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瓊 鐘霽虹 呂軍華
摘 要 醫學教育中,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它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掌握科學實驗方法、加深對理論的認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網絡實驗教學平臺優勢,培養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 網絡實驗教學 形態學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計算機網絡,以自我導向、自我監控、自我調節和自我評價的形式有意義地進行知識建構的一種學習方式,隨著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以及教學資源的不斷豐富和教學設備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已經越來越受到醫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實驗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課程化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它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辯能力、創新能力、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等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醫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利用網絡平臺,如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近年來,我們在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實驗教學平臺優勢,提供各種網絡自主學習環境和機會,較好地激發了學生對醫學形態學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1轉變教學觀念,重新定位教師角色
傳統的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多以灌輸式、示教式為主,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以教師的“示教”為中心,學生則常常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醫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弊端已經突現出來,它既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發展,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根據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教師必須從“以教師示教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中解放出來,轉變教師角色和教學觀念,即從“演示教學”轉變為“導學”,從“教師”轉變為“導師”。在網絡環境下的實驗教學,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實驗技能的示范者,還應當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協調者、促進者、管理者、引導者和評估者。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樹立起自主學習意識,學會獲取、整理、存貯和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的方法;幫助和引導學生自己把握和控制學習過程,讓他們充分了解自身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管理、自我規劃和自我評價;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主動參與各種互動交流活動,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另一方面,教師還要積極主動地參與網絡資源庫建設和教學改革,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實驗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和手段,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完善網絡教學平臺,真正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觀念,憑借網絡平臺提供的良好交互條件,鼓勵和引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網絡環境下的在線學習,主動參與教學,實現課內與課外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校實驗教學改革構建的《醫學形態技能學》是一門以形態實驗技術操作和基本技能訓練為主要內容的實驗課程,它涵蓋了人體寄生蟲學、醫用微生物學、病理學、組織胚胎學等專業基礎學科。這種多學科實驗教學的融合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要求教師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打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將網絡優勢引入實驗教學過程。一方面將實驗所要研究的內容和相關問題,掛在網絡實驗教學平臺上。教師的作用是指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查閱資料,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并針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及難點重點進行講解和釋疑;另一方面,根據實驗教學大綱的要求,在網絡平臺上推出多學科交融的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內容。把實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求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自主選擇實驗題目,制定工作計劃和實驗方案,撰寫實驗計劃書,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的全過程并提出實驗報告。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研意識,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力和科研實踐能。
2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者按照自己的意圖、目標、計劃,依靠自己的力量,運用多種學習媒體,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在網絡實驗教學環境下,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發揮,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過去應試教育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努力完成兩個轉變,即由學習的“配角”轉變為學習的“主角”,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充分利用網絡實驗教學平臺,可以讓學生牢牢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組織、管理、計劃、評價自己的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自主學習活動:一是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獲取各種學習資料,并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我校構建的網絡實驗教學平臺具有充足的教學資源供學生進行查閱資料、實踐操作等自主學習活動,它不僅能夠通過動畫、聲音、圖像等手段生動、直觀地表達教學內容,而且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通過“上網”獲取多樣化的知識與信息,并在獲取知識信息的同時有效地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二是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各種形式的協作學習和互動交流活動。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的作用主要是選擇既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滿足獲取知識需要的素材,給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及時的解答,并引導和幫助學生開展各種課堂內外的互動交流活動,包括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小組討論等形式。同時,將整個實驗過程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己把握和控制,讓他們充分了解自己本身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各種形式的交流中實現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交流,體驗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三是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的評價。我校構建的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網絡平臺不僅具有豐富的形態學各學科的教學資源,而且還設置了許多提供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的工具,學生可以利用內設的題庫系統進行自評自測,自主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
3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搭建自主學習平臺
網絡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庫建設是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條件。多年來,學校加大建設力度,網絡教學平臺建設水平得到較大提高,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平臺也隨之進一步完善。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給學生提供了更加新穎的學習平臺、更為廣泛的學習機會、更趨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
(1)利用數碼互動教室,實現師生網絡互動:數碼互動教室由語音問答系統、圖像系統、數碼顯微鏡系統、計算機軟件系統構成,它具有輕松準確的示范、有效的監控和指導、方便靈活的圖像處理等特點;整個系統圖像清晰,具有多種交互手段,各種設備通過網絡互聯實現圖像、語音的互動;可對課堂上每個學生的顯微鏡進行實時觀察,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并指導學生糾正,進行1對1的實驗教學,實現師生人機交流、網絡互動交流,使教學內容直觀易懂,增加了實驗課的趣味性、靈活性和可重復性。
(2)構建了數字切片網絡系統,滿足了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為了給學生提供共享學習平臺,方便了學生自主學習與交流,我們將傳統的玻璃組織切片圖像轉換成數字化圖像,建立了病理學和組織胚胎學兩個數字切片庫,并在顯微數碼互動教學系統的基礎上,數字切片構建了醫學形態學數字切片網絡教學系統。數字切片的使用不必依賴顯微鏡,而是利用相應的圖像瀏覽軟件進行觀察,可選擇切片任意位置,進行任意倍率的縮小或放大;還可模擬顯微鏡觀察模式,沒有圖像信息失真。圖像瀏覽軟件可以安裝在教學網站上、實驗室電腦或學生的個人電腦。因此,學生在沒有玻璃切片和顯微鏡時也可以自主觀察切片,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使得學習更加便利有效。
(3)利用醫學虛擬實驗室,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基于計算機仿真技術構建的虛擬實驗系統,以計算機仿真技術為核心的生物仿真引擎、處理因素數據庫、虛擬操作和虛擬環境界面等模塊組成。以軟件仿真引擎為核心,去除了繁雜的實驗教學準備工作,節省了財力、物力和人力,使得實驗教學準備教師和帶教教師從開放實驗中解放出來。醫學虛擬實驗室貼近醫學實驗教學,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內建的題庫系統,提供在線自評自測功能,為學生的自我鞏固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網絡化學習的優勢如資源的選擇、空間的選取、學習方式的選擇、學習評價的進行等等,不但給教育教學提供了多方面的便利和補充,也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是目前的引導者、輔助者,還是傳統的教授者,對于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養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是必不可缺的。充分發揮這些優勢的作用,真正實現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李燕.網絡環境下成人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
[2] 程先葆.論遠程開放教育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