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憲平
【摘 要】當前,教學方法改革中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向,就是教法改革與學法改革相結合,以研究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作為創建現代化教學方法的前提,寓學法于教法之中,把學法研究的著跟點放在縱向的教法改革與橫向的學法改革的交匯處。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法指導應該是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正確引導 創新思維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92
數學教學應著眼于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促進課堂的改革。新課程改革體現教師觀念的改變新課程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責任和更好的期望,過去教師只要告訴學生什么是數學,怎樣做數學就可以了,現在則要引導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與學生平等的交流和給予恰到好處的點撥。
教師扮演著導演的角色,教師的作用特別要體現在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跟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體驗之間的關聯方面,在于捉供把學生置于問題情境之中的機會,在于營造一個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氣氛,在于為學生提供有啟發性的討論模式。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對不同的解題方法展開討論,要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結果,及時提示那些出現在學生中的新鮮的,有意義的交流實例。如何導引中學生克服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增強數學教學的吸引力?這是數學教法研究的重要課題。我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堅持“四重”、“五引導”,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
一、重視學生基礎
重基礎;就是教師要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嚴格按照大綱,突出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清楚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體系及其各自在結構體系的地位和作用。
重實際;一是指教師要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實際,包括學生學習、生活、家庭環境,興趣愛好,特長優勢,學習策略和水平等等;使學習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初步體驗到數學的實際價值。
重過程:揭示數學過程,揭示數學學科體系的要求也是人類認識規律的要求,同時也是培養養學生能力的需要。一是要揭示數學問題的提出或產生過程;二是要揭示新舊知識的銜接、聯系和區別;三是要揭示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總結。總之要以啟發誘導為基礎,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來揭示獲取數學知識的思維過程,進而達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
重方法:一是要重視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學生接受理解,又不包辦代替,讓學生充分動腦、動口、動手,掌握數學知識,掌握數學過程,掌握解題方法;二是要重視學法指導,即重視數學方法教學。數學學法指導范圍廣泛,內容豐富,它包括指導學生閱讀數學教材,審題答題,進行知識體系的概括總結,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定,對解題過程和教學知識體系、技能訓練進行回顧和反思。
二、加強方法引導
興趣引導:一是問題激趣。問題具有相當難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經努力可以克服困難,但并非輕而易舉;可以創造條件尋得解決問題的途徑,但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創設生動形象、直觀典型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興起產生于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關鍵處巧設疑問,使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時,才是啟發的最佳時機。這時教師加以點撥,指引,才能一觸即發,驅動思維活動,使他們自覺地成為學習的主人。恰如其分的出示問題,問題具有相當難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經努力可以克服困難,但并非輕而易舉;可以創造條件尋得解決問題的途徑,但并非一蹴而就;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適度,問題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并提出新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再次,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創設生動形象、直觀典型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此外,還有語言激趣、變式激趣、新異激趣、遷移激趣、活動激趣等等。
目標引導:數學教師要有一個教學目標體系,包括班級目標、小組目標、優等生目標和后進生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都有前進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標要既有長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總體性的又有階段性的,既有現實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對于學生個體,特別是后進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過“暗示”和“個別交談”使他們明確目標,給他們加油鼓勁。
方法引導:在數學知識教學、能力訓練的同時,要進行數學思維方法、學習方法、解題方法的指導。數學方法是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順利完成數學活動的一種動作方式,往往表現為完成數學任務所需要的思考與運算。數學方法主要是一種心智技能。通常所說的運算技能就是數學里重要的技能之一。總之,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是多方面的,其消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產生的原因也是復雜的。與此相應,引導中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也是多樣的,沒有固定模式。
愛心引導: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在課堂教學中,時時注意營造積極的思維狀態,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創造火花才會不斷閃現,個性才的以發展。特別是對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更應主動關心他們,征詢他們的意見,想方設法讓他們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向他們奉獻一片摯誠的愛心。
榜樣引導: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自己心中的榜樣,一是要在教學中適度地介紹國外數學家,引導學生向他們學習;二是要引導學生向班級中刻苦學習的同學學習,充分發揮榜樣的“近體效應”;三是教師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總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科感興趣,才能學好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只要能正確的引導,精心創設學習情景,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注重抓好學生的動手操作,同時把握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相信一定能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真正把學生從被動轉化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一代又一代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