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成
【摘要】跆拳道是我國近些年非常熱門的運動,特別是年輕人非常熱愛這項運動,跆拳道不僅能夠培養人們的格斗技巧,更能夠鍛煉人們的體魄,保障人們的健康。本文重點通過我國跆拳道教學現狀及調查分析進行比較,舉出在“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推動跆拳道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從而激發學生對跆拳的積極性與興趣,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到跆拳道運動中,豐富跆拳道課內外教學內容,保障“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能夠全面落實。
【關鍵詞】“陽光體育運動” 跆拳道 課程改革 發展對策
引言
“陽光體育運動”是在我國07年中上旬,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共青團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的大型“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儀式,由于該項目的啟動,使得“陽光體育運動”在全國范圍內逐漸展開。該項目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的走向運動、走向陽光、走向自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該項目主要針對現如今學生不愛運動的現象,同樣也取到了良好的效果,從而掀起了廣大人們的運動狂潮。為了讓“陽光體育運動”在全國各地能夠順利實施,國家號召全國學校,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展開符合本校學生發展的體育活動。具資料統計,跆拳道是一項通過拳腳技術進行搏擊格斗的一種體育項目,特別是在朝鮮、韓國地區,該項目非常受歡迎。我國跆拳道技術與傳統的跆拳道有所不同,不僅具有傳統跆拳道的格斗技巧,同時也融入了我國傳統武術因素與日本柔道因素,具有非常有價值的防身健體的作用。通過跆拳道比賽與訓練,跆拳道運動能夠提高人們的跆拳道技術與健康的身體,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一、跆拳道項目背景
跆拳道早期叫做“跆跟”,起源于朝鮮半島,是朝鮮、韓國民間非常流行的一項體育項目。1919年日本侵略朝鮮半島,建立了殖民政府,并且禁止朝鮮半島的一切文化運動,跆拳道同樣也是被禁止的項目之一,在朝鮮半島中逐漸的消除了跆拳道的影子。一些朝鮮人民被日本所迫,不得不選擇走出國土,來到日本、韓國、中國等地謀生,同樣也將跆拳道運動來了過來,并進行延續與發展,更重要的是跆拳道將中國武術與日本柔道技術融合進來,孕育出了新的柔道體系,也就是現代的跆拳道體系。跆拳道體育活動在20世紀初進入到我國,并且我國奧運健兒在跆拳道運動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現如今在我國很多跆拳道館在全國各地不斷成立,由于跆拳道具有優良的禮儀、堅強的意志、豐富的腿法,使得跆拳道已成為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之一。
二、現如今我國跆拳道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跆拳道教學場館問題。據有關調查發展,有一部分學生雖然設立了跆拳道教學課程,但教學設施完全不符合學生學習跆拳道的需求,與其它體育相關課程并無差異,使得跆拳道教學過于流于表面,教學質量不高,例如在學生訓練跆拳道技術時,學生無法直觀的感受到光腳用力的正確部位,也無法很好的掌握腳關節與腳背的力道,以及人頭肌肉與骨骼在協調用力中的感受,完全發揮不出跆拳道運動的特點。
(2)跆拳道教學知識與教學方式過于落后。通過有關人員調查,很多學校在跆拳道教學中采用的教材比較老舊,教材中的知識比較陳舊,很難涉及到新理論、新訓練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跆拳道的練習動作,以及一些簡單的跆拳道禮儀,而往往忽略了一些理論教學與理論研究。在一般情況下教師在學生面前展示跆拳道技術,學生對教師的動作進行記憶,進而模仿,使學生只能簡單的記憶幾個跆拳道動作,跆拳道作為格斗性運動,必須要有多樣性的格斗技巧,并且要根據不同人的身體特征發揮不同的格斗技巧,上述的教育技巧與跆拳道理念完全不符,教學過于流于表面、過于傳統、過于落后。
(3)教學缺乏靈活性。有如今大部分學校都采取傳統式、程序式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上缺乏靈活性,與現代化教學理念背道而馳,無法將現代化教學方法相結合。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無法讓學生全身心的融入到跆拳道學習之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無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那么跆拳道教學注定無法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4)考核形式單一。現如今跆拳道教學仍采用應試教育的考核形式,教師的教學內容大多都是圍繞考試內容,學生也圍繞著考核內容學習,最終以考試結果來評定一個學生的好壞。在此考核機制影響下,教師往往只追求短期的教學效果,而忽略學生的長期發展需求,不注重學生的跆拳道能力培養與興趣培養,除非學生非常熱愛跆拳道運動,否則將無法讓學生形成自主鍛煉的體育意識。
三、“陽光體育運動”符合跆拳道運動的展開與發展
(1)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理念的必要性。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現如今健康問題愈加受人們的關注,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據有關調查顯示,自1985年開始,我國青少年體質已經出現下滑的趨勢;在2006年“首屆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論壇”上出示了一組數據:現如今學生肥胖率不斷提高,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男性都是肥胖群體,近視眼率為60%,其中高中生占據75%,這一系列運動明確的展示出現如今學生的運動狀況。據“學生課余活動”調查,截止到2015年10月末,調查內容顯示:娛樂活動排行第一、圖書內容排行第二、體育運動排行第三,其中娛樂活動占據77%,這一現象直接能夠反映出現如今學生的課余現狀。通過“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能夠切實的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意識、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陽光體育運動”能夠在校園中營造出濃郁的鍛煉氛圍,提高學生的鍛煉意識,讓學生能夠走出寢室、走出網吧、走出歌廳,進而面向操場、面向陽光、面向自然,能夠自主的加強體育鍛煉,培養體育習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運動習慣與身體素質。
(2)“陽光體育運動”的教育理念。學校同樣也是一種“社會”,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發展的特點,對于學生而言,每個學生同樣也是獨立發展的個體,都有著獨特的想法與認知。在學校中,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技能,同樣也要學生為人處事、交際能力。所以,想要加強學生對跆拳道的理解與認識,讓更多的學生愛上跆拳道運動,必須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健康、優良的校園氛圍,使“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教育觀念深入人心,從而激發學生對跆拳道運動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培養出強壯、健康的體魄,以及堅強的意志與樂觀的心態。“陽光體育運動”的出現,為學校體育教育改革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與問題,為跆拳道運動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樣也是推動跆拳道課程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動力。
四、提高跆拳道教學質量的對策
(1)加強跆拳道基礎設施投資
想要切實的提高跆拳道教學質量,學校必須要加強對教學場地與教學設施的投資,例如專業場地、鏡子、比賽墊子、音像設備、健身器材等,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管理、使用,加強日常對教學設施的維護與保養,避免出現故障問題。
(2)優化課程內容體系
跆拳道教學必須要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求,針對于傳統跆拳道教學模式,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教師可以適當拓寬跆拳道教學內容,讓跆拳道教學內容呈現多樣化形態,這樣不僅能夠有利于學生學習跆拳道知識,同樣也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在跆拳道教學中,要重點突出跆拳道教學理念,即健身性、接受性、娛樂性、實用性、終身性,要注重不同理念的結合,例如健身性與娛樂性結合;接受性與科學性結合;世界性與地域性結合等。
(3)課內外一體化教學
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必須要加強學生課下的跆拳道活動,例如組織跆拳道課外小組、成立跆拳道俱樂部等,讓學生不僅能夠在課余時間接觸跆拳道,同樣能夠消化課上跆拳道教學內容。從而實現學生自我鍛煉習慣,最先限度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體驗、多嘗試、多參與、多合作,給予學生更多接觸跆拳道的時間。
(4)提高學生的運動意識
運動會是學校體育的重要表現平臺,學校可以將跆拳道項目加入到運動會之中,一方面能夠檢驗學生的訓練效果;另一方面,通過運動會上展現跆拳道項目能夠有效推動跆拳道在校內發展,鼓勵、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跆拳道項目中來,提高學生的運動意識,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跆拳道教學中來。
五、“陽光體育運動”概念下跆拳道改革與發展的對策
(1)禮儀方面
跆拳道運動非常注重禮儀,無論是在跆拳道練習中還是比賽中,都要做到“以禮始,以禮終”,要求學生在敬禮時要身體挺立,雙腳并攏,雙臂要自然的垂直于大腿兩側,身體要前傾15°、頭部傾斜45°,要目視前方,之后身體在還原成完全直立的狀態,以上一系列程序代表行禮完畢。跆拳道行禮面對不同的對象要表達出不同的含義,向國旗行禮要展現出對國家的愛;對教練行禮要展現出尊重;對裁判行禮要表現出服從;向對手行禮要表展出友好等,這一系列行禮方式形成了跆拳道的禮儀體系,而跆拳道禮儀體系也能夠有效彌補當代學生的德育、教育缺失的問題。實踐表明,長時間進行跆拳道禮儀能夠培養學生的禮儀習慣,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毅力修養。與此同時,跆拳道禮儀還具備內外兼修的作用,將跆拳道禮儀與我國的思想品德相結合,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對我國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有著巨大推動作用。
(2)技術與戰術
跆拳道的主要運動關節是腳部,也被稱之為“腳上的跆拳道”、“腳的藝術”。跆拳道技術動作優美、簡單、瀟灑,其中包括下劈、前踢、側踢、后旋踢、擺踢等技術動作,在實踐演習中,必須要根據對手的攻防特點與實力選擇技術動作,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抓住對手劣勢,這也是跆拳道的基本戰術。在跆拳道學習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觀察能力,由于每位學生都有自身的習慣動作,我們可以觀察對手的細微動作來分析對手的習慣,預測對手的動作來加快自身的反映,從而找出制敵策略。
(3)精神層面
跆拳道中的禮儀知識跆拳道的一方面,其中也蘊含著人們的一種修養,即“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撓”的精神。想要學習跆拳道技術不能夠憑借“一時腦熱”,要抱有持之以恒的心態與堅韌不拔的意志,在學習中遇到挫折與困苦,必須要以堅韌的意識與克服,要有克己、忍耐、堅韌不拔的精神,不斷培養學生的頑強精神,提升自身內在品質,在跆拳道中不僅要戰勝敵人,也要戰勝自己。通過學習跆拳道的內在精神,學生能夠將這種精神帶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學生能夠用于面對生活所帶來的困哪與窘境,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社會中的生存法則。
(4)品勢層面
品勢作為跆拳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以宇宙哲學觀作為基礎原理與根本,并融入太極陰陽學說理論設計的一套技術動作。在演練的過程中剛柔結合、攻防結合、動作瀟灑等特點,能夠協調人們的腳、腿、臂、身,保障全身整體的協調性,各個部位能夠相互配合、相互結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身體各個部位都得到一定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5)跆拳道舞
跆拳道作為一種新興的運動項目,由于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很多跆拳道愛好者,跆拳道能夠將品勢與舞蹈相互融合、相互貫穿,并配合一些選定的音樂形成跆拳道舞。由于跆拳道是一項集力量、技巧、速度、韌性為一體的運動項目,將其以舞蹈的形式展現出來,一是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與靈活性;二是能夠加深學生對跆拳道的認識,提高跆拳道學習積極性;三是能夠實現跆拳道運動的發展與創新,讓跆拳道能夠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展現出來。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下,跆拳道教學必須要能夠主動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求,推動跆拳道課程改革與發展的進度,構建全新的課程體系內容,從而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在教學實踐中,除了要加強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同時,也要將“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融入到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運動精神與運動習慣,充分發揮“陽光體育運動”的積極效應,保障跆拳道運動能夠長期發展,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學會生活、體驗生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通知[Z].2013,06,7.
[2]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N].中國教育報,2012- 4-30(1).
[3]宋立,劉建偉.淺析普通高校如何開展陽光體育[J].考試周刊,2009,(6):117- 118.
[4]呂景章,盛建英.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 技信息,2014,(15):193- 195.
[5]曾慶國.普通高校跆拳道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改革與實踐 [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12):29- 30.
[6]寧業梅.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1(07):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