自己監督,從而使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提升到最大。
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在課前預習中,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研究,在課上時,鼓勵學生多舉手回答問題,引導學生能夠更好地使用導學案,并主動投身到學習中。
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教師在運用時,應當想方設法解決好這些問題。教師只有將這些問題處理好,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將導學案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實現課堂的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范剛強.“三段式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2013(27).
[2]馮健.新課標下高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探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上旬>),2012(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