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
【摘要】讓課堂洋溢著幸福,應該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我們教者一生的永恒追求。課堂是師生心靈交融的空間,課堂閃現著最真實的人生活力,流淌著最精彩的生命激情。
【關鍵詞】幸福教育;主動學習;幸福課堂;幸福課堂模式
自有教育以來,人們就探索著教育的完美。在豐富的教育記載中,有一種論述非常的誘人,那就是以幸福為目的的教育。什么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創造、生成豐富的幸福資源。”幸福的教育就是通過教育的途徑,實現人對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獲得幸福。
一、幸福教育的提出
1、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定了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渡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恒久性、終級性價值。”
小學教育是一個以兒童為服務對象的活動,教育最本源的目的是追求兒童幸福。
2、近幾年國民幸福指數下降,作為教育者總有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驅使,想到能否通過我們的教育,使我們教過的學生一生感到幸福,幸福生活一生呢?
3、我們探究孩子們的童年學習生活。覺得不能或是盡可能少的讓學生走入歧途。別讓任何一名學生因為成績差,紀律差,品行差等從小學就蒙上昏暗人生的陰影,從而沒了生活的樂趣,沒了幸福的人生。
4、教育理論書籍《窗邊的小豆豆》,啟示我們:教育其實既能給孩子幸福的一生,也能毀掉孩子的一生。我們教育者有責任和義務為孩子們鑄就快樂童年,奠基幸福人生。
二、“幸福課堂”教學模式簡介
在實踐“幸福”教育理念中,我們認為最難的是如何在課堂中實現幸福教育、主動發展教育理念,因此,我們聚焦課堂,把孩子的幸福感受、主動發展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標。經過幾年的實踐研究,我們借鑒一些成型的教學經驗,打造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了“幸福教育”課堂教學模式。
我們認為:讓課堂洋溢著幸福,應該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我們教者一生的永恒追求。課堂是師生心靈交融的空間,課堂閃現著最真實的人生活力,流淌著最精彩的生命激情。一節幸福課堂我們定位為:
首先,充分體現師生的雙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其次,教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法,讓學生知道怎樣溝通、如何合作;
最后,營造快樂學習氛圍,讓學生輕松學習,坦誠評價,體驗學習的幸福感,提高創造幸福的能力;
我們的教學一方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體驗著學習的快樂;另一方面,讓他們在與別人的交往和合作中享受著共同成長和進步的喜悅。我們的課堂是核心詞語是“幸福、主動”,我們的課堂教學要達到師生的個人體驗是幸福的,學習的過程是主動的。主動地學習才是幸福地學習,因此,我們的教學過程是“主動”學習的過程。
對于主動教學,我們也查閱和借鑒了關于此項研究的成果經驗。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學習中心理論:把學生主動學習的思想發展到極端。陶行知是我國最早提倡主動教育的人之一,他認為:只有主動教育才能培養有創造性的人才。1994年以來,很多學校的研究也認為,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構建成學生主體性開發、培養和提高的過程,才能讓學生在充滿激勵的教學氛圍和民主、和諧、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自主學習,自主發展,體驗學習的快樂,感受課堂教學帶來的幸福感。
1、“幸福課堂”教學模式基本框架
幸福課堂三大步:
第一步:幸福激勵(1分鐘)——幸福格言、幸福口號(我的課堂我做主);
第二步:主動學習,幸福評價(35分鐘);
第三步:說、寫幸福感言(師生都可以4分鐘)課下教師整理。
主動學習四步走:
(1)獨立預習,生成問題;
(2)小組合作,體驗探究;
(3)交流反饋,教師點撥;
(4)分層檢測,鞏固拓展。
2、“幸福課堂”教學模式操作程序
(1)獨立預習,生成問題——主動感知
學生根據課前教師提供的預習卡來初步的感知學習材料,完成預習任務。并嘗試獨立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課堂合作學習做好準備。教師課前進行教材解讀,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設計問題生成單,引導學生完成學習內容,并鼓勵學生感悟、發現,并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預習卡既告知學生預習的內容,又鼓勵孩子嘗試提出自己的困惑,并且學生不一定能獲得正確的答案,但對于學生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卻又很大的幫助。
(2)小組合作,體驗探究——主動發現
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卡,在感知的基礎上,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學習內容的重點,不懂的問題,并盡可能用文字和語言表達出來,做好參與合作學習的準備,教師則要積極地創設條件,鼓勵、啟發、引導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學會主動發現的方法。如我們的課堂上,教師會組織各小組組長帶領組員交流預習卡,并著重討論比對每位成員在預習卡中提出的困惑,并篩選出一個本組最具代表性的問題,目的就是鼓勵孩子學會主動質疑,主動提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小組集中反饋匯報,教師歸納并反饋有價值的問題,對展示問題的小組或個人進行獎勵。
(3)交流反饋,教師點撥——主動參與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首先要自覺的做好參與合作學習的發言準備,并通過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質疑、答疑活動,積極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班級發言,同時在合作學習中做到分工合作,為小組合作學習做出貢獻,從中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并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發言,對別人不同的意見可以善意的質疑,提出改進的意見,并在合作中建立同學之間的友誼,教師要精心設計,組織主體活動,讓學生清晰地知道在一定的單位時間內,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任務,解決的問題,采取的方法,注意到不同層面的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情況。并對學困生提供指導學習幫助,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中。
(4)分層檢測,鞏固拓展——主動建構
學生主動收集整理本課所學的新知識,新方法,并能運用和解決實際問題,學會自我檢測學習的效果,反思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改進的措施,給大家分享交流學習的經驗,從而達到知識能力的主動建構。教師引導學生整理歸納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表達,并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重難點,適時點撥,進行檢測,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學生知識能力的主動建構。
“幸福課堂”教學模式的評價不是以教師的感受為主,而是著重學生自我的感受為注重過程性評價,特色教學中隨時隨地的評價,階段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我們將幸福獎勵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