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洪大
[摘要]眾所周知,數學學科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作為主要學習科目之一,它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化工之巧,地球之便,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由此可見,數學不只是出現在學習中,它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關鍵詞]小學數學 習慣 方法 興趣 思維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41
世間萬物的運行必然有其特定的規律,教學亦是如此,我一直認為教育就是一種藝術。小學時代是學生開始正式學習數學知識的時期,學生今后對數學的喜惡也大都源于小學時代是否學好了數學。同時,數學知識也是學習其他理性學科的基礎,學好數學對于學生以后學習其他的很多學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數學教育主要是為學生打好基礎進而為將來的數學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石,因此,培養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學生在小學時期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并且喜歡和熱愛數學,那將會使他受益終身。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如何使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并且喜歡上數學知識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小學生心智發展不成熟,要想他們主動學習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很多學生曾向我反映說他們不喜歡學數學,在認真反思之后,我想學生不喜歡學數學的根本原因是他們不知道怎樣學習數學。而要想對此進行改變就要從兩方面來考慮,即興趣是前提,方法是途徑。
1.關于數學學習興趣。部分學生從小就被家長灌輸了一種“分數萬能論”就是一種認為成績好就能和別的同學拉開差距,能夠去好的初中、高中、大學,從而擁有好的未來。所以,學生們只是為了分數而學數學,毫無興趣可言,他們大多采用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小學數學教育最重要并不是讓學生學到多少數學知識,而是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有了興趣學生們在未來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因此,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很重要。
2.關于學習方法。數學的學習需要大量的計算,而計算是一個相對嚴謹并且單調的過程,小學時期的學生大多比較活潑愛動,所以這種需要安心計算的科目對他們來說很乏味。并且數學注重理論學習,有許多公式,圖像,記憶起來比較復雜,對學生來說如果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比較吃力。我問過許多小學生對數學的看法,大多數認為數學很難,學起來很費勁,卻也有不少同學表示數學學習很簡單。學生們的智商差距并不大,那是什么原因使學生對數學難易程度的看法差異這么大的呢?想了想應該是學習數學的方法問題,有許多同學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生搬硬套自然很學習起來比較困難。
通過上述原因分析,我們已經大致了解到部分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的原因了,那么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方法,遵循怎樣的規律來教育學生呢?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是主體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確實如此,學生的求知欲望一旦被激發出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而在小學時期這個為人生打基礎的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老師應該做的。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從課堂下手,生動有趣的課堂是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興趣的第一步,作為老師應該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組織一些趣味小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們發言,使他們更喜歡參與到與老師、同學的互動中去。經常性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在小組討論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熱情。當學生們一旦對數學的學習產生了興趣,那么他們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會感覺簡單許多,由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過程。
2.老師應經常與家長交流與溝通,使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有正確的了解。因為家長在孩子的學習成長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老師也要與家長一起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數學觀念,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學習數學的目的,使其真正的喜歡上數學學習。
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1.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想學好數學,首先要學會傾聽。小學生活潑好動、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針對學生們的這些特點老師要在課堂上盡可能把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老師在上課時不能帶有任何私人情緒,并且要保持情緒的飽滿,不能以一種低迷的情緒給學生們上課。同時,在講課過程中要保證語言生動有趣,條理分明,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學生喜歡聽課。其次,要培養學生們喜歡看課本的習慣。數學知識的學習大多來源于課本,知識點大多都是課本上的,所有的題目也都是課本知識的延伸,因此對課本掌握的熟練程度至關重要。現在有許多學生只注重做題而忽視課本理論的學習,通過做題來學知識點,這實質上已經本末倒置了,其實課本的學習才是數學知識的源頭。所以要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使他們注重課本知識點的閱讀與理解,我們可以通過給他們布置預習內容,將不會的標示出來,第二天上課時以提問或者討論的方式深入學習課本知識點。
2.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會使學生們的數學學習事半功倍,但小學生處于生理心理發育的初級階段,總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都不是很強,這就需要老師們的引導。首先,老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預習與復習,如何使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與復習是我們應該解決的問題。我們可以在學生們預習前為他們出幾個可章節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看課本,有重點的預習會大大提升學生們的預習效率。對于復習,老師可以根據本章節的知識點為學生們布置相應的練習題,或者鼓勵學生們來出題,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掌握知識點也可以使他們學會舉一反三,并且可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模式。學習數學需要思維清晰,忌諱照葫蘆畫瓢,作為老師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啟發式教育,不要直接給學生灌輸知識,應該對學生提出問題,并且鼓勵他去努力的思考,多讓學生們回答問題。在他們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即使出現錯誤也不要全面否定,應該采取鼓勵加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整個獨立思考的過程。
總的來說,老師在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小學這種學生剛剛系統學習數學知識的階段,對學生的教育主要以幫助學生培養興趣,樹立正確的觀念、習慣、方法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