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
摘要:面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通過優化成本管理提高核心競爭力是出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現階段,出版企業已經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很多企業還沒有找到成本控制的重點和方向,對成本管理的先進方法沒有清晰的把握,因此無法開展切實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文章通過分析出版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指出優化成本管理水平的具體措施,對出版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出版企業;成本管理;動態管理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出版企業面對著瞬息萬變的市場、電子出版物的異軍突起和網絡閱讀量激增對傳統紙質閱讀的沖擊,要深化改革、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樹立現代成本管理觀念對出版企業尤為重要。
一、出版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觀念陳舊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通過成本的預測、比較和評估,提高企業的效益,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出版企業對圖書成本的管理卻仍停留在事后成本核算的層面,不重視事前對成本的預測,事中對成本的控制和事后對成本的分析,缺乏對成本的把控,影響企業效益的有效提升和可持續發展,使得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變得無從談起。所以,傳統的事后成本核算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出版企業發展的需要,甚至阻礙了出版企業深化改革的進程。
現代財務管理的理念是產品生產成本在設計時就已經固化,設計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環節。設計完成后,在生產環節降低成本的幅度就很小,可以說是事倍功半。因此,要在設計階段從源頭降低生產成本。出版企業傳統的成本管理將重點放在生產環節。通過加強對生產環節和要素成本的經營性控制,如通過提高產能、合理化生產過程中的作業安排等,實現成本管理目標。但是,在選題策劃階段,選題一經確定,結合圖書的開本、版式設計、紙張大小的選用等,出版圖書的稿費、編輯加工成本、紙張材料的消耗、排版印刷成本等要素成本就基本確定了。圖書進入編輯過程后,基本沒有降低成本的潛力。因此,只在生產環節進行成本控制,難以真正實現有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重心應在選題策劃階段。
(二)成本管理范圍狹窄
成本管理的對象只針對圖書生產成本,判斷產品是否盈利的財務邏輯標準是看圖書銷售收入是否大于生產成本,這是一種短視的產品決策觀。圖書的成本包括研發成本、生產成本、營銷成本及管理成本,因此,應通過管控整個價值鏈的成本實現成本優化。從圖書選題策劃、開發設計、編輯加工,到原材料紙張的供應、圖書的印刷裝訂和發行銷售,整個價值鏈發生的成本都列入成本管理的范疇,從而進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準確地核算圖書成本,并將供、產、銷各環節與出版企業的戰略目標緊密聯系起來。
(三)缺乏動態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更多地關注于圖書編、印、發各個環節獨立發生的成本項目,以求得獨立發生的各成本之和最低。但事實上,在不同作業環節所發生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長的內部聯動關系。從成本發生角度,花費在圖書選題策劃設計中的成本較多,將有可能直接降低生產成本;在生產環節增加對圖書印刷質量的監督、編輯培訓方面的資源投入,將有助于降低發行環節的成本。
二、優化出版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具體措施
出版企業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只重視事后成本核算,將圖書的各項生產成本簡單歸集加總,忽視成本的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財務部只是被動地計賬,而無法把控成本。圖書成本核算范圍局限于生產環節,只一味地追求降低生產成本,圖書質量不能得到保障,企業的發展無從談起。當前,出版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生存、發展,必然要擯棄陳舊的成本管理理念,增強現代成本管理意識,擴大成本管理的范圍,實行動態的成本管理,應通過以下四個方面的具體措施來優化成本的管理。
(一)加強選題策劃成本管理
選題策劃是出版社的基礎決策,選題策劃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環節。要從選題策劃論證、進行可行性研究起就注入成本思想,確立具有長遠發展觀的成本意識。
首先,選題策劃的成本管理要從質量控制入手。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預測讀者和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研究讀者和市場的潛在需要,以戰略的眼光和超前意識設計選題,分析選題的獲利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從選題差異化的視角尋找利潤增長點,經過充分的調查和反復的論證,取得圖書出版的最佳效益。顯然,正確的選題是最有效的成本控制,而選題失誤則會給企業帶來損失。因此,必須在選題階段實施選題質量控制,只有高質量的選題,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和社會的雙重效益。
其次,選題策劃的成本管理要從目標成本入手。根據出版企業的預期效益,設定目標利潤,通過全面考慮成本的管控,與編輯人員、印制管理人員、營銷人員等溝通確定圖書的價格,目標成本就基本確定了。確定目標成本后,編輯人員和發行人員對圖書的設計、生產工藝、上市時機等提出建議,并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成本預算,將策劃費、材料費、稿酬、編校費、印刷費、倉儲費、發行費等費用加總,若低于目標成本,則圖書有盈利空間;若高于目標成本,則需找出成本較高的環節,重新設計,擠壓成本,實現有效的成本管理。
(二)加強出版設計成本管理
圖書出版設計過程要合理把握圖書的成本因素,通過圖書開本的設定、版式設計、紙張的合理利用和裝幀材料的選用、封面和環襯的設計等,把技術和成本結合起來考慮,在確保必要功能的前提下,求得最低成本。比如圖書的開本規格要盡量標準化,以有利于紙張的采購和機器的印刷;版式設計既要考慮版面的美觀大方,又要考慮紙張的有效利用和圖書的市場定價,充分結合所有因素,使圖書成本達到最優。出版設計的原則,應是圖書內容與外觀形式的統一,美觀實用與成本節約的統一。因此,編輯策劃人員和成本控制人員都應當是既懂出版策劃,又能夠作技術經濟分析的復合型人才。
(三)加強印制成本管理
圖書印制過程中,紙張占了整個印刷成本的40%~50%,可見,紙張的選用和采購是降低印制成本的關鍵。出版企業紙張的使用通常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出版社自備紙張材料,存放在印刷廠;另一種是使用印刷廠的紙張,包工包料。后者雖比較方便,但由于印刷廠計費時要加入倉儲費,因此價格稍高,適用于圖書由異地印刷廠印刷。而前者在價格上較有優勢。要實現采購成本最低的成本管理目標,可采取以下措施:當前,順應網絡時代的潮流,紙張采購已全面推行網購,出版企業采購小批量紙張時,可以貨比三家,做到既保證紙張質量,又降低采購成本;大宗采購紙張時,應考慮質量、技術、服務等因素來選擇供應商,在談判過程中利用較高的議價能力來降低采購成本;紙張部要了解市場,掌握市場行情,對紙張價格的波動趨勢進行準確的預測,合理確定采購時機,以降低采購成本。
在圖書印制過程中,印制管理人員要精通印刷工藝流程,根據不同原材料的價格、印刷費標準及編輯對圖書的要求進行成本核算,嚴格控制紙張加放率、紙張投放量,力求精細,將成本降到最低;同時,根據當前印刷行業發展快、競爭激烈的情況,利用招投標和議價包干等手段適當整體下浮工價,降低印制成本。在努力降低印制成本的同時,要把確保圖書質量放在首位,因為動態的成本管理觀告訴我們,提高印制質量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要根據圖書的要求和特點選擇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較好的印刷企業;要重視“監印”工作,編輯和印制管理人員要深入到印刷一線,掌握印制工作的進程,及時調整工藝要求,以確保圖書質量。
(四)加強發行成本管理和售后服務成本管理
發行成本包括圖書的運輸成本、倉儲成本和營銷費用等。發行人員要充分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類型圖書的銷售情況和讀者的需求,合理鋪貨,以降低圖書退貨率,減少圖書的損耗;要與價值鏈下游的圖書發行商、經銷商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以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擴大銷售,減少圖書庫存,縮短回款周期。由發行集團公司發行的圖書,發行集團公司直接從印刷廠提書,以消除出版企業的運輸和倉儲作業,可最大限度降低運輸成本和倉儲成本。營銷費用的投入是為了促進銷售,所以并不是投入越少越好,而是應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去做圖書營銷,比如舉辦作者與讀者見面會并簽售、參加“百社千校”讀書活動、舉行贈書儀式等來進行宣傳推廣,利用網絡營銷、微信營銷等營銷手段取得市場競爭優勢,提高圖書的市場占有率,實現收益最大化。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售后服務,服務成本已成為企業價值鏈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版企業通過對客戶和讀者的回訪、滿意度調查以及反饋信息的收集整理等,能夠分析市場,并且為下一步的選題策劃和選題調整提供思路。售后服務是價值鏈中的增值作業,能夠增加讀者價值,提高出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出版企業應當樹立現代成本管理觀念,通過對成本管理的清晰把握和優化,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成本管理的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抓住當前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歷史機遇,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春玲.加強圖書出版成本管理的幾點思考[J].企業經濟,2006(12).
[2]王紅葉.出版企業成本管理探析[J]. 編輯之友,2009(01).
(作者單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