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清
摘 要 日常生活是語文的養料,小學語文教學同樣離不開對生活的關注。以現實生活為背景是促進小學生理解語文知識和提升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關注課本的同時能激發學生體驗感悟生活的興趣。本文主要探索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進一步深入總結小學語文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基本原則與主要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生活化教學 措施探究
中圖分類號:G762 文獻標識碼:A
1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1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新課改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現代小學語文生活化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形成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力,可以使學生的語文思維更符合生活需要,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1.2開拓學生的語文視野
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的融入生活化的元素,不僅可以簡化以往繁瑣枯燥的語文教學內容,而且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視野,使小學生的語文思維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能在更廣闊的視野下運用語文知識關注現實。這不僅有利于小學生在日常語文學習中拓展思維,而且有利于形成小學關注社會、關注他人的良好品質,更有利于鍛煉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1.3可以激發學生的語文潛能
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是需要不斷發展培養的,由于小學生正處在思維形成的關鍵階段,圍繞生活進行語文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可以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中,有效激發孩子的天性,使學生更加自由的成長。
2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原則
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應將課堂教學、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實踐聯系起來,要在小學生較為熟悉的典型生活場景中促進小學生理解語文知識,引導小學生在理解生活的基礎上勇于追求與探究生活,能真正的聯系學生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進行有效教學,具體應遵循以下原則:
2.1注重聯系學校生活
學校是學生最主要的生活場景和活動平臺,學校有學生最重要的交際群體,充分的激發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期待,不僅可以為小學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而且可以積極引導小學生在學校環境運用語文知識。教師應當利用學校深厚的文化氛圍,積極廣泛地組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語言交流,積極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知識與能力。
2.2廣泛借助社會資源
深入利用社會資源,廣泛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是小學語文新課標強調的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學應當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為小學生增加進行語文知識實踐的機會。為此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充分關注社會熱點語文現象,積極加強對學生引導,使學生能汲取社會中優秀的語言養料,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體系,同時能規范學生的語言習慣,使學生形成較好的表達能力。
2.3發揮家庭教育合力
家庭是學生形成語言能力的重要環境,學生的語文素養最初是在家庭形成的,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語文教師。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應當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緊密相聯,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家庭氛圍,有效地設置課堂教學環境,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更熟悉的氛圍里自由的表達,教師也應當給學生勝似家長又超越家長的關懷。
3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關鍵在于轉變小學語文教學觀念,深入貫徹落實小學語文新課標教學原則,積極的為小學生創設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情境,使小學生置身在現實的生活背景中,從而引導學生積極的關注現實生活,能有效地獲得知識形成語文能力,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3.1教學內容切近現實生活
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關鍵于使學生理解生活的內涵,使學生有深刻的生活概念,使學生具備主動聯系生活的意識。首先,將課文內容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能使學生用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文章中人物的酸甜苦辣,從而引起學生與課文中人物的深度共鳴,這樣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其次,組織學生開展集體生活體驗活動,能聯系語文教材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生活愿景與想法,使學生形成聯系生活的良好習慣;第三,能充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豐富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在先進的教學手段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與歡樂,使學生真正愛上生活。
3.2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形式
豐富的教學形式可以使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感受到語文知識的實用性與價值。教師選用的教學形式應當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聯,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學情境要生活化,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生活氛圍,讓學生在生活中體味文章的真情實感,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真諦;其次,采用靈活的方式使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講生活故事,以生活趣聞的主題演講活動,以及構思生活片段的寫作練習等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第三,組織學生圍繞生活進行語文技能練習,可以在生活情境中組織學生進行與生活事件有關的組詞、造句、運用修辭手法的練習,從而使學生更加精準地描繪生活事物。
3.3倡導語文教學學以致用
積極倡導學以致用是語文教學生活化的主要途徑,(1)教師可以根據語文課文的題材,組織學生實際感受生活事物,使學生真正的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緊密相關性,使學生對日常語文學習活動充滿興趣;(2)圍繞日常生活選擇語文課堂的訓練題目,積極樹立語文教學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的教學意識,使學生切實能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真正的解決生活問題;(3)鼓勵學生開展生活實踐,為學生布置實踐性的語文作業題目,使學生注意搜集身邊的語言現象,能用語文知識切實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
4結語
生活中蘊含著大量而豐富的語文知識,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需要運用這些語文知識。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不僅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為了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目標,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克服以往只注重傳授知識不注重聯系實際的弊端,使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真正落到實處,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羅德菊.論小學語文如何進行生活化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4(03).
[2] 董文艷.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途徑[J].考試周刊,20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