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天蘭
摘 要 主要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了問題情境創設的意義,并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進行了詳細討論。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 有效問題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關鍵要素,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有效性有著重要意義,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制造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認知之間的“差異”,讓學生生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熱情和興趣,最終達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1問題情境的創設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創設有效問題情境,首先充分體現了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和在教學方式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機會和空間,學生的學習行為取代教師的教學行為成為課堂學習的重點,教師只是對學生自主探究過程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對問題的分析思考中逐漸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獲得活動經驗,逐步形成數學思想。與此同時,創設問題情境對學生探索精神以及合作精神的培養也有著顯著的積極作用,通過創設和學生心理認知有差異的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會自覺嘗試使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發現意識,增強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有效問題情境往往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引導下,學生將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并利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逐漸形成利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符合新課標提出的小學數學能力培養目標。
2問題情境的創設方法
斯賓塞認為,所有的教學改革中,最關鍵的是終于意識到獲取知識是快樂的,并不是痛苦的。小學數學教師同樣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時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在教學實際中,通過有效的問題情境創設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貼近生活實際,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獲取知識,解決疑惑獲得的滿足感,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解決問題是值得興奮的事,探索未知是人類最偉大的行為,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差別。
2.1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
教師在設計問題情境時應該確保故事情節直觀易懂又充滿趣味,同時符合數學學科特點,才能夠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有效參與到問題分析探索學習過程中來,激發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有效性。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章《分數的初步認識》的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在學習萬以內加減法之后,可能認為自己已經學會了數數,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已經夠用,對分數缺乏了解,提不起興趣。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設置這樣的教學情境,提出一個問題:爸爸晚飯沒吃飽,晚上睡覺之前偷偷藏了一個火龍果,但是被我發現了,爸爸為了讓我不告訴媽媽,切了一半給我。后來弟弟發現了我在吃火龍果,就向爸爸告狀,爸爸又從剩下的一半中切下一半給弟弟,問我和弟弟吃的火龍果是否一樣多?在之前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接觸的都是比1大的整數的加減,在第一次接觸小于1的數時,將不知所措,這樣的生活場景十分常見,但是用當前掌握的知識卻不能解決問題,于是學生就會提起興趣,跟隨教師思路,逐步掌握分數知識。
2.2創設操作性的問題情境
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確保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教師提出的問題,要能夠和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方便學生理解和接受。所謂問題創設的可操作性,就是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設置有現實基礎的問題,讓學生能夠順利展開問題分析和自主思考與探索過程,避免因為學生不能理解該問題而無法繼續開展教學。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章《公頃和平方千米》這一章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面積的概念無法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用生活實際中遇到的面積大小來比喻,例如告訴學生,一公頃大概一個足球場那么大,學生能夠理解公頃面積的大致大小,但是繼續想象平方千米時就會遇到困難,因為一平方千米是100個公頃,100個足球場究竟是多大學生根本無法想象,難以形成概念。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從面積的基本概念出發,告知學生,100米長、100米寬的長方形地面面積就是一公頃,1000米長、1000米寬的長方形地面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將復雜的面積轉變為學生已經掌握的長度單位,由此創設的問題情境將便于學生理解,確保情境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2.3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設置的生活化,要求設置問題聯系實際,但是不是要求平淡無奇不經加工,教師要對學生生活經驗中可能遭遇的問題進行適當加工,使其能夠為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服務,為學生所接受。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二章《測量》的課堂教學中,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測量問題的接觸比較多,例如幫助爸爸媽媽裝飾房間、購買床單、被罩、地毯以及買衣服鞋帽等,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生活場景設置問題情境:
你知道自己穿多大的鞋么?你知道自己多高么?
學生的衣服鞋帽都是家長幫忙買的,所以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答案,那么怎么樣才會知道自己腳多大,身高多高呢?于是很自然的引出測量相關的數學知識,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結語
小學數學教育屬于啟蒙教育,小學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以及數學思想方法方面有著重要意義,研究小學數學有效問題創設策略,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培養數學能力十分關鍵。
參考文獻
[1] 郭成,陳紅.試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4(09).
[2] 王成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02).
[3] 于清華,張文利.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4(09).
[4] 張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4(04).
[5] 馮潤莉.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J].學周刊,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