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罡,李德華*,馬洪林,陳明偉,邸金娜
(1.錦州醫科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1;2.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遼寧 錦州 121001)
錦州醫科大學預防醫學本科生專業思想狀況及對策研究
許瑞罡1,李德華1*,馬洪林1,陳明偉1,邸金娜2
(1.錦州醫科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1;2.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遼寧 錦州 121001)
選取錦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本科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專業思想現狀及專業思想問題的成因,并針對預防醫學本科生的專業思想問題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預防醫學;本科生;專業思想
于2016年10月選取錦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大一到大五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211份,回收有效問卷21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其中,男生67人,女生144人;大一學生62人,大二學生60人,大三學生29人,大四學生30人,大五學生30人。
采用問卷調查法,針對我校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調查內容除基本信息外,主要包括大學生的高考志愿填報、對專業的了解情況、對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對專業的滿意程度、對專業的學習興趣、今后專業發展方向6個方面。問卷現場發放、匿名調查,在規定時間內回收。
用EpiData 3.0進行資料錄入,利用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
各年級學生普遍存在高考填報志愿時,預防醫學為非第一、第二志愿的情況,將預防醫學作為第一志愿的學生僅占7.32%,而作為服從志愿被錄取為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占86.67%。
對專業的了解情況隨著年級的逐步增高呈上升趨勢。大一個別學生僅聽說過預防醫學這個專業;而大二大三經過了一到兩年的學習,總體上對專業更為熟悉了解;大四大五年級由于已經進行了專業課程的學習,因此,對專業可以說是較為了解。因此,按照對專業不了解、基本了解、比較了解3個維度劃分,結果如下:大一學生不了解的占65%,基本了解占25%,比較了解占10%;大二大三分別為15%、70%、15%,大四大五則分別為0%、20%、80%。
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預防醫學課程的滿意度最高,對于臨床醫學課程的滿意度次之,對基礎醫學課程的滿意度較低。一半以上的學生希望減少公共基礎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68%的學生認為臨床實習時間長,而56%的學生認為預防醫學實習時間短。
雖然第一志愿報考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較少,但學生的專業滿意度較高。有75%的學生對于所學專業感到滿意,17%的學生感到基本滿意,僅有8%的學生對于所學專業不滿意。
測繩、電測水位計、超聲波探頭等手段是繞壩滲流監測中常用的人工比測手段。測繩測量受水的表面張力影響水沿測繩孔壁上升,對測量精度有一定影響。電測水位計的缺點主要為無法校核孔深,從而影響計算水壓力的精度。超聲波探頭可以測量水深外還能測量孔內流速,且精度較高,達到10-6精度等級,其主要缺點除受孔徑影響外,還受到輸送電線路電波、磁場、環境擾動等影響較大。實際操作中220KV輸電線下,孔深35米,測值頻率為50.01赫茲,呈正玄波變化。本工程因受輸水管道、隧洞及輸電線路影響無法開展超聲波探頭測量。
由于本專業課程與臨床醫學課程相近,且我院前幾年考研情況較好,因此,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也較濃。64%的學生對所學專業興趣濃厚,2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興趣一般,16%的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
對于今后在自己專業的發展上,大部分學生持肯定態度。有73%的學生表示今后將在預防醫學道路上繼續發展,21%的學生表示今后主要面向預防醫學專業發展,但如果有機會也可能會轉到其他專業,僅有6%的學生表示未來想要轉行。
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專業思想問題的產生有著較為復雜的主客觀原因。通過對錦州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調查,我們認為,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為高考志愿填報、傳統觀念、學校和同學、就業形勢、學生適應能力和專業課程教學等的影響。
目前,我國大學生高考志愿的專業填報很多存在盲目性,缺乏專業指導。許多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有很強的“他主性”,或是聽從家長或教師的意見,或是根據考分選擇專業,而非出于自己的意愿,還有一些學生是通過調劑專業錄取的,所以這些學生的專業選擇完全是被動的,特別是專業調劑的學生,入校學習后才發現自己不喜歡所學專業。此外,高校對專業調劑有比較嚴格的限制,大多數對專業不滿意的學生很難調劑到理想的專業。根據我們的調查,我校預防醫學專業極少數學生是自主選擇的專業,還有一部分是家長幫助選擇的,這部分學生和家長都很難做到較為詳細地了解預防醫學專業的情況及該專業在我校的情況,更不用說被調劑到預防醫學專業的其他學生了。
在傳統觀念中,一方面存在著對預防醫學專業重要性認識不夠的情況,學醫首選臨床;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對于預防醫學專業認識膚淺,缺乏對于本專業未來發展前景長遠考慮的問題。首先,從社會認知角度,醫學院校受到關注最多的是臨床醫學專業,而對預防醫學專業的關注和了解較少。其次,在校園內部,傳統的臨床醫學也占據明顯的優勢地位,而預防醫學專業相對處于邊緣化的位置。此外,當今社會行業間收入差距懸殊,臨床醫學專業相對來講收入較高,這也對學生及其家長的專業選擇造成了較大影響。由于很多學生及其家長對預防醫學專業的認識較為膚淺,因此,在專業選擇時會注重追求“實惠”,傾向于臨床醫學等收入回報高的專業,而對待遇相對較低的預防醫學專業則嗤之以鼻。并且,學生及其家長對于預防醫學專業及其發展前景缺乏充分的認識,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具有良好發展潛力且工作強度較小的專業。
外界環境,特別是學生入學后,來自于學校的關心幫助以及同專業同學對預防醫學專業的看法都會對學生的專業思想產生較大影響。
第一,學校的關心幫助。由于當今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相對來說,自理能力和適應能力較差。進入大學后,如果學校不能提供較多的關心和幫助,那么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就可能出現較多的問題。而如果學生在適應大學生活上自我轉變慢,則易使其產生專業思想問題,甚至心理問題。
第二,同一專業同學對于專業的態度和看法。如果同學特別是高年級同學對于專業較為認可,傳遞給學生的就是較為積極的正能量,會促使他們熱愛預防醫學專業。但我們更需要注意的是,高年級同學對于專業的不滿情緒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大一新生,在向師哥師姐咨詢時,如果高年級同學對所學專業不滿,并且形成了消極態度甚至悲觀情緒,那么他們就會嚴重影響新生的專業思想。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對就業的焦慮也是造成專業思想問題的一大主要因素。自從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就業制度已由“統包統分”變為“雙向選擇”的自主擇業,而預防醫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高,就業形勢卻并不樂觀。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數也逐年增高,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社會環境下,預防醫學專業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雖然相對于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專業就業競爭相對小,但是畢業生人數少,單位提供的就業崗位數也就同樣少。以我校為例,每年春秋兩季的校園招聘會,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都很少,崗位數也基本在10個左右。并且,預防醫學專業對口的工作單位主要為疾控中心、海關檢驗檢疫、食藥監局、婦幼保健站等,不是公務員就是事業編制,不僅需要參加考試而且不易被錄取。經歷了12年寒窗苦讀的學生,自然要為日后的出路做好選擇。此外,預防醫學專業學生所學課程幾乎涵蓋了所有基礎醫學和主要的臨床醫學課,學業壓力也很重。因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也對專業思想產生了不利影響。
進入大學以后,學生面臨著跟之前的中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生活環境。首先,面對新的挑戰,特別是醫學專業的學生,必須及時準確地給自己定位。因為,雖然他們是理科生,但醫學知識要求背的內容特別多,所以,如果不能夠盡快適應,那么面對可能到來的挫折以及其他同學的進步,將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在學習中會感到力不從心。其次,與中學相比,大學的自由時間更多,學習也以自學為主,靈活性大,而大學新生對自主學習往往準備不足。很多學生在中學階段,都是依賴教師和家長的監督進行學習,面對突如其來的自主學習要求,確實需要盡快適應。面對繁重的學業壓力,他們感到迷茫。如果上述轉變不能盡快完成或是相關問題不能盡快解決,學生就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專業思想問題。
專業課程教學一方面是指學位課程的理論知識教學,另一方面是專業相關的實踐教學和畢業實習。預防醫學專業課程對專業思想的影響包括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占比較大,預防醫學課程占比較小,并且研究生考試的衛生綜合部分又只考預防內容,導致學生認為前3年所學課程與專業關系不大,因而缺乏學習興趣。此外,學生認為專業教學與今后工作實際聯系不緊密,實踐教學較少,甚至產生5年的學習不如在工作崗位實際工作1年的想法。這些問題會造成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而興趣缺乏形成的負面情緒會在課程教學中得到放大,進而逐步發展成為專業思想問題。
解決專業思想問題,關鍵要做好招生宣傳,主要向考生宣傳預防醫學的研究領域、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學習應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大學期間的主要課程、就業去向和就業形勢分析。應向考生講清楚,預防醫學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人類防治疾病、促進健康的重要知識體系,并且在2003年“非典”之后,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在多數人重視和關注臨床醫學專業的今天,高校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向社會大力宣傳預防醫學專業的特點及其重要性,提高人們的認識[3]。同時,大力宣傳我校預防醫學專業的一大優勢——考研率高。過去3年,我院畢業生考研率均位于學校前列,平均可達54%。
必須做好大一新生的專業思想教育,而且要在新生報到后及早進行。在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時,既要安排本專業的知名教授,給大學新生系統而詳細地介紹預防醫學專業在我國的發展狀況、前沿信息和未來前景,還要安排專業的教學工作人員介紹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實習安排和畢業要求。可以請本專業的研究生以及高年級優秀在校生為新生介紹學習經驗,利用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讓新生了解本專業的學習方法和學業規劃,以使他們樹立信心,并促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加倍努力,不斷進取。
對處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們要根據其學業特點,進行分類指導。對于大一新生,前面說過要做好專業思想教育,穩定他們的專業思想,同時進行學風、班風教育,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大學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大二、大三學生,要注重進行學業規劃教育和專業學習引導,并不斷強化英語學習,使他們具備更為扎實的專業基礎。對于大四、大五學生,則主要進行考研指導和就業創業指導,使他們為未來的就業做好準備。
我校自2016級學生開始推行本科生導師制。通過導師的教育引導,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預防醫學專業的發展方向,清楚地知道預防醫學研究的課題及專業的現實意義,從而幫助他們盡早加入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中去,使他們深入了解所學專業,培養他們對預防醫學的興趣。
4.4.1 優化課程設置(1)合理安排基礎課和專業課。通過問卷反饋,部分學生希望能夠減少數理化和思想政治理論等基礎課程的學習,以便盡早地接觸專業相關的課程。
(2)加強實踐教學。我校預防醫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從事預防、衛生管理、保健及醫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增加實踐性、應用性課程極為必要。同時,使學生第一時間接觸預防醫學的實際領域,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
(3)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預防醫學人才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基本理論、知識、技能,還必須有廣博的人文社科知識,日后能從預防觀念、群體觀念、環境觀念出發,開展工作[5]。因此,必須注重提高預防醫學生的人文素質。
4.4.2 完善教學改革 通過開展PBL、TBL、CBL等教學改革,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實踐課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專題小組討論法、病案討論法、以問題為中心的小組討論法等,理論聯系實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微課等多媒體教學方法的運用也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促進了教學改革。
現在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很多人學習動力不足,缺乏興趣和斗志。眾所周知,壓力即動力,只有處在一定壓力的狀態下時,學生才會被激發出斗志。當代大學生只有積極參與競爭,并在競爭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適時引導,激發他們的斗志,從而提高他們對專業的興趣。
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正常進行學習和生活的前提,也是對他們進行專業教育的基礎。因此,對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況特別是異常狀況,要給予高度重視[6]。我們必須大力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及時發現并解決其心理問題,給予他們專業的心理指導,使他們及時走出心理困境,將全部精力投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中。
[1]唐杰,周小彥,周志衡,等.預防醫學專業認同度調查分析——以廣州醫科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26):174-176.
[2]趙金輝,陳建偉.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專業思想狀況及其綜合干預措施[J].醫學與社會,2004,17(4):55-58.
[3]萬宇輝,高榮,李迎春,等.預防醫學類醫學生專業承諾現況及應對策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24):99-101.
[4]李棟,許美玲,紀龍,等.預防醫學本科學生專業認知狀況及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3):60-61.
[5]李永珍,井西學,王金民,等.預防醫學專業人文社科課程設置調查與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2):49-50,54.
[6]臧玉紅,關薦伊,張玉鳳.高校新生入學學習教育初探[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3(4):97-99.
G640
A
1671-1246(2017)24-0007-03
注:2015年遼寧醫學院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YA2015022)
(*
李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