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俊
【摘 要】物理自主學習的實質是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著眼于當前知識理解和技能的訓練,而且注重能力的培養和未來的發展。通過自主學習,除了讓學生理解大綱規定的知識技能外,還應讓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主動發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識,成為能夠主動地、創造性地進行認識的實踐的主體。這正是素質教育所要求的。
【關鍵詞】初中物理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15
自主學習就是一種“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方式,它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主觀努力去獲取新知識和增強自己學習能力的一種過程。物理科的“自主學習”就是指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物理學科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索、學會創新。所以教師應在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變教學為導學,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知識傳授、忽略能力培養;只注重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做法,確立一種全新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
一、初中物理自主學習的特征
1.自主性特征。它是“自主學習”的最顯特征之一,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收器,而是自主性的探究,學生能夠按自己的方式學習物理知識、體會物理原理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是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落實的重要標志。
2.民主性特征。在“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民主的、和諧的,教師不再是做報告者,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見解,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討論、甚至爭論,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3.過程性特征。“自主學習”的物理課堂教學特別重視學習和探究的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4.應用性特征。新課標把知識的應用和學習知識提到同樣重要的地位,選取學生周圍熟悉的事例理解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它,讓學生感到物理知識真正有用。
5.創新性特征。在“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自我,個性具有鮮明特征,每個學生都是探究的主體,具有創新精神。每個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體驗,思維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
二、明確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角色
(一)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自主學習理論從根本上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立足于主導地位,往往是通過對教師與學生二者的相互關系去把握,把教師與學生、教與學這兩對矛盾統一體緊密結合,認為教師的教是前提、是基礎。學生的學只能是從屬地位,被教師所支配。新課改理論十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實現的。在課堂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組織課堂秩序,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點撥,高質高效地自主學習。同時,教師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環境。沒有自主學習的土壤是不可能滋養自主學習的幼苗。自主學習免不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為了更好的提供討論空間,使學生更方便地交流。在外部輔助材料上,要求學生帶上足夠的學具,教師也得準備充足的教具,電腦、投影儀等硬件也要齊備。在條件齊備的情況下,運用多種方式,學生更能有效地、創造地自主學習。
(二)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做主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種地位由主動學習的活動本身決定。進行這項活動時,學生可以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發揮主觀能動性,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然而由于經歷有限,他們所作的選擇、計劃、安排有時候可能與原意相悖。在成人的適當的引導下,可以避免方向性的錯誤,及時將他們引回正路。在課堂充當引導者的最佳人選擇當然就是教師了。在學校這個學習的大環境下,教師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適當的做出引導,輔助學生順利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自主學習,體現其主體地位。
(三)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
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中,教師不僅充當引導者還是學生實踐自主學習的合作者。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地位并不沖突,更不是兩個不相容的對立面。學生實行自主學習時不論是動手操作或是進行討論,都需要有同伴合作交流。在同伴合作時,如遇到難以逾越的問題,教師可以一個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加入進來,師生共同探討、操作,這種普通的合作行為能給學生們帶來提示,突破難題。在合作探討過程中給予過多的引導就剝奪了學生探索的權利,學生不能更好了解知識演變過程,更不能深刻的理解、記憶這個知識點。教師作為合作者的同時,還應承擔一種提提供信息的任務。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充分。
隨著電視、廣播、書刊及計算機網絡等傳媒工具的發展,學生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多,學生學習的途徑、渠道、方式日漸多樣化,教師要作為合作者一份子,通過各種渠道尋找信息,提供給學生,作為他們學習的原材料,擴大學生知識面。這種方式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搜集信息的方法,讓他們逐漸學會這種方式,培養自己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主學習要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其他差異。挖掘研究教材內容。設法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物理的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地、主動地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要注意啟發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不應該把自己所有的心得體會都一股腦兒地灌給學生,要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獨立鉆研的空間。總之教師的責任是教會學生學習,而不是代替學生學習。
總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也不是一個理論見解就能解決的,這需要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反復摸索探究的艱辛歷程,相信各位物理老師一定能找到切實有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搞好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