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的今天,伴隨著政治的強勢和經濟的強大,中國傳統文化被世界矚目,每個人都能夠收藏、鑒賞,人們會關注哪一位藝術家的藝術風格、哪一位藝術家的個性對其作品的影響,而藝術家更加追求一種藝術風格的形式感。對于藝術創造者而言,能不能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獨特的藝術語言以及獨特的個人魅力、文學魅力就是評價此藝術家的存在價值與成就的標準。
【關鍵詞】個性;藝術風格;藝術家
關于藝術的起源,原始社會人類在滿足了生理上的需求后,開始學會對于精神的追求,在狩獵之后,會把動物畫在巖石上,會用動物身上的骨頭裝飾自己,這屬于藝術的源動力。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以及需要滿足的需求以展開的活動是人的潛能與本能”,當人們對于衣食住行都滿足后,更高層次的需求就需要得到釋放,所以,藝術的動力來源于人自己心中,是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然而這種需求每個人都不同,所以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因此,我們都在尋求一種方式、一條道路來培養自己的藝術創作中的藝術風格。
一、個性與藝術風格的本質概述
所謂藝術個性,是指藝術家在藝術作品中表現出的別具一格的獨創性。清代畫家石濤的幾句話深刻闡述了藝術個性的精神所在,強調藝術家必須要重視自己的創作個性,必須要在創作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胸有成竹。如果能夠做到這樣,縱使技法上不同他人,墨法上不同于某家,作品不同于古人,而其中自會有精神個性的存在。每位藝術家都有其鮮明的藝術風格,所以說沒有風格的藝術家是不能成立的、是不存在的。徐渭不僅在畫中創造了大寫意,而且其文學修養也打破了前人的束縛,其詩詞被稱為“徐渭的風格”。在徐渭時期的明代,正是在學習古人與創新兩種意識碰撞的特殊階段,同時與其不忿現實社會、人生的不平、坎坷的一生相關造就了一代宗師,在其書畫中完全表現了藝術大師的主觀藝術,創新是其書畫的生命精華所在。將傳統繪畫注入新鮮血液的是齊白石,他的作品在花鳥魚蟲,山水人物無不精通且充滿個性,身為當代杰出的藝術家,他深入生活,著重于民間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作品多以寫意為主,善于把寫意與工筆結合在一起,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富有生機、雅俗共賞。自古以來“水墨為上”、重墨色而輕色彩的標準被打破,使色彩在花鳥畫的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從而使我們體會到了色彩的獨特魅力。
二、個性、風格和人格的關系
一位藝術家,如果沒有個性,就不會創造出能夠吸引人、感動觀者的作品,其作品中就不會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與表達方式,不會形成個人的藝術風格,那么,他的藝術是沒有價值存在的。筆者認為“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是順理成章的,并不是說性格能決定一切,也不一定是有個性的人就一定能創造出有個性的藝術風格,但是,如果沒有強烈個性的藝術家,是決對不會創造出具有強烈藝術風格的作品。
一幅好的藝術作品,必須要有“創新精神”,要具有時代特征,在現代藝術潮流發展中,個性的表現決定創作的好壞,決定著受大多數觀者喜歡的就得以存在,那些沒有個性的就注定被時代的潮流所淘汰。可以說世界上所有偉大的真正的藝術風格的建立,無一不是由偉大的人格作為本質支撐的。北宋以后,繪畫興盛,文人蘇東坡、沈存中等都主張畫是人品的表現,蘇東坡畫竹不畫節,中國畫重人品,重修養,并重節操,人們常說“人品不高,用墨無法”是在中國人眼里是根深蒂固的,藝術家的品德、胸懷、氣質氣魄的高低根本上決定著作品所表達的生命和價值。齊白石從不流于世俗,不愿意應酬、與世無爭,終身不進官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其高風亮節的品質另后人敬佩不已。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首先是要做一個人,其次才是藝術家,為的是要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自己的思想,齊白石等一代藝術大師,始終擁有一顆淳樸、博愛之心,俗話說看字如人、看畫品人,我們能從這些作品中體會到那種人生閱歷,體會到崇高的思想與高尚的品格,還有一種最可貴的品質,那就是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斷堅持探索研究繪畫,把一生都獻身于其繪畫事業中。
三、獨創性的過程與感受
藝術的創作過程不是純客觀的自然鏡子和照相機式的放映,也不是純主觀的臆想玄思,而是畫家主體心動之后與自然的不斷溝通、感應,而自然則不斷“人化”和作品文本化的過程。中國傳統繪畫表現的重點并不在于表面現象,而在于神韻與內涵,氣韻與骨法、色彩、形象、摹寫、構圖能夠貫穿一氣,一幅好的作品是需要這些因素構成而給人以美感的。創作的過程是困惑的,這種過程是由對身邊的事物的感受、是與大自然的交流、與對生活的體會,由從臨摹到創作的飛躍,由一次次失落到喜悅的過程。筆者始終認為繪畫是一項沒有盡頭的實驗,其中會出現很多挫折,我們應該學會越挫越勇;其中也會有很多意外收獲,但那不是最終的風格定向。
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的先人始終用一種上下求索的精神不停在探索、創新,追求獨特,創造個人風格。一位藝術上的開拓者,首先他具有奉獻精神,既作為藝術的繼承者,又作為藝術的革新者,從而在不同的生活環境、藝術修養、個人品格,更有獨特的個性,繼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種藝術家是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的,這種魅力深深的扎根于藝術家高尚的品格與崇高的思想之中,不可超越。
【參考文獻】
[1] 朱 紅. 在風格的表層下——塞尚、馬蒂斯藝術之風格剖析[J]. 美術觀察, 2001(7).
[2] 阮榮春, 胡光華, 著. 中國近代美術史[M].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5.
[3] 葉永青. 中國當代藝術應在歷史蛻變中有所作為[J]. 藝術評論, 2009(12).
【作者簡介】
符長瑜(1990—),女,沈陽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