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瑩+岳華鑫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逐步走向完善,政府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并且在公共財政的改革中取得了極大的成績,財政管理制度實現了巨大突破,風險意識逐步建立,有效規避一些風險。同時,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我國的財政也需要做出一些轉變,來適應新經濟形勢。做到全面完整的反映財政狀況,取于民,用于民。這就要求政府會計要做出實事。因此,改革政府會計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新形勢;財政;改革;政府會計;研究應用
一、引言
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就開始對這一方面進行探索,這足以說明財政會計改革的重要性。政府會計的含義是指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政府與事業單位財政收支活動以及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會計體系。我們要從它的基本點入手,才能對癥下藥[1]。政府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完善政府職能,提高管理水平,采用網絡的方式,便于監督與協助。但就我國目前而言,與現實相差甚遠,政府會計并沒有與時俱進,許多方面往往跟不上時代的節奏。面對這種情況,要采取非常措施,來改善它。建立一種健全有效的政府會計框架,指引會計的發展方向,促進我國財政健康發展,與國際接軌,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
二、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制度存在的缺陷
在新形勢下,我們可以發現我國會計制度存在許多缺陷,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會計制度不能適應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會計制度滯后于會計實務
一般來說,政府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政府會計可以明確表達。同時,我們要保證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其中財務管理必須要做到公開、公正、透明,符合國家規定。但在現實中,卻不是這樣的。若想檢驗它執行效果,各部門必須有效配合,用正確會計信息作為支撐,才能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2]。當前,企事業單位絕大部分都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當月增加當月記賬,即使它不是本月發生的業務),來完成經濟業務記載,特殊的經濟業務則采用權責發生制(當月發生的經濟業務才記賬,若當月收到不屬于當月貨款,就不用計入本月)。這種做法存在許多弊端,如:政府養老金這一部分,我們都知道隨著老年化的加深,政府財政緊迫起來,并且沒有進行全面預算,收付實現制也不能全面完整的反映財務狀況以及公共產品的服務成本耗費,風險性極大,因此,我們應該分門別類的去處理,才能確定經濟業務發生的實際情況,避免出現差錯。財務報表的編制,不能受到他人的限制,根據實際情況來編制,它最終是要在社會公開的,一些股民會根據這些會計信息來進行選擇,一旦出現大的波動,就會引起社會的動蕩,所以我們要明白財政會計的重要性,保持它的一致性,做到有理有據。收付實現制在這一方面比較欠缺,往往財務報表會受到會計主體的影響,導致結果出現偏差。由此可見,它目前不在適應新形勢下政府會計的需要。
(二)緊盯預算的核算對象不在滿足政府、社會公眾等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由于投資者與國債購買者都需要相應的會計信息,政府也需要系統知道財政資金的流動,會計部門都會根據會計制度編制財務報告[3]。而我國會計核算對象都是財政性預算資金或單位預算資金,無法滿足上述要求,反映資金流動不夠清晰。可以通過一個例子說明,每年預算資金用來購買的固定資產,有的沒有進行完整記錄,只是進行原始的核算,卻沒有計提折舊,這樣無法弄清借貸關系,造成賬實不符;又如國債,政府發放時一般是用預算支出科目來確認的,但轉給下級單位,卻不是這樣,沒有將它確認為中央政府的債權資產,致使資產與負債不相等。可以從中知道,政府會計是存在許多問題的。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即要改革現有的會計制度,又要學會把握尺度,減少失誤。政府充當著重要的角色,起著宏觀調控的作用,合理分配公共物品,做到公平公正,維護社會的和諧。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獨立性,減少受制于人的情況。與此同時,有關政府財務受托責任的各項業務,除了與預算資金有關的業務事項,其他都應該全部納入會計的核算范圍;另一點不能全面從財務角度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以前年度的預算是以季度來進行編制,存在一定缺點。各個部門編制的報表不統一,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相互之間存在差異。政府財政部得不到一個完整的數據,導致目前的預算會計不能及時有效的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一些企業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一旦出錯就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市場的健康發展。由于市場無法知道政府的財政收支狀況與負債問題,因此,依靠市場來決策是不明智的。倘若政府的資產負債明確,并公開與市場,用信用作保障,那么就可以構建金融市場風險定價基礎的國債收益率曲線,可極大的促進市場發展。
(三)整個會計體系不利于與國際慣例比較研究
目前的預算會計制度與國際公共部門會計的做法不相同,兩者之間具有不可比性。而我國是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的成員之一,就應該體現自己的職能,促進會計行業的發展。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政府會計活動,充分發揮我國在國際中政府會計領域的作用。為了應對這一情況,政府會計改革腳步要加快步伐,做到深化公共財政管理、提高政府績效、增強政府透明度和信息公開。這樣不僅有利于加強政府的管理,而且也可以完善政府會計行業的制度。
三、在新形勢下財政與政府會計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國財政與政府會計的改革主要有四大方向。
(一)政府會計對象應改變現行的預算資金運動方向,逐步向價值運動轉換
這樣做有利于反映整個企業運行的最終價值,同時,體現了政府在管理國家事務活動中的職責,有效的保持了政府履行受托責任的連續性。將預算資金所有動向整理在一起,財務信息保持連續性、全面性、系統性、完整性[4]。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各屆政府與行政事業單位在不同年度的責任履行情況。有效防止政府領導為增加自己政績,而向國外銀行舉債,導致本國經濟在后期出現混亂。此外,還可以將國有資產的歸屬權以及用它來產生的效益等活動,歸納到政府會計,這樣既有利于督促各級政府與行政事業單位,又可以完善的處置國有資產,防止國有資產因為沒有及時處理折舊問題而發生賬實不符的情況。
(二)擴大政府會計核算范圍,全面覆蓋反映政府財政狀況的信息
財政資金運動的全過程就是我國政府會計核算主要范圍。但對資產、負債的核算有所欠缺。這就要求我們要完善對政府資產、負債的核算,加強風險防范。即全面覆蓋反映政府財政狀況的信息,做到真正的政府會計。
(三)政府會計基礎要將收付實現制轉變為權責發生制
兩者相比較,收付實現制簡單明了,對于借貸關系是非常清楚的,但往往經濟業務多起來,就容易混亂。
權責發生制則有些復雜和繁瑣,但它能全面揭示政府部門的現有資源,也能詳細的反映各級政府與預算單位實際可支配的財力、物力及人力等等。企業也能根據政府提供的信息,進行決策投資,有利于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5]。權責發生制是目前政府用于會計核算的主要目標,這樣是有利于政府進行經濟管理的。在政府會計方面我國處在改革階段,許多制度都需要建立,如健全法制。由于各地區的經濟水平不同,法制建設存在許多差異,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因此,我國政府會計在改革中會受到許多阻礙,面對不同的情況,因地制宜的采取方法,不要一蹴而就,逐步轉變。最終推動政府會計的健康發展。
(四)政府會計報告要從現行的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擴展為系統、全面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
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首先,需要重新界定政府會計的會計要素。一般來說會計要素主要有五大類,即資產、負債、收入、支出與所有者權益。有些科目是為專項事物或資金服務的,單位不能隨意使用,將到歸類在何處,是一個難點。這就要求政府會計必須根據事項的特點,來重新定義政府會計要素的概念。其次,建立新的基金會計核算模式。基金會計的含義是指政府會計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按照基金種類進行會計核算與報告的一種會計體制或模式,且以基金為核算基礎。使用基金會計核算模式的經濟事物,都有一套獨立的會計財務報表,用來詳細記錄與政府相關資金來源、運用情況,做到賬實相符。為了更加準確核算政府資金,相關負責人要在公共財政框架和基金管理的顯性與隱性要求下,學會利用基金會計模式,將公共基金會計、國有資產基金會計和社會保障基金會計組建在一起,發揮它們的作用,完善政府會計的不足之處。最后,增加政府會計報告信息量。通常是信息量越大,反映的情況就越多,可以相應找出問題,及時解決。我國雖然是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的一員,但沒有實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90%以上的城市都是通過政府的預算和決算的形式間接地發布給立法機關與公眾的。若想要改變這種形式,可以通過試點的方法,選擇某些城市進行試編政府財務報表的實驗。加深公共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預算管理的要求。增加一些固定資產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國債未來還本付息負擔、社會保障基金的未來負債等內容在政府會計報告,這樣就可以完善資金問題,增加它的透明性和效率性。若我們把握好這幾種方向,新形勢下的政府會計就會走向康莊大道。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財政與政府會計的關系,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協作的關系,有一方的發展勢頭呈現較好的趨勢,另一方的發展也要保持相同的趨勢。同時,政府會計的改革也是迫在眉睫的,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跟上時代的腳步,做到公開、公正、公平。主動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會計制度,根據國情來進行選擇,完善我國的政府會計。注重財政與政府會計的關系,兩者缺一不可,不能只顧一方,否則發展將會不協調,兩者之間不匹配,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把握好改革的方向,一步一步的進行,不要有冒進的思想,推動政府會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裴容玉. 評定政府會計之理論、目的[J]. 新經濟. 2016(24)
[2] 李繼樓,楊艷秋. 論《憲法》和《預算法》下政府會計的委托代理關系[J]. 財會月刊. 2016(24)
[3] 張月玲,劉立華,花雙蓮,李真. 政府會計規范 公共財政與國家治理——第五屆“公共管理、公共財政與政府會計跨學科論壇”暨第七屆“政府會計改革理論與實務研討會”綜述[J]. 財務與會計. 2016(14)
[4] 王忠帥,李敏,張運建. 權責發生制在政府會計中的應用研究[J]. 綠色財會. 2016(08)
[5] 傅瑜. 對政府會計中存貨引入雙分錄模式的探討——基于《政府會計準則——存貨》的分析[J]. 綠色財會.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